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如今好像又出来了很多的所谓“新流派”,但这些人折腾得再欢,好像大部分都不被绝大多数豫剧迷承认。

那么说起豫剧的旦角,无论豫剧迷更喜欢谁多一点,那么公认的就是六大流派。

哪六大流派呢?那就是:常(香玉)派、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1)

豫剧的五大名旦:阎、崔、常、陈、马

光看上面的排序,可能就有人有异议,有人会说,你为什么把常香玉排在第一位,我喜欢陈素真,她号称“豫剧梅兰芳”,她应该派在第一位,常香玉不过是走了某些路线,拍了一部电影《花木兰》而后来享大名,艺术成就根本就不能和陈比。

也有人说,崔兰田的艺术成就更高,应该排第一,另外一个人反驳,马金凤今年都一百岁了,百岁老人是硕果仅存的豫剧“活化石”,无论唱腔和造诣,已趋化境,应该是名副其实的豫剧五大名旦的第一!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2)

崔兰田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3)

桑振君和马金凤

有人说我就喜欢阎立品的唱腔,她的嗓音纯用小嗓,到了老年还是那么甜润,如同小女生一样,并且调门一直就没跌下来,你看陈素真嗓子,到了老年,那还能听吗?哑得一塌糊涂,丝丝拉拉,唱戏唱戏,唱排第一,你连嗓子都没了,还谈什么第一?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4)

阎立品

以上这些争论,是我看到网上一些豫剧迷,以及各家的粉丝,互撕时候的留言,你说完全没有道理吧,还真不是,但人就是这样,有喜欢猪八戒的就有喜欢孙悟空的,你说我们统一一下,那还真不大可能,这个不止豫剧这样,各个剧种,各行各业,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熟悉京剧的知道,京剧的程派艺术本来很好,那么为什么老打仗,就是粉丝之间互撕,她喜欢张火丁,不喜欢迟小秋,他喜欢李世济不喜欢王吟秋,你揶揄我,我讽刺你,撕的不亦乐乎,这和豫剧迷抬高自己喜欢的艺人贬低他不喜欢的演员是一模一样的。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5)

京剧程派演员张火丁

当然,一般情况下的争论也属正常,但也有不和谐的,我就见过一篇留言,他是喜欢某某某,不喜欢陈素真,但他却用一种污言秽语的话来骂陈,这就非常过分了。

那么回到原来的话题,谁是豫剧六大名旦派第一的人选呢?

我个人认为,论在全国的影响力常香玉应该是排第一的,那么论艺术的造诣和在河南豫剧界的影响力,陈素真排第一。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6)

常香玉

常香玉创立的“常派”艺术最杰出的创造,就是在声腔方面的革新和创造。在发声方法上,她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混声唱法”,即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混合三个共鸣腔的唱法,改变了当时豫西调和豫东调两派真、假声水火不容的局面,使豫剧的演唱更加科学化,提高了豫剧演唱艺术的技巧性和表现力。

她不但把豫东调、豫西调大胆融合,还把“二八板”和“流水板”自由融合,创造了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的“二八流水混合板”。同时,她广泛汲取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独创新腔。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7)

豫剧大师陈素真

那么陈素真就更厉害了,由于她出道早,艺术精湛,17岁时即被人称为“豫剧皇后”,22岁时就有“河南梆子大王”之美誉!

在对豫剧旦角全面改革方面,她更是一位标新立异的革新家。她原宗祥符调,后来,她又汲取了别的剧种的精华,为她所用,并大胆地吸收、融合了豫西调和一些新的唱腔素材以充实祥符调的唱腔艺术,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豫剧陈派艺术。

豫剧五大流派的认识(豫剧旦角的六大流派)(8)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