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好的人,要承担哪些健康风险?

一名90后姑娘,轻度牙周炎6年发展为重度,上半口牙全部松动被拔光,而拔牙只是第一步,她还得种牙,要花费十五六万元。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1)

杭州25岁小伙患重度牙周炎,整口牙松动明显,牙齿状况堪比80岁的老太太,同样面临全口牙拔除的困境……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2)

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牙不好,还会拖累心血管健康:口腔中的致病菌可以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直接感染血管内皮细胞。

《生命时报》邀请口腔科专家,告诉你牙不好是怎样伤害心血管的,并教你科学的护牙技巧。

受访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教授 李刚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部长 司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洪昭光

三大问题挑战口腔健康

近日发布的《口腔疾病:一项全球健康挑战》报告显示,全世界35亿人有口腔疾病问题,占全球人口近一半,未及时就诊者有七成(24亿)左右。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3)

报告显示,全球口腔健康的主要挑战来自龋齿、牙周病和口腔癌

在我国,龋齿和牙周病也是最高发的口腔疾病。调查表明,我国每年因龋病就诊的患者人数大约有5亿,用于龋病的医疗费至少为500亿元,全国一年因龋病就诊就将至少损失5亿个劳动日。

2018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第四次口腔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尤其高,3~5岁的儿童患龋率高达62.5%。

此外,我国六成左右的青少年有牙结石,其中12岁青少年的牙龈出血率达58.4%;35岁以上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不到10%,35~44岁组牙龈出血率达87.4%,牙结石检出率达96.7%。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估计标化发病率男性为8.7/10万,女性为6/10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呈现出继续增长趋势,危害巨大。

口腔癌患者中,不少都需要做面部大手术,可能会被切除部分舌头、颌骨和面部组织等,十分痛苦,此后的进食、发音、营养摄取、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影响,疾病负担非常重。

口腔疾病直接危害心血管

研究显示,口腔问题,尤其是不被重视的牙周疾病,被发现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4)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健康与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疾病负担——心血管疾病有着很多关联性,医学界甚至还诞生了牙科心血管内科学这一学科。

如果口腔内或牙周有了致病菌,就可能穿透牙周组织的上皮屏障,导致各种毒力因子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直接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炎症、斑块不稳定以及急性心肌缺血。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5)

从这个机理上看,慢性牙周炎已被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危险因素。

《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称,口腔不卫生时,身体的免疫反应会加剧,体内炎性因子也会增多,进而“攻击”动脉内膜。所以说,口腔不卫生才是牵连心血管健康的罪魁祸首。

此外,老年人长期缺牙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痴呆发病率上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牙医学院研究发现,口腔细菌如伴有放线杆菌、牙龈嗜纤维菌、埃肯菌属,可进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感染。

可见,口腔问题关乎全身健康。

一拖再拖,治疗费飙升

报告的第一作者、伦敦大学牙科教授理查德·瓦特教授说,七成患者不能及时就诊,以及烟酒糖的消费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加剧了疾病负担。

据第四次口腔调查测算,我国人口的龋齿总数达20多亿颗,其中有72.4%都没有接受充填治疗。

专家们总结,牙病拖着不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太贵了

报告指出,造成全球几十亿人“有口腔疾病但不去看”的主要原因是“太贵”。

在美国看一颗浅龋齿需花费约1500元左右;在欧盟,口腔疾病是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外的第三大昂贵病症;还有不少国家的口腔疾病治疗要么没纳入医保,要么昂贵程度远超一般疾病。

在我国看牙也较贵,口腔医疗费用包括牙科人员劳务、耗材费、设备房费、利润,后三者均与成本、市场等因素有关,降费空间很小。而且,口腔医疗医保的报销范围确实有限,我国只有宝鸡等四地有医保涵盖门诊牙科治疗(报销约70%),其他地区只能刷医保卡中每月存的钱。

第四次口腔调查也显示,在35岁~44岁成年人中,看牙费用的84%需个人支付。

不重视

第四次口腔调查发现,成年人不去看牙的三大原因是:认为牙齿没有问题(65%)、认为牙病不重(21%),没有时间(11%)。

事实上,越是不当回事儿的牙病,到了最后付出的代价越高,比如龋齿。

太麻烦

记者在北京口腔医院的各候诊大厅采访数十位患者后发现,“太麻烦”也是拖着不看的一大因素。

一位70多岁的患者对记者说:“我看牙都跑了四次了,第一次没挂上号,挂上号又跑了三趟,第一次来看牙是消炎,第二次是清理和治疗,第三次才开始正式补牙,真是太麻烦了。”

“人们怕麻烦,其实是因为自己看不见牙病。”司燕说,口腔治疗往往都需要多次治疗,一颗牙从外到内被一层层破坏后,也需从内再到外一层层修复,不可能一次性就一步到位。

此外,一项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的口腔医务人员有17多万人,对于近14亿的人口而言,口腔医生资源紧缺,这也确实让很多患者需排队或提前预约很长时间才能看上病,显得格外“麻烦”。

烟酒糖消费高

报告指出,全球烟草、有害饮酒及含糖饮料消费控制不足。而这三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送礼佳品”,危害更甚。

近年来我国的烟酒糖消费均保持高增长趋势,尤其是中国烟酒消费量多次被国际学者点名,增长势头一直得不到遏制。

医生推荐的牙病防治法

护牙,最重要的是做好口腔清洁和早诊早治。

牙龈出血肿胀、牙齿变色、牙缝变大、掉牙、牙疼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口腔疾病信号,大家要摒弃拖延不管的心态,积极应对。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6)

1、牢记“护牙四部曲”

平时可遵照“牙防四步曲”来预防口腔疾病,包括:

2、坚持科学刷牙

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了一套标准刷牙法,也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可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巴氏(Bass)刷牙法。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7)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8)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9)

示意图要怎么画(一张示意图告诉你)(10)

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3、学会“挑食”

预防龋齿,要健康饮食,少吃甜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建议,适量吃以下食物有助对抗龋齿。

专家们还呼吁,目前我国迫切需要有相关政策来限制烟酒糖长期销量增长的负面影响。在口腔医疗中存在公立和私营两方市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考虑加强监管,统一规范定价,减少一些过度诊疗和“误导性消费”;政府层面可考虑适度调整扩大医保中涉牙医疗项目的覆盖范围,以减少人们治疗口腔疾病的负担。

本期编辑:郑荣华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李珍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