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的存在感很低。

主要是因为就业率。

但是,在中国现行情况下,农业大学普遍就业率不低。

不过,这所学校非常美,建在武汉南湖岸边狮子山上。

那么,这所学校为啥建在狮子山呢?

华中农业大学纯211大学是不是顶级(华中农业大学为啥建在狮子山上)(1)

华中农业大学

这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

那年是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湖北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后来成为湖北省农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纯211大学是不是顶级(华中农业大学为啥建在狮子山上)(2)

童世光

1954年,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当时,华中农学院的校地在武昌宝积庵,整个校园被洪水围困,教学楼、试验田、农业科研都受到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院长童世光提出选择新校址,理由是宝积庵地势低洼,洪水威胁,而且,这里的校舍及农田面积只有400亩,不适于农业大学发展的需要,故必须选择新校址尽快迁校。

在选择校址初期,曾有不同的意见,湖北省政府有同志主张把校址定在沙洋附近的五三农场。院内还有个别行政领导人则希望选在磨山。

童世光同志认为五三农场交通不便,水电供应困难,不利于科技文化交流,不适于作我校校址。同时,他认为磨山地区狭小,没有平地,难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教学实习农场,也不适于综合性农学院的发展。

他还说明了对新校址的要求,要有广阔的农田,以利于办教学实习农场,学生才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和科研基地;要有一片山丘和空旷地,以免建校舍要侵占良田;学校所在地还要交通方便,有利于教职工的生活及学校与外界的交流联系,他的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成为当时选校址的指导思想。

华中农业大学纯211大学是不是顶级(华中农业大学为啥建在狮子山上)(3)

狮子山

童世光经过几度寻找,多次勘察,慎重分析、对比研究,最后选定了南湖狮子山。

当时的狮子山尚不属武汉市管辖,其建制为武昌县洪福乡,距武昌市中心约10公里,无公路,不通公车。

当时的狮子山是荒芜秃岭,荆茅丛生,坟冢遍布,乱石杂草,没有树木。童世光请绿化工作很有经验的老工人郭大会上山观察这里的土质能否种树,老郭师傅刨开石土,仔细察看土质,肯定地说,可以种树。

童世光院长远见卓识,他看到了狮子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连,田畴广阔,三面环水,环境幽静,正是进行高等农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风水宝地。

1955年,经高教部和湖北省委批准,将武昌南湖狮子山辟为华中农学院的新校址,由武汉市划拨该处土地面积共七千余亩(包括山林荒地),其中有四千余亩为建设教学实验农场的基地。

1955年,在童世光院长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荒山,平坟地,填水塘,修道路,建楼房,造操场,植树造林,兴建农场等等,开展了艰辛而又繁重的建院和搬迁工作。

华中农业大学纯211大学是不是顶级(华中农业大学为啥建在狮子山上)(4)

华中农业大学

如今,华中农业大学是211高校,在我国的同类高校当中,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在全国排名第一,兽医学和畜牧学在全国排名第二,能够看得出实力很强。

学校占地面积7500亩,本科专业62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有5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进入前1‰。现有教职工301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1219人,其中本科生18906人,硕士生8987人,博士生2891人,留学生435人。

在武汉高校排名中,华中农业大学位居第三。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够知道华中农业大学确实很牛,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就业率不高,所以高考录取分数不高,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这些年也一直在走下坡路。

那么,你怎么认为呢?

欢迎跟帖留言。

出品:高报专家库项目组

文字: 张馨予

编辑:刘铠瑛

审核:金秋枫

终审:张中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