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4)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5)

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发布消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摘得。获奖理由:“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6)

安妮·埃尔诺(1940— )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

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位置》《一个女人》等作品用细腻、伤感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如何为使自己及下一代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卑贱地位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过程,准确、客观地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别,同时也以极其痛苦和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爱恨交加。《悠悠岁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也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7)

《悠悠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安妮·埃尔诺代表作有《空衣橱》、《位置》、《一个女人》、《单纯的激情》、《耻辱》、《事件》、《占领》等。长篇小说《悠悠岁月》获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外国小说奖。

自传体小说 《位置》和《一个女人》分别创造了五十万和四十五万册的销量,引起了法国文学界的关注。其中,《位置》荣获了1984年雷诺多文学奖。

2021年11月,获得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

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一名小说家的天职,就是讲述事实。”这种写作方式也使其获得了比较两极的评价,批评者认为她过度暴露个人私事,赞赏者则认为她通过描写平实的生活让文字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通过对从四十年代直到今天的一些照片的记述,采用她创造的“无人称自传”这种前所未有的体裁,回忆了她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的特定岁月。作者把个人的私事与时代的大事融合在一起,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促使别人回忆,从而使这部自传成为整整一代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妇女的集体记忆。崭新的风格和出色的语言使《悠悠岁月》成为一部杰作,安妮·埃尔诺也因此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

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最清晰的记忆。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8)

瑞典学院评价安妮·埃尔诺,“凭借着巨大的勇气和敏锐的观察力,安妮·埃诺揭示了阶层经历的痛苦,描述了羞耻、羞辱、嫉妒以及无法看清自己是谁的困境,她取得了令人钦佩和持久的成就。”“安妮·埃诺相信写作的解放力量。她的作品毫不妥协,用平实的语言将一切讲得清清楚楚。”“在她的作品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一种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有着强烈差异的生活。她成为作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许钧表示,“安妮•埃尔诺在法国作家中也是一位特殊的存在。她关注当下生活,关注人们的日常情感世界。她的写作探索都是从这些方面着手的,她的作品中没有重大历史题材,也没有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和诺贝尔文学奖这几年关注的作家很不一样。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9)

本文摘选自她的代表作《悠悠岁月》,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0)

作品选摘

《致中国读者》

二〇〇〇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中在那里漫步,在一些把脚紧裹在小鞋里的女人、背上拖着一条大辫子的男人当中。晚上,我常常以为看到了被夕阳映红的云彩里的长城。后来,与六十年代的少数法国人一起,我以一种抽象的、没有画面的方式,经常把它“想成”一种统率着十亿不加区分的人的政治制度。当然,在最近十年里,一些影片、纪录片、书籍,改变了我简单化的观点,但只有在这个五月的早晨到达北京的时候,这种由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杜撰、虚构的描述所构成的模糊一团才烟消云散。

我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我怀着一种亲近的感觉想到“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我看到的一切,在卡车后部颠簸的工人,一些在公园里散步的——往往由一个祖母、父母亲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和我当时正在撰写的、你们拿在手里的这本书产生了共鸣。在中法两国人民的特性、历史等一切差别之外,我似乎发觉了某种共同的东西。在街道上偶然与一些男人和女人交错而过的时候,我也常常自问他们的生活历程是什么样的,他们对童年、对以前的各个时期有着什么样的记忆。我会喜欢接触中国的记忆,不是在一切历史学家的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是他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1)

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小说《悠悠岁月》——译成你们的语言使我充满喜悦——能使你们,中国朋友,接触一种法国人的记忆。一个法国女人的、也是和她同一代人的人所熟悉的记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的记忆,在各种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方面,比他们几个世纪里的祖先有着更多的动荡。一种不断地呈现一切事件、歌曲、物品、社会的标语口号、集体的恐惧和希望的记忆。它根据对从童年到进入老年的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的凝视,同样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一种生活的内心历程。

在让你们沉浸于这些你们也经历过——也许不一样——的岁月的时候,愿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2)

文字 |《悠悠岁月》,[法] 安妮·埃尔诺 著,吴岳添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诺贝尔文学奖是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诺贝尔奖项,也是媒体报道最称密集的奖项。文学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超越狭义的语言之别。

诺贝尔本人有着广泛的文化兴趣,他将年轻时对文学的爱好延续了一生。长期寓居法国这个文学大国,也让诺贝尔得以与各路文学大师酬唱往还。诺贝尔本人也曾一试身手创作小说,他希望文学可以发挥独特的力量造福人类,因此遗嘱里将他设立的第四个奖项分给了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代表了人类对文学的高度期望与无上追求: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人类苦难的深深忧虑,对人类未来的理想主义。用诺贝尔的原话说就是,「表彰在文学领域那些志存理想的作品」(den som inom litteraturen har producerat det utmärktaste i idealisk rigtning)。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名单,还是有一些一向为人津津乐道的老面孔,比如「年年陪跑」的村上春树,最近遇袭的萨尔曼·鲁西迪(去年得主古尔纳是他的同事),中国当代小说家残雪与阎连科,久负盛名的女性主义作家阿特伍德,拉美「女版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阿连德,最会旅行的世界公民作家诺特博姆,还有赢得「同情分」的乌克兰作家库尔科夫。

