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

文|令狐伯光

2019年12月20日,乌尔善的《姜子牙》曝出首个正式先导预告。

这部电影之前一直有序的宣传,确实也非常的吊胃口,如果站到国产电影角度上讲,它确实也有很特殊的地位。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

因为它和吴京的《战狼》系列,郭帆的《流浪地球》,哪吒的动画电影《哪吒》不同。

《封神》大概有两个层面的影响。

《封神》于外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三阶段的结束,或者起点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宣传是中国电影工业一个“大考”,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2020年,下一个阶段的标杆。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

中国商业大片的发展阶段。

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与内地的文艺片时代不提。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国产商业大片时代,2012年徐峥的《泰囧》开启中国商业电影票房高速增长时代。

2002年——2012年:这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一阶段。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5)

2017年,吴京的《战狼2》,郭帆的《流浪地球》,2019年饺子导演的《哪吒》等等。

虽然时间还未到十年,但国产商业大片的第二阶段已经来到了的下半程,《封神》第三部上映时间是2022年。

由于国产电影发展极快,用《封神》来定义是第二阶段的结束,第三个阶段的起点相对合适。

2012年——2020年左右:这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二阶段。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6)

这与中国动画电影类似,不管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如何,新时代打开国产商业动画电影。都是2015年的《大圣归来》,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神话。

于是乎,《哪吒》既像这个阶段的结束,又像下个阶段的开始。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7)

这么一来,春节档的《姜子牙》能否延续成功,自然变得非常的重要。

《封神》于内是国产商业大片主流逆袭,或者挑战

如果从中国商业大片历史发展上分析,这对于中国电影主流精英有些尴尬。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8)

因为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榜的前三强,吴京的《战狼2》,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郭帆的《流浪地球》。

这三部国产电影工业标杆作品,偏偏三位导演都是半路出家。另外电影背后的投资没有传统中国电影的主流资本,与文化圈的精英。

吴京卖房子拍了《战狼1》,《战狼2》的投资也只有2亿。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9)

郭帆的《流浪地球》投资5000万美元,虽然背后公司有中影,但是资金明显不够,最后幸亏“空手套战狼”拉到吴京,导演更是倾尽一切心血和精力。

饺子导演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相同,电影投资原本不是太高。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0)

饺子导演建立的动画公司可可豆公司,此前都是做各种短片和广告的(甚至还有酒厂广告),这部《哪吒》是可可豆公司的首部动画长片,根本没有独立制作电影长片的能力。

所以,《哪吒》的片尾才会出现几十家国内动画公司。

近年其它国产票房排行榜的国产电影。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1)

徐峥的《我不是药神》,陈思诚的《唐探》系列等。

严格说来,这些电影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类型特效大片。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2)

另外比较接近的是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春节将要上映的《紧急救援》。

林超贤导演的三部华语商业大片,与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再到国庆档的《攀登者》和《中国机长》都相同。

它们背后都是香港电影巅峰时代,电影工业北上合拍的技术延伸。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3)

林超贤的是香港擅长警匪片的延伸,但背后把握住了当下中国的民族崛起,与文化崛起的时代精神。(李仁港的《攀登者》显然很失败,《中国机长》和《烈火英雄》优劣参半)。

徐克代表的是香港魔幻大片的延伸,同时一度成为2010年后,华语市场商业大片的标杆,但因为种种的原因。

在符合新时代中国观众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观这点上面。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4)

2010年后的香港魔幻大片,明显远远不如林超贤导演的“行动三部曲”,这种真正融合中国文化崛起价值观,与半路出家内地青年导演的工业电影的。

其实仔细想想——

中国电影工业探索最前的三部电影,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三强,导演居然都是野路子的出身,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讽刺。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5)

这么一来,处于先借港台商业电影工业,再借日韩电影工业,最后到好莱坞电影工业,但由中国内地资本和文化精英全面主导。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对于中国主流电影圈自然异常的重要。

《封神》背后的中国主流电影圈补充

2010年后,中国主流的商业特效大片,比如投资金额最高的大片。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6)

最具代表有张艺谋“中美合拍”的魔幻大片《长城》,结果“中不中洋”的美术审美,中外市场的表现都不够强烈。

证明,企图借和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西方电影工业,中国提供故事剧本(还插入西方演员和价值观)。

这是行不通的!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7)

