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21中学本科率(天津第二十一中学)(1)

天津第二十一中学校园

1891年,应法国驻华公使邀请,法国圣母文学会的6名修士由法国来到天津,当年4月他们接管了位于紫竹林教堂的圣路易学堂(1887年建立的外侨子弟学校)和一所中国子弟学堂。“圣母文学会简称圣母会,因其会员在颈项下系一白色方巾,故又称“白脖儿会”。圣母会为天主教不领神职的男修会,会中所有人员都是修士,该修会的宗旨是以兴办教育的方式辅助传教。”,1895年,经法国驻津总领事杜士兰向紫竹林教堂的传教士和圣母会修士建议,为华人子弟学校开设法文课程。初名为法国学堂;1902年改名为工部局学校;1916年迁入现校址,改名为法汉学校;后虽几易其名,但始终隶属法国工部局,是一所由法国天主教遣使会天津教区创办,并且确定了新的教学规则:考试员必须由法国工部局派员担任。从此,华人子弟学校有了来自法国的教学管理团队--圣母会、由法国工部局授权颁发的文凭和由工部局人员亲自监考,法国学堂在天津的成立兼有来自法租界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威性,又有宗教管理上道德教化的严肃性。它为法国文化在华传播、法语在华推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在华北、京津的法国机关、企业培养一批能通外语、熟悉法国文化的中国人,是极为现实的需求。法汉学校的毕业证含金量在当时很高,除了得到天津本地法国机关企业的信任,直接参加工作以外;本校毕业生无须考试及预科便可升入上海震旦大学本科就读,其他大学也很多次这样对待该校毕业生,当然也可以直接留学法国。

天津市第21中学本科率(天津第二十一中学)(2)

天津解放后,学校几经归并,1952年被市政府接管为公立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天津解放后,学校几经归并,1952年被市政府接管为公立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1978年成为区重点中学;1995年又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浪潮中,学校又迎来的新一轮的挑战。根据需要,天津市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和调整,两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前身法汉学校的第二十一中学和前身为新学书院的天津市第十七中学——进行并校的工作,合并后的学校沿用了天津第二十一中学的名字。校训: 求真 求实 求异 求新

1978年成为区重点中学;1995年又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2004年被天津市批准为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