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了一门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因为这门奖项的「评奖风格」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变。诺奖委员会除了祖师爷所说的「理想主义」,还越来越青睐「多元化」(diversity)、「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影响力」(influence),为此也引发了不少丑闻与争议。2021年的古尔纳、2018年的空缺(「空缺」不是人名),2017年的石黑一雄,2016年的鲍勃·迪伦,都是这几大权重作用的结果。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3)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利·普鲁东,让这门奖项「出道即爆冷」

诺贝尔文学奖的难以预测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古已有之」。别忘了,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就颁给了法国作家苏利·普鲁东(Sully Pruhomme),没有花落众望所归的托尔斯泰、易卜生或是左拉,这是因为诺贝尔本人的「理想主义」偏向。无论是托尔斯泰、易卜生、左拉还是更早的欧陆文学大师,他们浓郁的现实主义气质与悲观色彩都并非诺贝尔的「那杯茶」。历史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不乏争议。比如歌颂西方殖民的吉卜林,本就位高权重的温斯顿·丘吉尔,还有2018年爆出丑闻之后的被迫空缺(「被迫空缺」不是人名)。

社会风尚与突发热点,往往可以左右诺奖委员会的选择。去年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勒的获奖理由就是「对于殖民主义各种后果那毫不妥协而又激情满怀的透视,以及对那些在各大陆与各文化之间鸿沟挣扎的难民命运的关怀」,这无疑是近年来国际上「政治正确」之风劲吹、人们对殖民时代反思加深的一种效应;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奖,理由也是「他在美国歌曲的传统之上创造了新的诗意表现」,他所撰写的那些歌词,丰富发展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4)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5)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6)

2020年与2021年的两位获奖者露易丝·格丽克、

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都是在家中领取奖章证书

在连续两年因疫情而进行线上授奖之后,诺奖终于决定恢复线下授奖及相关庆祝活动。

诺奖揭晓前,有许多媒体及读者根据一家博彩公司的赔率榜来预测获奖作家,其中包括多位中国作家。此前在2017年,诺贝文学奖被曝出泄密事件后,曾停滞颁奖一年,据瑞典学院内部调查文件一位评委的丈夫曾“七次提前将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泄漏给了博彩公司”。所以此榜单曾很准确或很接近地预测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如2015年的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曾高居赔率表榜首、2013年的获奖者爱丽丝·门罗也高居赔率表前几位、2016年爆冷的歌手鲍勃·迪伦也精准出现在赔率榜单中。经过泄密事件调查之后,该类榜单已无法作为诺奖的预测风向标。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7)

诺奖评选时间流程

根据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每年5月评委会即形成了最终的5人名单,这份名单保密期长达50年之久,目前可查询的提名资料库已更新到了1971年,显示若热·亚马多、W.H.奥登、博尔赫斯、君特·格拉斯、阿瑟·米勒、纳博科夫等作家被提名,最终巴勃罗·聂鲁达获得该年文学奖,多年多次被提名的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直到去世也未获得诺奖。也有作家是第一次被提名就获奖的“幸运者”,比如泰戈尔、赛珍珠、伯特兰·罗素和威廉·福克纳。

诺奖评委之一的Ellen Mattson曾在访谈中如此讲述评选标准:“世界上到处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你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成为获奖者。很难解释那是什么。我想这是你与生俱来的东西。浪漫主义者称其为神圣的火花。对我来说,这是我在写作中听到的一种声音,我在这位特定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而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2012

莫 言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8)

代表作品:《蛙》《丰乳肥臀》

策划/出版机构: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莫言:中国当代作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 。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获奖理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2013

艾丽丝·门罗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19)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0)

代表作品:《逃离》《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

策划/出版机构: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代表作有《好荫凉之舞》和《爱的进程》等。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4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1)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2)

代表作品:《青春咖啡馆》《暗店街》

策划/出版机构: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作家,1965年毕业于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后进入巴黎索邦大学。1968年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1978年发表小说《暗店街》;同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暗铺街》《八月的星期天》《青春咖啡馆》《地平线》等。

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2015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3)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4)

代表作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二手时间》

策划/出版机构:花城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记者。1972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曾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代表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制男孩》《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

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2016

鲍勃·迪伦

代表作品:《鲍勃·迪伦诗歌集》

策划/出版机构: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鲍勃·迪伦:美国民谣艺术家、词曲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

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2017

石黑一雄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5)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6)

代表作品:《克拉拉与太阳》《远山淡影》

策划/出版机构:上海译文出版社

石黑一雄:日裔英籍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首届大益文学双年奖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获奖理由:“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2018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7)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8)

代表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策划/出版机构: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作品被翻译为27种语言。1987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等,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称其为“辉煌壮丽的作家”。

获奖理由:“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他生命的一种形式”。

2019

彼得·汉德克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29)

代表作品:《骂观众》《形同陌路的时刻》

策划/出版机构: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得国际易卜生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获奖理由:“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2020

露易丝·格丽克

代表作品:《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策划/出版机构: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当代女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至今著有12本诗集和1本诗随笔集《证据与理论》。获得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国际笔会∕玛莎·阿布朗德非虚构文学奖、波林根奖。

获奖理由:“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2021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0)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1)

代表作品:《海边》《最后的礼物》

策划/出版机构:上海译文出版社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2022年9月,古尔纳的首辑中文译本面世,包括《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5部作品。

获奖理由:“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2)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3)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女作家介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