另外,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但近10亿的投资只是噱头。

这部电影大量资金用来建了襄阳唐城,其它华语商业大片也很难复制陈凯歌的模式。

截止目前,真正投资接近1亿美元的国产商业大片,还是林超贤导演,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紧急救援》的7亿。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8)

林超贤用《红海行动》的5亿投资,33亿票房方撬动这样的投资。

乌尔善的《封神》投资的情况。

乌尔善前两部电影《画皮2》和《寻龙诀》,投资上都是内地影视大资本。电影工业流程都有港台电影圈的文化精英保驾护航。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19)

比如监制都是台湾著名监制陈国富。

如果没有记错,特效公司和徐克的香港魔幻电影一样。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0)

有请美国一些电影大佬做顾问,但做特效的是内地特效公司,与韩国特效公司的联合。

最终,乌尔善用《寻龙诀》近17亿票房,最终撬动投资30亿,单部曲投资10亿的《封神》三部曲。

华语首部投资最大的工业大片怎么看,都有中国电影主流圈能否一举逆转吴京,郭帆和饺子这些半路出家,却霸占中国工业电影的野心在。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1)

这一切,仅仅是停留在中国电影历史大环境分析。

乌尔善的《封神》能否成神的根本问题

2010年后中国奇幻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2)

答案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千万千万需要避免,新时代“中国魔幻大片”的美术审美、服化道、特效水平等等。

这些制作层面的不中不洋,不三不四和不伦不类。

作为一名奇幻文化爱好者,曾经撰写过妖怪小说的网络小说作者,对于中国幻想影视文化,还是略略有一些了解和观察。

民国时期不提了。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3)

5060年代:香港李翰祥的奇幻电影,胡金铨的武侠电影。

再到邵氏黄梅调电影等等,对于中国幻想影视作品的探索奠基。

70年代是过渡期。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4)

8090年代:徐克等代表的利用最先进电影技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香港奇幻电影巅峰时代。

以前半个世纪的中国幻想影视作品,不管它外表包装的电影工业如何,电影的内核都还是反应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哲学与东方美学。

2000年代是过渡期。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5)

2010年后:中国幻想影视作品,美术审美就变得一言难尽,完全沦为对于欧美电影工业,再到日韩电影工业的拿来主义。

《钟馗伏魔》《封神传奇》《爵迹》《长城》《鲛珠传》《降魔传》《悟空传》《奇门遁甲》《武林怪兽》和《阿修罗》。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6)

周星驰的《西游》系列,郑保瑞的《西游记》系列,许诚毅的《捉妖记》系列。

2010年后所谓的“国产魔幻大片”,市场上绝大多数作品的美术审美,别提反应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哲学。

结果连包装的美术审美,全都做得不中不洋,不伦不类。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7)

当然,除了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悟空传》和《妖猫传》等电影稍好。但这几部电影没有搬西洋审美,但又陷入搬东洋审美的问题。

很多时候,伯光甚至都想不明白,连我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能想明白,中国影视圈那群文化精英,为何能够视而不见。

因为这些国产魔幻大片,绝大多数票房都非常惨淡。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8)

国内的观众很嫌弃,国外的观众又根本看不上。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真正唯一担心的根本问题,从来都是新时代国产奇幻大片,不管内外都是“东方美学”的探索,或者叫做回归。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29)

在这些年层出不穷“不忠不洋”的魔幻大片,搞坏的中国观众胃口后。

乌尔善《封神》的先导预告的效果

如果评价乌尔善《封神》先导预告的效果,大概是它确实能看出宣传的,“大投资”,“严格电影工业流程”,所造就的用心之处。

但这个先导预告的很多方面,它又有隐隐透出国产大烂片的影子。

乌尔善《封神》先导预告的优点,电影的审美终于没有那么的“不中不洋”了。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0)

黄渤饰演的姜子牙献出封神榜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1)

李雪健饰演的西伯侯姬昌抱着婴儿的雷震子

单独从这两个角色的服化道来讲,不管是对于商代历史朴素审美的还原,还是对于《封神榜》本就是明朝所写的神魔小说的宏大画风。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2)

至少怎么看也属于中国古代,与《封神传奇》式的审美“不中不洋”,确实是前进或者回归。

其它优点还包括大投资,严格遵循电影工业流程的某些场面。

比如宣传“质子旅”的在商王宫,持剑击盾而歌的场面,无论是构图画风,声效场面,还是视觉感觉的结合,确实很有气势。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3)

