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一场特殊的宴会在北京展开,宴会是毛主席做东,甚至还有八大元帅作陪,可见这来宾的重要性。

等到宴会开始,大家才发现宴会的主角竟是卫立煌。

要知道这卫立煌可是国民党的将领,在1948年,解放军公布的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卫立煌的名字赫然在列。

为什么毛主席要设宴款待国民党的战犯?

为何在国民党残部逃亡台湾时,卫立煌却从香港返回大陆,还受到毛主席款待?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

卫立煌走上革命道路

1897年,卫立煌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卫杨村。

卫父当时是清政府的田赋官,卫立煌小时候生活过得还不错,然而父亲却在他8岁这年,感染瘟疫病逝。

卫立煌的大哥担起了养家的担子,在大哥的支撑下,卫立煌得以去私塾念书。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15岁的卫立煌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他毅然剪去代表满清迂腐思想的辫子,加入到讨伐袁世凯的军事训练当中。

然而这次军事训练,最终遭到了镇压以失败告终,但是卫立煌的心中,从此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2)

在老家沉寂了一两年后,卫立煌决定继续投入到革命事业。

为此他经过了一年多的军事训练,然后便奔赴到上海。

此去上海他只有一个目的,少年卫立煌的偶像,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决心要加入到孙中山麾下。

1917年,等了3年的卫立煌终于等到了时机,成为了孙中山先生身边的一名警卫。

能够在偶像身边,接受先进的革命思想,卫立煌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在工作中十分努力,不久就被提拔为警卫团排长。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3)

卫立煌出色的军事能力,也终于得以施展,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卫立煌一路晋升,最终升到了营长。

孙中山先生表示,要嘉奖卫立煌这样的将士。

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卫立煌,此刻却表现得扭扭捏捏,半天也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在孙中山先生的多次询问下,卫立煌才提出了请求,他希望能获得一张孙中山先生的单人照片,留作纪念。

孙中山先生听罢爽朗一笑,他欣然并在照片背后题字:立煌同志孙文赠。

卫立煌拿到照片一直妥善收藏,誓要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到底。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4)

然而孙中山却在1925年因癌症病逝,卫立煌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便遭遇了大变动。

蒋介石开始打压卫立煌等人,调走了卫立煌手底下大部分士兵,疑心甚重的蒋介石并不信任卫立煌。

卫立煌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办法,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作战当中。

在随后的征战中,卫立煌打了不少胜仗屡立战功。

蒋介石看着这样的猛将,终于放下疑心开始重用卫立煌。

蒋介石派卫立煌前往与红军作战,卫立煌在这次战斗中见识到了红军的风采。

虽然两军处于敌对面,他看着红军在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奋勇作战,也不由产生了敬佩之情。

两军胶着了好一段时间,红军最终为了长久之计撤离了根据点。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总算是卸下了心里最后一丝防备。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5)

停止内斗,共同抵御外地

然而那时,日军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国共都在提倡先共同抵御外敌,蒋介石却一直消极对待。

卫立煌早已厌倦了自己人打自己人,外敌入侵应该放下一切,国家利益必须高于一切。

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国共终于达成一致,停止内斗,先共同抗日,将日本人赶出我们的土地。

日军很快将目光锁定到了山西太原,一举向太原进攻,太原是华北地区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卫立煌立刻与阎锡山商议,组织了太原会战。

然而日军的火力太过强劲,卫立煌严防死守了21天,最终还是没有守住太原。

但是卫立煌的严密部署下,也让日军遭受了重创,短期无法再发起战斗。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6)

这次战斗也是国共合作以来,很具代表性的一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和卫立煌协力合作的便是朱德。

在事后总结时,两人展开了讨论,卫立煌和朱德的很多看法都极为相似。

两人总结了日后的战斗方式,可以由国军先正面抗敌,然后我军突击日军后方,打日寇个措手不及。

卫立煌和朱德畅聊了一天一夜,两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朱德的引见下,卫立煌还和周恩来同志见了面。

在和周恩来同志的洽谈中,他发现我军振兴中华的思想,和孙中山先生宣扬的革命精神空前一致。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7)

卫立煌在随后的作战中,还给我军提供了不少装备,其中有一百万发的子弹,二十多万的手榴弹。

看到我军战士生活艰苦,还提供了大量牛肉罐头,毕竟战士们只有保证体力,才能奋勇杀敌。

卫立煌俨然已把我军当成最亲密的战友。

我军和卫立煌并肩作战,在山西亲密合作了4年,终于取得了胜利。

等到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的野心按捺不住了。

蒋介石看到卫立煌在抗日战争中,和我军如此亲密,着手安排了卫立煌出国学习。

名义上是出国学习,但是实际上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

卫立煌成为弃子

卫立煌征战多年,在战场上吃再多苦都甘之如饴,却总是被自己人怀疑不信任。

他的内心十分愁苦,第一次怀疑起了自己的立场。

周总理得知这些事后,也致电安慰他。

卫立煌立下了这么多战功,本该享有一切,都是因为跟我军太过亲密才会被拖累。

卫立煌在遭遇被罢权后,国民党其他人纷纷避之不及,他没想到第一声安慰竟来自周总理。

巧合的是,卫立煌的夫人韩权华,和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是小学同学。

卫立煌将愁苦情绪和内心挣扎,都告诉了枕边人。

韩权华从小也是受过先进思想的熏陶,她表达了对丈夫的支持,表示愿意帮丈夫传达他的想法。

卫立煌写下一封电报,交由妻子韩权华,韩权华再转给远房亲戚。

几经辗转,这封电报终于送到了延安,我党也得知卫立煌的想法。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8)

