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摄入食物是每种动物的天性,在体内的食物消化完之后,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吃东西来到达补充能量的目的,因此食物也是动物能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先秦时期,有一个平民百姓写过一点东西叫《优孟歌》,它记载着一段话:

"居山耕田苦,难以获食,起而为官吏,身贪鄙者馀财"。

它的大致意思说的是生活在大山里耕田十分地辛苦,而且还很难收获到粮食,随后便打算当官,贪取平民百姓的钱财。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录了韩信这样一段生平:韩信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靠了他的一个远房亲戚,韩信给他们干活,他们给韩信饭吃,可是韩信饭量很大,就遭到了排斥,于是便起身离开,告别了所谓的亲戚。在此过后,韩信就找了一条河钓鱼,没鱼钩也没鱼饵,这鱼肯定是钓不到了,可是钓来了一位大娘。大娘看他可怜,给了韩信一些食物充饥......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1)

从上面两个历史记载不难发现,无论自己有没有本事,没有食物就会饿死,没有了食物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食物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呢?

1、 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

在石器时期,远古祖先还不会用火去煮食物,每次在采集和狩猎回来之后,都是直接将食物吃到肚子里去,"茹毛饮血"讲的就是古时候的饮食,这样的饮食方法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因此在石器时期的古人平均寿命都很低。

那么古人第一次吃熟食是怎么来的呢?

那时期也会打雷,就会有一些命不好的小动物被雷击中,然后烧死了,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的古人觉得很神奇,因为被烧过的动物闻着不一样,加上肚子饿,就把它拿起来吃掉了,这是古代人类第一次吃到熟食 ,感觉比吃生食要美味很多,于是便去寻找火种,然后保留起来,当获得食物的时候就拿去烤之类的。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2)

二、最早出现用火煮食的古人

火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源头。

在西汉时期的书籍《礼记》便记载了一次远古时候不会用火的情况下,人们的饮食是怎样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古者未有火,食草木之果实,鸟兽之肉"

讲的是在古代还不知道怎么用火的时候,人们吃草和树木结的果实,吃飞鸟野兽的生肉。

在《礼涵文嘉》中记录了古人第一次用火,写道:

"燧人氏钻火烤生为熟,人无腹疾"

上面这句话说的是燧人氏是最开始用火去将食物烤熟,减少了许多肠胃疾病的发生。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3)

在人们发现用火可以煮熟食物来食用之后,则发展出了许多的饮食文化。

在周代的时候,可以没有管理政事的官职,但得要有管理食物的官职。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厨师都被称之为烹人和膳夫,就是专门负责做饭的。那周代的时候吃的是什么呢?在《周礼》中有个膳夫是这样讲的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性,饮用六亲,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三、古代的烹饪方法

那么,古代有哪些烹饪方法呢?

最早出现的烹饪方法有煮、烤、蒸,炒菜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出现的,炒菜出现得晚的原因和那时候的烹饪工具有关,在远古时候,古人们用的是一块天然凹陷的石头去煮食物,根本不能炒菜,一直发展到后来,古人发明了一个用泥巴捏成的锅,叫做陶鬲,历史上第一口锅就此诞生。

历史进程到了春秋战国七雄时期,进入了铁器时代,铁被发现并提炼了出来,随后又出现了一个叫做铁釜的东西,也是锅的一种,不过在当时这些锅因为外形的原因,都不能用来炒菜,像一个罐子一样,上面小下面大,下面就是平底或者有脚之类的用以支撑。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4)

古人煮肉大多数用一个精致的小鼎,煮饭主要用鬲,关于烹饪方法有很多,大部分都有记录在史料当中。

一直到了唐朝时期,在这个比较繁华的朝代,但是很多的烹饪方法都没有改变,还是煮、烤、蒸这三种方式。在宋代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关于唐朝时期的一道名菜,叫做羊肚鹅,其实它的做法和现在的猪肚鸡没有多大区别:先把羊肚里的内脏什么的全清理干净,毛也刮干净,然后把准备好的鹅放进羊的肚子里,再用火进行烤制,熟了之后,羊不要,吃鹅。这样的吃饭未免也太浪费了。

在宋代的时候,炒菜出现了。虽然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很早就出现了,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所有铁器大多用在兵器上,直到宋朝,冶炼技术提高了,铁器开始普及,随后就各种造锅。终于造出了一个用途是比较完善的锅,能煮能蒸能炒,真正的炒菜也从此开始。

其实在宋朝以前的魏晋时期出现过炒菜,只不过是炒菜用的工具没有得到认可,所以便不认为那是炒菜,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是这么记载的

"破蛋,注入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巴,浑鼓。麻油翻炒之,甚香美"。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5)

四、素食和肉食

古代人是真的喜欢吃酱料,周代大王吃个饭都要百八十种的酱料,这一点和现代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其实古人这么喜欢吃酱是有原因的,他们煮菜的时候喜欢放在陶鬲中一顿乱煮,这样煮的可能没啥味道,因此就会调制各种酱料来调味,也有点像现在的火锅,味道好不好全看酱料调得怎么样!古人平时的主要食物有各种肉、面饼、酱料、脯、米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6)

在肉类方面,夏商时期主要吃的是牛肉和猪肉,因为对羊的认知原因,很少吃羊肉,觉得羊很邪乎,不敢去捕捉。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后,牛的职责从盘中餐变成了耕田的主力,也就是牛耕,在这时候牛成为了当时农业社会的保护动物,在当时人们的食谱中淡出了一段时间,这时候猪肉和鸡肉成为了主要肉类。

在古代素食上,一直以大饼和米为主,还有其它各类蔬菜水果。大饼在唐朝的时候是居家必备的主要硬食,大饼在唐朝的时候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煎饼、烧饼、馅饼、豆饼啥的一大堆。

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从茹毛饮血到花样煮食)(7)

米有大米和小米之分,小米在古代作为北方的主食大米则是南方的主食,出现这样的饮食差异和地域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宋朝以后,北方从食用小米转变成了食用面食,以面食为主,但居家生活当中还会有用小米煲的粥。

结语:

关于我国古代的饮食历史,在宋代以后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宋代之前的饮食文化,无论是从烹饪方式还是食料的选择上都有很大限制。之后饮食文化多样化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对之后的饮食文化影响巨大。

在餐桌上也能从侧面看到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现在就不用担心说没有食物吃了,国家在稳定发展,让人民安居乐业,每个人都能填饱肚子。小伙伴们当地的饮食有什么特色呢?

参考文献:《周礼》 《礼涵文嘉》 《太平广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