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

You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close enough.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一定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

这句话出自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之口。他曾在西班牙内战时,拍下战壕中倒下的士兵;也曾奔赴上海,用镜头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

即便是你不知道罗伯特·卡帕是谁,但我相信下面这些由他拍摄的经典摄影作品,你一定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印象。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2)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3)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4)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5)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6)

在昨天举行的OPPO "十所为见"技术沟通会上,上面提到的罗伯特·卡帕这句流传甚广,被很多摄影爱好者奉为圭臬的名言被当做了整场发布会的开场白。就在这场发布会上,OPPO运用了一项新的影像技术讲述了自己对影像和距离之间的理解。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7)

智能手机在成像上的技术演进谁都看在眼里,但即便是“手机超单反”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谁也无法否认数码单反丰富的镜头集群在不同焦段上的成像优势已经成为硬件体积受限的智能手机难以逾越的鸿沟。

OPPO想要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8)

在2017年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讯大会上,OPPO发布了5倍无损变焦技术,这也是业界首个基于双摄像头和潜望式镜头的 5 倍无损变焦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潜望式镜头”。不同于普通镜头模组镜头和CMOS纵向排列的方式,潜望式镜头方案的镜头模组采用了横置式排列。通过一个光学棱镜,将外界射入的光线折 90 度,光线穿过镜组,打到 CMOS 上。相比传统的伸缩式镜头,潜望式镜头设计相当于把镜头和 CMOS横着放到机身当中,让手机不至于因为采用变焦镜头导致镜头模组过厚,从而影响手机的整体厚度。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9)

事实上,潜望式镜头方案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在卡片机时代,数码相机厂商就曾伸缩式镜头和潜望式镜头之间徘徊了很久。最终镜头模组体积更大、但画质更好的伸缩式镜头方案成为了主流。比如目前市面上公认的卡片机之王——索尼黑卡系列就是采用的伸缩式变焦镜头方案。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0)

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潜望式镜头方案能够降低模组的厚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首先,潜望式方案中光线需要先通过棱镜进行一次折射才能进入镜组。折射的过程中本身就会损失一部分的进光量。另外由于采用了横置式的设计,潜望式镜组的直径往往较小,这会导致通光量减少,影响光学素质。

变焦问题解决了,如何兼顾画质呢?OPPO其实两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双摄。

除了采用潜望式方案的长焦端镜头,OPPO在5倍无损变焦方案中还保留了一个常规广角镜头,这颗镜头的作用就是提升手机整体的成像品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广角镜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将会和潜望镜头的信息进行融合,最终获取一张画质出众的照片。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1)

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图像算法非常复杂。两枚镜头由于机位差,所采集到的图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能简单的进行数据叠加。好在近两年,整个行业的双摄甚至是多摄方案在算法层面已经足够成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图像算法的进步还能够让常规广角镜头提供额外的变焦辅助,实现更大程度的无损变焦。

那么,这次OPPO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简而言之,其实它就是5倍变焦的“超级加强版”。这次OPPO引入了“超广角 超清主摄 长焦”的三摄解决方案。新加入的超广角摄像头具备15.9mm等效焦距,带来广角取景的独特视野。而主摄和长焦镜头的作用,依然分别是保证画质和光学变焦。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2)

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实现的等效15.9mm-159mm的焦段覆盖,正式通过三颗镜头的合力协作完成的。OPPO官方将其称之为“ 三摄接棒式方案”。从示意图可以看出,负责焦段覆盖范围最多的,依然是那颗超清主摄。由于其采用的是数码变焦方案,要覆盖如此广的焦段范围同时还要保证画质,就要求这颗主摄拥有足够的解析力。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3)

如此一来,一颗高像素的主摄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虽然OPPO并没有公布主摄的型号,但当前能够满足如此要求的高像素CMOS其实并不多。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就是最近话题不断的IMX586了。这颗能够直接物理输出4800万像素的镜头无疑是作为10倍混合光学变焦方案的主摄最佳的选择。

而考虑到目前能够支持IMX586的高通移动平台仅有骁龙855和骁龙675。就不难猜测出,OPPO有大概率将会在2019年某款旗舰机型上正式商用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骁龙675定位中端市场)。当然,这纯属推断。

