作者:思月 #情感剧评#

如懿传如懿从喜欢到伤心(如懿传原著如懿追求的)(1)

宜修失宠,被禁景仁宫,还是青樱的如懿来见她最后一次。宜修问她:

“当年孝恭仁太后告诉我,乌拉那拉氏的女儿是一定要正位中宫的,如今我一样把这句话告诉你。你,敢不敢?”

青樱低低地道:“青樱不敢妄求皇后之位,只求皇上恩爱长久,做个宠妃即可。”

宜修冷笑道:“宠妃?除了拥有宠爱,还有什么?宠妃最大的优势不过得宠,一个女人,得宠过后失宠,只会生不如死。宠爱是面子,权势是里子,你要哪一个?”

宠爱和权势,是开在心尖上最惊艳的花,哪一朵,都能艳了浮生,惊了人世。

青樱回:“自然希望两者皆得,但若不能,自然是里子最最要紧。”

可是青樱转身,到甄嬛面前。甄嬛问她,你最盼望什么?

青樱脱口而出:“情深意重,两情相许。”

看完《如懿传》原著,对如懿的痴情,真的喜欢不起来,甚至有点反感,她最后含恨离世,不得善终,都是自找的,她本来可以过得更好,有更体面的结局。

与拥有后宫三千佳丽的帝王,情深义重,两情相许,这是一件愚蠢至极的行为。

如懿传如懿从喜欢到伤心(如懿传原著如懿追求的)(2)

果然,在以后的人生里,如懿为了这份爱,忽视了自己的家族,忽视了身边的人,甚至为了那个男人,不顾及自己的里子,自动放弃权势,也放弃了自己。

她为了坚守这份爱情,连累了很多人,包括她自己,最后自戕,凄凉离世。

如懿的痴情,太傻,太可笑,太愚蠢。

被关进冷宫时,父亲死了。

如懿被阿箬出卖,诬陷她害死了皇嗣,皇帝知道如懿被冤枉,依然把她关进冷宫三年,对她不闻不问。

皇帝为了朝堂和后宫的安稳,权衡之后,选择牺牲了如懿。他对她的放弃,直言不讳。

而如懿没有一点怨恨,依然沉浸在当初弘历给她的那点温存,迟迟不肯醒悟。

在冷宫,富察琅嬅一党依然不肯放过她,如懿几度生死,皇帝不闻不问。她的父亲更是被人害死,在临死前,大喊:“青樱,你无用。”

因为如懿在纠结于自己的小女儿情结,从未想过家族荣辱全都系于她一身。她的失宠,连累了整个家族的没落。

经历种种困境,终于出冷宫,皇帝的几句甜言蜜语,又让如懿好了伤疤忘了疼。把过去种种受过的苦,搏过的命,抛之脑后。

这样真性情的女子,如何过得好一生。

如懿传如懿从喜欢到伤心(如懿传原著如懿追求的)(3)

如懿被金玉妍诬陷与国师有染,皇帝再次对如懿产生怀疑。因为这个疑心,与如懿相依为命的惢心失去了一条腿。

如懿问皇帝:”惢心,为何要惢心受酷刑?“

皇帝道:”朕知道慎刑司刑罚残酷,打残了惢心一打腿是委屈了她。可朕不能不委屈她。因为惢心打死不招,你才是清白的,只有你清白,才可以做朕的皇后。“

这样冷酷无情的答案,让如懿心寒,可是随之而来的封后仪式,如懿又活在皇帝给她编织的梦里,忘记惢心用一条腿才换来的清白。

她无怨无悔的爱着皇帝,哪怕一次又一次伤害她,不信任她,不曾在她艰难时给过一句安慰。

这个她似为夫君的男人,甚至比不上一个侍卫对她的好。

如懿花团锦绣之时,皇帝都在,而一旦她有了难处,皇帝都不在,甚至那些难处都是皇帝赐予她的。

如此薄情又冷酷的男人如懿依然不肯死心。

如懿传如懿从喜欢到伤心(如懿传原著如懿追求的)(4)

如懿的孩子死了,皇帝对她没有安慰,反而嫌弃她命硬,克死自己的孩子。

魏燕婉害死了如懿的两个孩子,痛苦不已。可是,皇帝没有陪在她的身边,不给她一丝安慰,也不去追查孩子的死因,反因怪如懿命硬,克死自己的两个孩子。

魏燕婉叫茂倩和豫嫔诬陷如懿与凌云彻有私情。皇帝又相信了。不仅对凌云彻百般折磨,还净了他的身,安排到如懿的身边侍候,对他们折辱。

如此薄凉又冷血的男人,她依然留恋。跟海兰说,她心里只有皇上一个人。

海兰愕然。

皇帝对如懿薄情至此,都还没能让如懿醒悟。

每次如懿一次次的被寒心,又一次次顾念旧情,原谅皇帝。

在《如懿传》的后期,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皇帝对如懿的厌弃,可是她依然活在那个曾经真挚的感情里。

到了最后,断发结束了所谓的夫妻情分,这样的行为更是愚蠢。

她没有想过皇帝都不在乎她了,还在乎这个所谓的断发行为。只是她没想到,她断发,不做皇后,她的家族什么办?她的孩子什么?她身边的人什么办?

又因为她的任性和痴情,受到牵连。

只活在爱里的女人,终究不得善终。

如懿传如懿从喜欢到伤心(如懿传原著如懿追求的)(5)

女人活得应该如甄嬛,她也奢求过真爱,但她知道自己只是替身后,不顾一切出宫,再也不想见到对方。

即使最后再回宫,也是把心丢了,只为权势而活,为家族,为孩子,为兄弟姐妹而活。

甄嬛活到最后,活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再也不受任何人的欺凌。

甄嬛的通透和理性,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懿的痴情,毫无意义。

END

今日话题:

你喜欢甄嬛的通透还是如懿的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