其它优点还有一些,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乌尔善《封神》先导预告的缺点,这个预告就是一个半成品。

最典型的是特效水平,先导预告出现了两个大的特效场面,分别是杨戬和哪吒冲破大门,另一个是“质子旅”骑马冲过了火海。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4)

这两场戏的特效场面,你不能说它是五毛特效,但确实没有好到哪里去。

当然背后真正的原因,大概还是这个先导预告只是半成品。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5)

陈坤的元始天尊这场戏,连绿幕的图都没有抠干净。

乌尔善《封神》最值得担心是审美,特效和画风的整体和谐

这个预告除了姜子牙和姬昌之外,其它角色的服化道,显得过于的富丽堂皇和华丽艳俗,与中国观众印象中商周美术审美,有着颇大的差异。

真正表现出商周时代的国产神话影视剧,具有标杆地位的作品还没有。

很多观众受情怀的影响,立刻会想到老版的《封神演义》,还口口声声不如还原以前电视剧审美云云。

如果指的是90年的傅艺伟版《封神榜》,如果记得没错的话。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6)

这是大名鼎鼎的用西方希腊审美取代中国商周,这不能叫还原历史吧!

相比之下,范冰冰的那版《封神榜》电视剧,美术审美反倒正常一些,但搁到现在也不太具有参考的价值。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7)

中国观众对于商周时代,再到春秋、战国和秦朝时代文化审美的印象,大多数还是来源8090年代形成大量的经典影视剧。

这些影视剧基本都是历史题材。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8)

如电影有《荆轲刺秦王》《秦颂》《屈原》《眉间尺》《西施》等等。

如电视剧的《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氏孤儿案》,再到大名鼎鼎的《大秦帝国》系列等等。

虽然年代距离商周还有一些差距,但这些先秦影视文化作品里。颜色不一定都是秦朝重黑,可整体审美画风都偏向于严肃严谨、肃杀萧索,与苍凉朴素的风格。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39)

1996年蒋勤勤扮演的西施

女性角色则是婉约大气、端庄典雅、大方淑惠——

反正,它们未必真的还原商周时代的真实历史,但在服化道和美术审美上面,做到当代人拍摄商周时代的影视作品,审美和画风的合理考据展开。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0)

陈紫函在96年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春秋篇》

哪怕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虽然把颜色风格玩到极致,但本质上也遵循这种风格。

这种先秦影视文化的审美风格,中国观众已经潜移默化,印象极为深刻。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1)

并且,《封神》先前公布的几次演员剧照。

美术审美上面,不但逆袭近年“不中不洋”的国产魔幻片,难得的是回归了过去古朴苍凉的审美,甚至隐隐透露出一种先秦史诗神话的气质。

结果呢?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2)

《封神》先导预告的商王皇族,商王宫和很多场景,立刻泼一盆冷水。

电影海报上的先秦史诗质感荡然无存,配色既像国产古装电视剧,艳丽画风又和国产魔幻烂片极其相似。再和没有做完的特效,干净整洁的人物妆容,与金光闪闪的场景相结合。

最终造成观众对于《封神》先导预告,始终感到有些奇怪。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3)

原因便是预告呈现出的效果,确实在国产烂片和非烂片的边缘不断试探。

乌尔善《封神》半年后能否“封神”值得期待、或是观望

这部电影宣传是三部曲投资30亿,单部电影投资10亿,目前定档是2020年的暑期档。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4)

众所周知,暑期档是7月到8月,距离上映时间还有半年有余。

《封神》确实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去做特效、调色,反正调整制作方面的问题。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5)

实际上,一部影视剧审美的杂糅,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终还是它做完后呈现出的结果,审美画风能否和谐与统一!

最后,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的前期宣传,关于美术审美有过这样的描述。

黄渤经典(不只黄渤而是全体快认不出)(46)

它以中国元明道教水陆画为基础,融合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美学元素,以及宋人山水等元素,最终建立一套独有的东方奇幻美学体系。

最后,还是希望乌尔善能够做好吧。

毕竟《封神》的影响不管对外还是对内,它首先是一部国产商业大片。

这部电影如果各方面都非常成功的话,对于国产电影的意义还是相当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