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努力,坚持才会成功。心中要有信仰,要为自己建立灯塔,要有执着和坚定不移的毅力,就会迎来光明的一天。有时候当中会有挫折,甚至这一轮创业会失败,但是也为别人照亮前程,这也是科创未来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复旦大学现任领导班子一览表(复旦管院院长公开课笔记)(1)

2020年响应国家的科创战略,高校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使命目标,复旦管院经过调研、顶层设计,启动了科创战略。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云课堂本期聚焦“科创企业公司治理与领导力”,院长陆雄文教授、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往期学员及深耕科创赛道的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科创企业的管理痛点和成长机遇。

课堂笔记——

PART 1.

公开课:

科创企业公司治理与领导力

复旦大学现任领导班子一览表(复旦管院院长公开课笔记)(2)

陆雄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雄文院长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科创企业公司治理与领导力”。

一开场,陆院长以疫情防控和俄乌战争为切入口,指出了科技的作用和重要性。“未来一切都是由科技来支撑、支配和决定的。不管是军事竞争,还是经济竞争,最重要的还是科技竞争,这也是复旦管理学院提出‘无科创,无未来’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随后,陆院长对科创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和科创企业的领导力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对于今天的科创企业来说,公司治理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与一般传统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不同,科创企业的公司治理有其特殊性。

科技企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科技本身的演进,依赖于技术的先进性、突破性和颠覆性。“谁掌握核心科技,谁就对公司的命运具有话语权、决定权,就应该对公司拥有决策权、掌控权,而不是按照出资的多少来决定,这个逻辑与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已有天壤之别。”

针对科创企业成长具有的不确定性,陆院长提出,管理要切入科创企业,去帮助他们对整个公司的管理构架有清晰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在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市场策略上进行改进、完善,进而提高研发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我们希望科技与管理相融合,让科技与管理成为双引擎,联合各种资源来促进科创企业的发展,不断引发新的科技迭代和新的产业革命。”

陆院长还特别介绍了科创企业的动态股权机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治理的结构和原则应该有所不同,要让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投资人相向而行,相互融合,齐心协力推动公司发展。”

在演讲的尾声,陆院长还强调了科创企业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成功的科创企业家应有的特质。“每个科学家经过必要的训练,心怀若谷,愿意学习,都可以培养很强的领导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够支持科创企业变得更加面向未来、面向长远,发展得更好,为这个时代的科技革命的不断迭代、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这一过程就是管理赋能科创的过程,这也是复旦管理学院的责任和使命。”

PART 2.

对话:

把握科创新时代产业链投资机遇

复旦大学现任领导班子一览表(复旦管院院长公开课笔记)(3)

陆雄文,复旦管院院长、教授 林利军,正心谷创始人 袁安根,天汇资本董事长 白宗义,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

在复旦管院的科创生态体系下,投资机构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之一。科创新时代,如何把握产业链的投资机遇,也是投资领域赋能科创企业的重要议题。

今天,深耕科创赛道的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嘉宾们与陆雄文院长一起,研判行业趋势,碰撞科创思想的火花。

科创领域是否真的出现了资本荒?

● 现在资本冷一点是好事,让大家更加安静地去想科创管理者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企业,这种场景更有利于真正的好企业、能够成为伟大企业的企业静下来,想得更远。

● 一级市场有钱,但是是“聪明钱”,过去“钱多人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聪明钱”越来越聚焦硬核技术和有研发能力、有平台型技术的企业。

● 创始人要仔细思考一下今年的融资策略,到底是追求每一轮两三倍增长的估值,还是更加理性,资金比估值更加优先,希望大家做一个非常深度的思考。

投资科创企业最重要的考量是什么?

● 第一重要的是企业家,即看人,看他的认知水平、心性和经历,看他有没有很大的胸怀和格局。第二,看产品。第三,看企业后续能不能打造一个非常好的组织,构建一个非常好的文化,持续有很强的创新。

● 我们把人放第一位,但一开始先看他的技术、产品在同一个赛道里面,是否有独特性和先进性;之后再来看人,人背后的技术、经营管理的能力,包括公司治理意识和领导力的构成、未来领导力的特质演变,这是很重要的。

● 成功的企业最后都是类似的,不成功的企业各种问题都有。我们在做投资研判的时候,往往会看重企业家的综合能力,技术、市场、团队完整性与建立生态的能力。拉长维度来看,最后的成功,一定是人的成功。

科创企业家与以往的企业家有何不同?

● 科学家的优势是全球化技术研发的能力,但是这类科学家的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需要更多成长和沉淀,这是早期科学家必须要去学习和提升的。

● 怎样和投资人沟通、怎样和潜在投资人沟通、怎样和公司里的核心股东去做非常好的协调……很多科创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问题之多可谓“洋洋洒洒”。

● 在绝大部分场景下,科学技术人员都不适合做企业家。把自己转变为好的企业家,你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是经历极大痛苦转变自己,要么是找很好的人帮助你。

帮助科创企业家减轻创业的痛苦,有什么建议?

● 对于科学家创业的建议,一是找到懂得企业所处赛道、熟悉技术研发的专业资本,它会匹配相应的市场资源和产业生态,提供更加精准的赋能;二是明晰企业滚动的3-5年的发展规划,把未来看得更清楚,并且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三是通过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持续地提升自己,强化管理力和领导力。

● 科创企业有非常强的科技属性,要把公司自身的产品、场景选择好、打磨好,要跟上市场脚步,不断地实现迭代。同时,作为CEO,你要不断地投入自我,迭代自我,超越自我。一家企业能够走多远,技术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小,更关键的是能否拥有一个合格的CEO。

● 科学家最后能够成为企业家,打造优秀的团队,打造优秀的组织,你心中要有一盏明灯。如果没有那盏明灯,外部环境一变,企业就走不下去了。

PART 3.

复旦科创企业家营:

为科创企业家打开另一扇窗

复旦大学现任领导班子一览表(复旦管院院长公开课笔记)(4)

岑 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公室主任 潘讴东,和元生物董事长、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学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公室主任岑岺介绍,复旦科创企业家营经过3期,已汇集来自全国6个省市、80家科创企业的84位学员。在他们中间,83%是企业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81%已获得硕博学位;按赛道分类,58%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他学员企业来自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

目前正在招生的第4期,已录取的学员中,73%是企业实控人,行业赛道分布情况和前三期基本一致,学员平均年龄43岁。

她介绍,复旦科创企业家营是一个专注于科创企业的赋能生态圈,以原创管理知识,帮助科创企业创始人打破路径依赖,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思想碰撞获得启智,更加笃定前行,收获信任、收获事业伙伴的赋能生态圈。

前不久在科创板上市的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是复旦科创企业家营第3期学员。今天,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首先要选一个好的赛道,这是你作为一个创始人,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你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去做,当成毕生的事业,做成长远发展的企业,你就必须要用心去做,让自己永远在创业的路上。”

他也给科创企业的创始人提出了建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使命,但是你要记住,无论使命还是价值观,不要随意动摇,创业主线也不能改变。千万不要因为外面的诱惑,迷失了自己的初心,这一点对于科创企业家来说尤为重要。”

他特别提到,在复旦科创企业家营的所学,给公司上市“加了分”,IPO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科创企业家营半年多的学习中,他得到了很多老师和专家的指点,顺利推动了公司IPO的进程,“太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