实际上和两年前问世但一直都未曾商用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不同的是,OPPO这次着重强调了10倍混合变焦技术具备“商用水准,规模量产”的能力。从技术层面来看,此言非虚。目前“三摄”方案、超广角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潜望式镜头方案,经过OPPO两年多时间的打磨,想必在软硬件层面也更加精进。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沟通会上OPPO着重强调了对整个镜头模组的抗跌测试,OPPO对整体摄像模组进行可靠性检测,官方称整个模组经历两轮28000次抗跌测试,确保手机不因轻微碰撞而影响用户的拍照体验。显然,这是为了大规模量产和商用所做的必要准备。如果是一项“概念技术”,自然无需这么大费周章。

如此一来,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两年前展出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验证机上可以看到,这套双摄镜头模组的块头并不小。而10倍混合变焦技术这次采用的是镜头更多、体积更大的三摄方案。结合之前作出的旗舰定位猜测,10倍混合变焦技术可能会应用在久未更新,同时主打成像的N系列上(同样是Find系列所采用的升降式方案无法容纳体积庞大的镜头模组)。当然,这依然是纯属个人猜测。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OPPO这次在标准和长焦摄像头上引入双OIS光学防抖。此前的5倍无损变焦方案上,只有长焦摄像头才配备了光学防抖,用以解决长焦下画面更容易因抖动而干扰成像。这次双OIS光学防抖的加入无疑将显著提升手机的整体成像质量。

虽然10倍混合变焦技术关键技术细节和参数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毫无疑问,这项技术成熟和商用对整个行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智能手机再一次有了挑战单反的可能!

为什么又是OPPO?

事实上,OPPO一直以来都是手机影像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一直在手机计算光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并走在行业前沿。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OPPO其实一直都在引领手机计算光学的发展。

2012年,OPPO推出全球首款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手机OPPO Ulike2,其搭载的美颜2.0,开启了硬件 算法创新的手机美颜自拍时代。2013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旋转摄像头拍照手机N1,囊括了13项业界首创功能及创新应用。2014年OPPO决定将“拍照手机”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定位,由此也成为全球首家专注于手机摄影的手机企业。当年发布的OPPO N3,搭载了德国施耐德专业认证的1600万像素电动旋转摄像头,被19家科技媒体评选为“2014年度拍照手机”;OPPO Find 7在2014年就实现了自主研发的5000万像素超清画质,采用多帧采样技术,像素合成5000万像素高清照片,能够打印10平方米海报。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5)

2016年,OPPO在MWC上推出SmartSensor图像芯片防抖技术,这是首次出现像素级的防抖技术,也是首个芯片防抖技术和最小的光学防抖技术;2016年10月,针对手机拍照容易“糊”的顽疾问题,OPPO和索尼联合研发了旗舰级传感器IMX398,采用双核对焦技术,方便用户随手就能拍出清晰好照片。2017年发布的R11,OPPO进入AI智慧美颜时代;2018年发布的Find X通过3D结构光技术,实现了3D美颜。

如此多骄人成绩的背后,是OPPO在自主创新,用户需求把握方面的多年坚持。

目前仅在影像领域,OPPO申请公开和授权的专利数量就多达3831件。为实现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OPPO投入了超过200名研发人员,布局了100多项研发专利,从马达、棱镜、模组、算法等各方面不断打磨和验证,最终以100%自定义模组实现这一独创技术。其中长焦模组中的棱镜材质选择和折率考量就历经四个月、数十版方案迭代才得以确立。

oppo支持10倍光学变焦(再一次把相机逼上绝路)(16)

在年11月的OPPO科技展上,OPPO CEO陈明永公开宣布:

OPPO 2019年研发资金投入,将从2018年的4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并在未来逐年加大投入。

如此惊人的研发投入增长,足以看出OPPO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整个行业都将面临重大的技术革新。未来不仅仅是手机,我们将在5G、AI、IoT、云平台等多个领域都会看到OPPO更多的技术和产品形态的创新成果。

预告:根据OPPO官方公布的消息,2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MWC19上,OPPO将正式对外发布“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届时关于该技术的相关技术细节,样张都会正式公开。我们也将会在展会现场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信息。请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