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1)

唐代敦煌图案中出现的宝相花图案

宝相花,又叫宝仙花、宝莲花,是佛教认为圣洁、端庄、美观的最理想花型。“宝相”一词最早见于《头陀寺碑文》中的“金资宝相,永藉闲安”,用来形容佛祖如来神像的尊贵庄严。

自然界中并没有“宝相花”这种花,“宝相花”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来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象征吉祥、美满的图案纹样。“宝相花”与“摇钱树”、“聚宝盆”一起,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吉祥三宝。

“宝相花”生根于佛教艺术,浸润到大众艺术中逐渐发展成熟。宝相花纹样发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众所周知,佛教将莲花视为圣洁、吉祥的象征,因此莲花的造型在佛教中应用广泛。

自南北朝开始,莲花纹饰便被大量运用在了石窟装饰艺术中。北朝时期的莲花图案以写实造型为主,多选取正面俯视的角度来表现,中心为圆盘状的莲蓬,莲瓣向四周均匀的呈多层放射状排列。这种图案发展演化到隋唐时期,不仅造型更加饱满,而且还融合了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的排列,使图案增加了雍容华贵的美感。经过逐渐演变,一种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宝相花”逐渐成熟起来。

宝相花纹起初是以莲花造型为主体,饰之以忍冬。莲花在佛教中象征净土,而忍冬因为越冬不死,被佛教徒用来象征人的灵魂可以不熄不灭,轮回永生。后经过逐渐演化,人们在宝相花纹样中加入了菊花、牡丹、荷花等图样。

隋唐以后,宝相花广泛流行,因为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其在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都有所体现。以团花造型为主的宝相花纹在整体呈现“浑圆”状,具有繁复圆满的特点,即便是那些非团花造型的宝相花也因为各种花叶、果实、枝条相互簇拥,构图饱满,给人以圆满之感,也体现出当时人们追求富贵华丽的审美风尚,其常用的“十”字、“米”字及圆形构图,呈现出一种对称均衡之美。

文:葛蕾

图片来源:网络

宝相花的应用: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2)

唐代敦煌图案中出现的宝相花图案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3)

唐代双凤菱花镜、铜镜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4)

唐三彩宝相花纹三足盘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5)

明代和田玉螭龙宝相花连珠佩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6)

清代透雕鎏金《宝相花》柺子龙花板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7)

清代纯银制嵌百宝绝美天球瓶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8)

清代盘金宝相花绣片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9)

清代黄地宝相花游龙绘画大罐

宝相花寓意是什么(这朵盛放于世的)(10)

清代宝相花八团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