卫立煌提到,虽然他现在身在海外,但后期会适时给我党提供帮助,目的为了能尽早结束内斗 。

他希望时局早日定下来,真的不想看国人内斗死伤无数。

但因他在国军身居高位,为了自身和家人安全,希望我党能暂时保守这个秘密。

我党回电:可利用目前的情势,伺机行动。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蒋介石在国内屡打败仗,他又想起了卫立煌,立刻召唤他回到国内。

待卫立煌回到国内,便被任命为东北总司令一职,被派往东北战场抵御我军。

此时的卫立煌已不是从前的那个他。

他早已看透了蒋介石,不过把自己当作一颗棋子,一旦失去价值便会再度成为弃子。

但是卫立煌作为东北总司令,也不能为我军提供什么帮助。

经过日思夜想,卫立煌心中有了决定:既然提供不了帮助,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9)

卫立煌不作为,为我党解放主力

此时国军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锦州,长春,沈阳三大城市。

我军领导人决定在东北做一次大总攻,眼看着解放军步步逼近,蒋介石急了。

蒋介石立即发电报给卫立煌,让其先放弃长春、沈阳两地,先退守锦州保留实力,等到后期有实力再反攻。

卫立煌表示要将三座城市都守住,但是他不出兵不作战,只是拼命地修缮防御。

但明眼人都知道,当时沈阳的防守坚固,根本用不上再修缮。

蒋介石对此十分愤怒,直接飞到了沈阳,当面怒斥卫立煌的不作为。

蒋介石下令:“沈阳出五个军,组成西进兵团,与东进兵团一起合力,支援锦州地区。”

虽然锦州有了支援,但在我军的逐一击破下,东北三地最终还是被逐一解放。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0)

蒋介石知道了后十分生气,随着部下的报告,知道了更多卫立煌的行为。

于是便立刻将卫立煌停职查办,将其软禁,一面查他是否已叛变。

调查还在进行中,但卫立煌知道自己的不作为,早晚会被审判,于是他便开始策划逃亡。

在蒋介石离开南京办事时,便带上自己的妻子往香港逃去。

等到了香港后,卫立煌也不敢松懈,深怕被特务发现其行踪,一直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这种境况持续到我党放出的一份名单,才有了改善,这份名单正是国民党战犯名单。

卫立煌看着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立,心里明白这是我党对他的保护。

这份名单一出,蒋介石便知晓卫立煌没有和我党合作,自然也会放下对他的追捕。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1)

等到了1949年,国军在我党的攻击下全面崩溃,蒋介石率领剩余参将败退台湾。

卫立煌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在香港生活多年的他,也想回到自己的家乡。

但是卫立煌心中有担忧,从前曾与我军为敌,回到家乡后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这时,卫立煌的妻子韩权华表示,可以帮他探探口风。

前面说到韩权华和邓颖超,有着同学情谊,韩权华写信寄给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邓颖超。

在大陆的邓颖超收到信后,便立刻交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多年来一直在打听卫立煌的消息,他放下手中政务,回信一封。

信中写道,我党一直记得卫立煌的付出,并不会追究那些前尘往事,新中国正是需要建设的时候。

等到卫立煌回来,还要对其委以重任。

卫立煌读完信件深受感动,他就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卫立煌夫妻开始收拾行囊,预备踏上回乡的旅途,我党也为其回程做好了准备。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2)

卫立煌回到家乡,毛主席设宴款待

最终,在1955年4月13日,卫立煌终于踏上了大陆的土地。

身在广州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领导人会面,领导人却说可以慢慢来,刚好观赏下新中国的大好山河。

卫立煌和妻子一路沿着广州北上,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百姓安居乐。

再也没有从前生活在战争下的阴影,短短数十年发展到如此地步,由衷地敬佩毛主席的伟大。

几天后,卫立煌终于来到了北京,等到他下了车站,竟发现车站还有朱德这些老朋友接待。

一路上他们忆当年畅想未来,相谈甚欢,这种质朴的同事情谊,从前他从未感受到。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3)

等到卫立煌和妻子安顿好后,毛主席在4月25日,为其办了一场接风宴。

在这场宴会中,毛主席和八大元帅齐现身,这是何等的重视啊。

毛主席在宴会上,对卫立煌大加赞赏,当众说明卫立煌为国家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主席此话一出,那些从前对卫立煌还有质疑的人,也纷纷了解到了实情,不再有任何担忧。

宴会之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宴会过后一段时间,我党也履行了诺言,让卫立煌出任政协常委等职位,卫立煌也终于可以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为了感谢党和国家的信任,卫立煌一直积极工作,凡事亲力亲为。

但是此时,卫立煌也已快到花甲之年,常年的劳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4)

最终,在1958年时卫立煌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的卫立煌,还不忘操心工作,他希望能尽快重回工作岗位。

但是年轻时常年的征战,早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痛,再加上再香港过的苦日子,身体一时间很难恢复。

在一年后,还是到了病重的状态,眼看着时日无多,朱德和周总理都放下手头政务来看望他。

病重的卫立煌已说不出话,他只是紧紧握住这些老友的手,眼中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1960年,卫立煌在医院去世,周总理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送别这位老友。

纵观卫立煌这一生,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跟随孙中山先生的步伐,爱国的思想从未改变。

虽然曾为国民党五虎将领之一,但在意识到自己的道路是错误的时候,能够迷途知返,积极配合我党。

为了国家大义,置生死于度外,大大地提高了解放东北的进程,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东北将领卫立煌(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