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神”?

人神就是凡人俗子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修行而得道,最终修成正果,进而终成为神仙的人。总得来讲,由人而神进而最终被民间称之为神、并敬奉为尊神的人,同时在历史上则是确有其人的真实人物,以及或者是为当地的著名人物;再一个就是民间由于对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所尊奉的神袛。也就是说,这些神袛均是后世之人给予赋予的神性,其中包涵一定的想象特征。主要是这些人神均是对民间具有一定的贡献,完全是从人的主导意识衍生,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异化过程,方才能够从人转换成神。比方说我们经常听到的九天玄女、武圣关羽、八仙、孙思邈等等,这些都是由人而最终成为民间尊奉的神袛。

我们就先从九天玄女开始说一说

道教万灵之宗女娲(道教诸神人神九天玄女)(1)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中国古代神话中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糅合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崇高显赫,乃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诸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玄女娘娘:“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

据《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乾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用以教化世人。

在仙侠小说《三界众道》里的九天玄女,乃是自盘古初开天地以来,以人首鸟身吸收天地日月精华而成形的一位道门女战神。实乃是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所化,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母天尊。她乃是人间兵法之祖,以及华夏商朝始祖之神,亦是上天入地,斩妖除魔,匡扶正义的凛然女流之神,同样也即是女娲娘娘座下的侍女,虽与女娲名为主仆,实为情同家人。师承盘古之妻太元圣母,也曾受过西王母的指点。她个性嫉恶如仇,不惧强权,对主子女娲忠心无二。又善于冷静思考,能说会道,拥有极高智慧,对三界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

相关记载, 道教历史上曾有两位玄女,另一位在民间则是常与素女并称、讲房中术的玄女。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云:黄帝"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云:黄帝"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

九天玄女在民间传说,以及是在道教推崇中,其乃是善用兵法战胜之术的女神。原为古代神话中人物,后被道教列入其神系。按照道教说法,黄帝施用兵法战胜蚩尤,及其登仙之术,皆是缘于九天玄女所授符图秘诀。九天玄女♀♀♀为黄帝之师、圣母元君之弟子。后世有托称黄帝玄女的书文传世,内容或为兵法,或为阴阳房中之术,皆为借用九天玄女之名,其内容并非是九天玄女真正撰写。 九天玄女的名称九天圣母,俗称九天玄女,九天娘娘。民间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

在《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描写了,九天玄女传授宋江兵法天书,帮助宋江替天行道的故事。以及在第八十八回“颜统军列阵浑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中,九天玄女在梦中传授宋江破解辽军“太乙浑天象阵”之法。施耐庵在其书中是这样描写九天玄女的:

当绾九龙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兰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怀。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按照施耐庵对九天玄女的描写,这那里是深谙兵法军事的女尊神♀,摆明了就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帝王后妃。

不过,按照民间传说,九天玄女的最初原始形象却是玄鸟,就是人面鸟身的样子。在《诗经-商颂-玄鸟》篇中是只要撰写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征域彼四方。”这首诗是殷商后人在祭祀祖先时唱的歌。意思是说,天命令玄鸟生下了殷商的祖先契,建立了商王朝。玄鸟就是殷商王朝的始祖。据《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敖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吕氏春秋》中是有这样的相关记载: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发成之名,饮食比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隘隘,二女爱而争博之,复以玉箧,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邪,北飞,逐不返。

从这些记载来看,契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帝喾之子,母亲是简狄,曾经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封地于商。据说契曾被舜任为司徒,主要掌管教化。按民间传说 以及相关书籍记载,契之商族同玄鸟。有血缘关系,这应该是与商族崇拜玄鸟图腾有关系。

后来,这个玄鸟就化身为玄女 ,并被添加进黄帝的传说之中,并成为黄帝的老师。此时的玄女虽然并没有完全蜕尽所谓的鸟味、以及摆脱鸟形,却俨然成为一位传授兵法的半人半禽的女神仙了。只是不晓得先人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出现鸟人的传说,想必一定是遇到难以解释的事件。因为民间是还有关于“三足乌”的传说,就是长有三条腿的大鸟,同太阳有一定的关联。这个传说是同俊的九个儿子有关,因为后来是有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所以看起来同玄女没有多大关系。但也说不得是经过民间糅合之后的产物。

因此,我们暂且可以断定,玄女的人面鸟身的形象是经过民间一代接一代的糅合改进,最终成为道界秉承上帝旨意,传授英雄豪杰于兵法天书而佐其成功,俨然已经成为天界的尊神。同时,这也完全迎合民间的个人信仰的需求。对于想改天换地的时代枭雄而言 ,更是可以借用此般民间信仰,添加其在民间的威严和信誉。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农耕为主,也就是说大多数百姓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者农民,分散在广博的土地上,相对有些自由涣散,很难充分组织起来,但是唯独宗教信仰对农耕者有着异乎寻常的的号召力、凝聚力。以至于历代农民起义号召者、及其权利欲望极强的野心家,对此都是非常好的利用手段。当然,这也是历史特定时代氛围的产物。

总结下来,玄鸟是从人面鸟身———雍容华贵、容貌姣好———传授兵法天书的天界掌劫女仙,一共经历了三个过程,表现出我国古代先人造神俗化的规律。

明 杨慎 《绛河》:“《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缙霄也。”其实,在九霄后面是应该加上天字,比如赤霄天、碧霄天等等,俗称九天、九霄。

九天(霄),九天(霄)是数量词。汉族神话传说天有九重。九霄中的九字,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有“极限”之意,指天之极高处。同时也泛指帝王。

那么九天玄女之所以被称之为九天玄女,其真正的寓意应该是兵法的祖宗,兵法的最高境界,没有谁可以逾越。这是对兵法祖宗的一种敬畏,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崇信。

道教万灵之宗女娲(道教诸神人神九天玄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