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各行各业不乏喜好溜须拍马之辈,以讨好的目的来换取优良的处境,是这些人一贯的行事目的,不过凡事都有做得好的,自然也就有做的差的,拍马屁其实也是门高深的学问,古时候有很多喜好拍马屁之辈,一不留神拍在了马蹄子上,结果弄巧成拙,下场凄惨。

早在南朝时期,当朝的一位学富五车的才子,自认学识渊博,为了讨好孝武帝,专门写了一篇《殷贵妃诔》,用作溜须拍马之用,本来是一件非常巧妙的事,但却险些害的这位才子性命不保。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被人看不起(要了自己的小命)(1)

话说那孝武帝的宠妃殷氏因病去世,这让他感到痛心至极,因此天天前去殷氏的坟前哭泣怀念,而当朝的臣子也附庸在后,一起哭坟,其中有些人哭的格外夸张,直接昏倒在地,对于这些人孝武帝纷纷施以重赏,是名副其实的论哭行赏。

而那位大才子自恃有大学问在身,他不屑于追风学那些大臣俯首痛苦,而是剑走偏锋,专门写了一篇悼文用来缅怀殷氏,字字都写在了孝武帝的心坎上。孝武帝读完这篇文章后,果然龙颜大悦,立即将这篇文章收藏,像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一般。而这篇悼文的作者,也就是那位大才子,自然受到孝武帝赏识,一夜之间官升三级。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被人看不起(要了自己的小命)(2)

虽然才子此举非常有想法,但是却并没有顾全到所有人,孝武帝的东宫太子就对这篇悼文非常反感,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愤恨的地步。后来孝武帝驾崩,这位东宫太子继位,没过多久就开始着手收拾这位大才子,二话不说就将其扔进了大牢中,没有立即将其处斩,而是准备慢慢将其折磨死。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太子才继位一年有余,就命丧黄泉,那位大才子才终于逃过一劫,离开了昏暗的牢狱,从鬼门关的大门又走了回来。如果说他已经算是倒霉的了,那么接下来这位简直就是倒霉到家了。此人同样是南朝人,而且不是普通百姓,是梁国的一位大臣,只因为一句话拍错了地方,便被砍了脑袋。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被人看不起(要了自己的小命)(3)

据说有天梁武帝不知为何来了兴致,召集朝中大臣出门游玩。他们一行人泛舟在烟雨朦胧的湖面上,悠然自得,大家都非常尽兴,偏偏这时候有个不知死活的,开始拍梁武帝的马屁,称皇上您看这个烟雾缭绕的地方,您亲来此地,应该会有“帝子降兮北渚”!

本来他试想趁机拍拍梁武帝的马屁,但是没想到对方却并不领情,而是阴测测的笑着说,你是不是以为朕没读过书?朕记得下一句应该是“目眇眇兮愁予”,你的意思是朕眼瞎咯?这位大臣连连摆手,拼命的为自己辩白,但是梁武帝哪里听他的解释,摆摆手便让人将这位大臣拖下去砍了头。这位梁武帝为什么反应会这么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真的是眼瞎,他有一只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独眼龙。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被人看不起(要了自己的小命)(4)

明朝时期有两位文人,也曾犯过这种可笑的失误,分别浙江府学教授和洪州府学教授,他们写文赞颂朱元璋,希望能够通过拍马屁的方式,来博取朱元璋的眼球。

事实上他们的确成功了,朱元璋很快就留意到了他们,不过却不是抱着善意的,没过几天,便让人将这二人抓起来斩首示众。那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要先从他们所著的诗文中说起,这两人写的文章中都有“则”、“光”二字,深深的触及到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线,这才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虽然是一代奇人,但学识只能算是一般,他曾做过红头军,在当时他们就被称为“山贼”,而贼又与“则”音调类似,朱元璋自然 非常的介意,而光则更好解释了,他早年间曾在寺庙了当过几年的和尚,不过常受欺辱,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非常昏暗的历史,他自己都不愿意多提,更何况是别人,而这两位文人所写的“光”,在他看来就是在故意羞辱自己,自然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不杀实在难泄心头之恨。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被人看不起(要了自己的小命)(5)

还有一件是关于慈禧的轶事,当时是在清朝末期,朝中有位大臣从日本药局那里买了种保健品,名叫“清快丸”,因为这种药丸非常流行,他便想着进贡给慈禧,让她能记得自己的好。

没想到的是,药丸进贡后不久,这位大臣便被削成了平民,而这清快丸也被清出了中国市场。为什么慈禧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关键还是在这保健品的名字上,“清快丸”不就是清朝快完蛋了吗?你想这慈禧岂能容忍的下,没有将那位大臣当场赐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可见拍马屁也是有风险的,一不留神可就把自己拍进火坑里了。

文|峰揽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