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上似无人。”

唐欧阳詹在《永安寺照上人房》一诗中

就提到了蒲团,

可见蒲团在中国民间历史悠久。

想起厚实而粗朴的蒲团,

心里就漾起一阵温暖。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1)

蒲团软硬适度,坐在上面,夏天能吸汗,冬天能暖脚。原本当柴火都不禁烧的玉米皮子,经巧手编成蒲团,非常实用。一个蒲团能用很多年,直至旧了、坏了,也会被拆掉当柴火烧,让延续了草本芳香、温暖了贫寒岁月的蒲团,质本洁来还洁去。

说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大都不知蒲团为何物。蒲团,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里农村妇女常坐的一种垫子,大多为圆形,直径大约四五十公分。据说,起初它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以免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后来,智慧的人们都仿照蒲团的形式,就地取材,编织出多种多样的蒲团来,譬如,有用玉米皮做的,有用麦秸草做的,还有用布料做的,这些虽都不是用蒲草做的,但却被统称为蒲团。

在胶东地区,蒲团大都是用玉米皮、麦秸草做成,因当地种玉米、小麦居多,玉米皮、麦秸草自然到处都是,用起来非常方便。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不过涧村,我们又看到了这种散发着光芒的手艺--编玉米皮蒲团。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2)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3)

秋日的不过涧村,风高气爽,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到处显示着丰收的迹象,偶见几个人在暖阳下晒着金灿灿的玉米。一位心灵手巧的老人坐在交叉上正在编制蒲团,阳光下,她的身上泛着温润的光泽,周围散发着似有若无的玉米皮的馨香,紧紧吸引着人的眼球。

只见她拿起玉米皮子,去掉外面那几片老旧的和里面那几片太嫩的皮子,这样的没有韧性,编制出的蒲团不结实。挑出中间的玉米皮子,理顺了后,在旁边的盆子里浸湿,使它变得柔软,再顺着纤维将玉米皮撕成均匀的小条,然后开始编制。她像制作一件心仪的工艺品一样,用力地把玉米皮拧成粗细均匀麻花似的辫子,编的时候只用一半,留一半用以在编的时候连接相邻的结。再把辫子从小到大一圈圈地盘成圆形,编至适当大小时,同样的方法往回收,将留茬部分叠在一起卷紧,同样把没有留茬的部分也卷紧,最后将末端掖进辫子缝中,就成了一个双层蒲团的雏形。

编好后,将它放到太阳底下晒干,钉上绳扣,便于悬挂、携带,一个密密实实、不绝如缕、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的蒲团就形成了。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4)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5)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6)

勤勉的乡下人,很少有功夫正儿八经坐在炕上,很多时候都是坐在蒲团上的。烧火做饭,拉风匣需要一个蒲团;场院里剥苞米,有蒲团垫在屁股下会舒服很多;农家夏天的晚饭,大都在院子里吃,饭桌周围,摆一圈大大小小的蒲团,大人坐大的,孩子坐小的;门口石头上放个蒲团,夏天乘凉的时候避免受凉;做针线活、拉家常……绿色又环保的蒲团简直就是乡村里的必需品。

倘若到了过年的时候,蒲团就有了大用场。跪在上面给长辈磕头拜年,收到块儿八角的压岁钱,蒲团可谓劳苦功高。

曾见到寺庙里的和尚道士们打坐,僧侣们身底下一概坐着黄布罩面的蒲团,他们在蒲团上忙着普渡众生。受恩受惠的人们在磕头作揖或还愿的时候,肯定把蒲团和香火、木鱼等都视为心中的圣物。庙堂里,蒲团一律摆在正中的位置,无人敢于随意践踏。可见,一样的器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为不同的人服务,其社会地位和发挥出的功效截然不同。足可见蒲团的作用何其多,何其大。

蒲团做法(散发着传统手艺光芒的蒲团)(7)

传统民间技艺就如盛开的花朵,绽放在山村乡野的沃土上。随处可见的玉米皮子经过一双之手反复揉捏、拉扯、编制,华丽转身成蒲团,在阳光下发着光芒,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时光总是前行的,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在不断地提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工具与器具也越来越先进。

是的,人类审美和对舒适度认知的变化,导致了传统手工艺的渐行渐远。现代器具虽然光鲜靓丽,但却总给人以冰冷麻木的感觉,而我们之所以苦苦依恋传统的老手艺,恰是因为它们被赋予了鲜活的情感,它们的形态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传统手艺永远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