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很多人都会有,为什么有的人胃息肉是良性有的人却是恶性的呢?为什么我去年切了胃息肉,今年又有胃息肉呢?为什么会复发?胃息肉可怕吗?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一步步解答。

手术中为什么胃息肉难去除(为何胃息肉反复出现)(1)

1.关于胃息肉定义的描述

胃良性肿瘤占胃肿瘤的3-5%,可以分为上皮性肿瘤,如腺瘤、乳头状瘤。间叶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脉管性肿瘤、纤维瘤、酸性细胞肉芽肿。胃息肉是一个描述性的诊断,主要是在胃的粘膜表面,凸向胃腔的隆起性病变。通常来源于上皮的胃肿瘤。

胃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很多消化科门诊人发现这样大部分人,在胃镜室很多病人做胃镜检查,结果都会有胃息肉的诊断。根据胃息肉的大小,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随着高分辨率内镜的普及和应用,微小的息肉的检出率已明显增加。国内外资料显示胃息肉的发病率较结肠息肉低,占所有胃良性肿瘤病变5%-10%。

手术中为什么胃息肉难去除(为何胃息肉反复出现)(2)

2.胃息肉病人案例分析

前一段时间出门诊,有一个病人拿着一个胃镜的检查报告单来找我看病,上面明确诊断为胃多发息肉。从胃镜的检查报告单上看,可以发现有胃的多发性息肉。尤其是在胃窦,这一块儿息肉相对来说比较大。可以达到1.5cm左右。一般来说这种巨大的息肉很容易出现癌变的可能。由于病人很年轻,所以一直很担心着急癌变的可能。看着家人着急的心理,我就把息肉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告诉了他,他焦急的心才慢慢的平静下来。建议他最好尽快安排手术,把息肉给切除,然后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病理性质。

原则上来说,一般息肉大于1厘米以上,癌变的几率相对来说会明显增加,尤其是胃窦部的息肉,也是胃癌好发的部位,所以需要谨慎。由于目前治疗息肉的办法很多,可以选择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剥离、内镜下电凝电烧,需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个病人三天后在内镜下成功地切除了息肉,再次查房时,患者很感谢的说,谢谢医生,手术很成功。但是从他整个切息肉的息肉类型来看,目前良恶性还不能进一步进行判断。需要根据切除息肉的病理类型来进行判断。所以常规切息肉都要建议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病理的性质。

手术中为什么胃息肉难去除(为何胃息肉反复出现)(3)

不过很幸运的是,三天之后这个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也是胃息肉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而且也是良性的息肉,腺瘤性息肉几乎没有癌变。所以虽然有这样的风险,但是这位病人很幸运,目前已经把大息肉给切除了,后期就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注意,及时复查胃镜,切除其他剩余的小息肉。

3.胃息肉切除后就万事大吉吗?

是不是息肉切除之后就没有什么任何问题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息肉在胃内生长,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今天切除了,有可能明天还会再长,因为胃息肉生长的土壤没有改变,也就是胃内的环境没有变化。要改变胃内的环境,就需要患者自身饮食、生活等多方面来进行注意。比如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烟酒、避免熬夜等等一系列保护胃粘膜的方式。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口服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能做到以上几条,胃息肉复发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减低。但是有一些人群是家族遗传性,所以息肉肯定还会再发生,那么就需要及时复查胃镜,如果息肉再次增大建议及时切除。

手术中为什么胃息肉难去除(为何胃息肉反复出现)(4)

4.胃息肉到底可怕吗?

其实胃息肉一般是不可怕的,它只是胃的一种良性的肿瘤,及时发现,及时切除,一般预后都比较好。有的患者在切除息肉之后,可以终身不再发。有一部分是可以出现复发息肉,这就需要找一找有没有上面我所说的这些原因。还有一部分病人很不幸运,一发现息肉就是恶性肿瘤性质,病理可能就是早期的胃癌或者中晚期胃癌的表现。那么针对这部分人群建议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手术中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放化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治疗效果都还是比较好的。

前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个病人,是45岁的年轻男性,发现胃息肉时已经有2.5cm。由于息肉比较大,当时选择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把息肉完全剥离之后送病理检查,结果其实是腺癌。对于这种病人一般就是混合状的腺瘤的病人发展成胃癌,及时送外科手术,术中发现已经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给与淋巴结的清扫,之后患者再次复查,整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恢复的很可以。这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当时没有复查胃镜,进一步的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发展到中晚期,那么这个病人的生存质量将会很低。

手术中为什么胃息肉难去除(为何胃息肉反复出现)(5)

这个章节就是关于胃息肉的介绍,后面会更多关于胃息肉的类型病理,如何控制和预防以及治疗进行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