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垃圾分类是民生的“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的大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也让城市更彰显文明气质。近年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促进源头分类,提高分类准确率,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垃圾分类推行遇阻影响城市(扬州生态科技新城)(1)

在生态科技新城金湾村,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习惯。这里村容干净整洁,一派和谐美好气象。“我们现在都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在金湾村刁荣杰家门前,记者看到小菜园一角用栅栏围起来的两只小型垃圾桶分外醒目。刁荣杰一边为家人准备午饭,一边将不要的菜叶丢进绿色的垃圾桶。

“这两个垃圾桶是政府发给我们的,每户都有,叫‘一户两桶’。黑桶是投放其他垃圾,绿桶是投放易腐垃圾,也就是厨余垃圾进绿桶,其他生活垃圾进黑桶,在庄台公共区域还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亭。”刁荣杰告诉记者,“村里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很到位,村干部们经常上门指导,一来二去,我们也就熟悉该怎么处置垃圾了。”

垃圾分类推行遇阻影响城市(扬州生态科技新城)(2)

“一户两桶”让垃圾分类新风尚走进每家每户。“目前金湾村一共发放783组垃圾桶,分别由6辆分类垃圾转运车对全村各类垃圾进行及时清运,从源头上全面规范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金湾村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垃圾分类,建设幸福港湾”为主题,组织全体村组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为每户家庭发放《给全体村民的一封信》近800份;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演出活动,进一步提高金湾村民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调动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据了解,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作为扬州市先行先试的省级试点镇,完成了扬州市首个垃圾分类乡镇全域覆盖创建工作,在农村“二分类”、集镇“四分类”等一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随后,杭集镇完成了省级垃圾分类试点乡镇的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已基本做到了垃圾分类的全区覆盖。

垃圾分类推行遇阻影响城市(扬州生态科技新城)(3)

“时间到啦,我们快把垃圾分好类,扔到投放点。”每天晚上7点半,生态科技新城锦都豪庭小区居民韩菊吃过饭之后,都会到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把分类好的垃圾准确投放到垃圾桶内。韩菊介绍,小区以前是垃圾亭,夏天蚊虫还是比较多,现在撤桶并点,设置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不仅干净,而且非常美观。

“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分别于上午7点到9点,晚上7点到9点。”韩菊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还有早晚误时投放时间,可以延长到10点。此外,还有督导员指导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并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垃圾分类推行遇阻影响城市(扬州生态科技新城)(4)

“生态科技新城总人口约8万人,日产各类生活垃圾近150吨,其中工业发泡垃圾10吨。”生态科技新城环卫管理科科长范天云介绍,近年来,生态科技新城通过对不同垃圾和数量的分类转运实行网格化动态管理,确保做到及时分类处置,成立了垃圾分类收集“五支队伍”,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工业发泡垃圾,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并全部采用新能源电动收集车,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目前,新城共建成2座阳光堆肥房,3座易腐垃圾处理中心,3个资源兑换中心,分拣中心、有害暂存库、教育基地等,采购工业垃圾打包机,大件“绿化”垃圾破碎机,垃圾转运车54辆,各类封闭式垃圾箱182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15座,垃圾分类亭450座,分类箱120组,大、小分类桶9800组,分类站台150座,基本形成了垃圾分类和治理的全链条。

以垃圾分类全域试点镇创建工作为契机,新城确立了垃圾分类“全覆盖”3年行动大框架。范天云介绍,新城境内有30个老旧小区,目前共建设20平米和40平米两个型号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15座,今年还将建设20座,预计明年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编辑: 李鑫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