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网络统筹协同工作制度(李磊一网统管数)(1)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图/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孔雪)5月27日,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线上社会,治理有‘数’”主题论坛上,天津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李磊发表主题为“一网统管,数‘治’天津——天津市数字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演讲。李磊介绍,近年来天津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李磊表示,天津建成了“津治通”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用数据“跑腿通路”,逐步探索出“一网支撑、管理‘穿针’、数据‘引线’、基层落地”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真正把治理实效在基层落地,打通城市治理到民情民意的堵点、痛点、盲点。

依托“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网格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和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网格内问题发现与解决的速度,直接体现出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李磊表示,依托“津治通”平台,社区网格员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即通过App上报,利用基层手里这根“针”,撬动职能部门身上那条“线”,街道线上“吹哨”,部门线下“报到”,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

疫情期间,“津治通”平台与“津心办”App实现“两津联动”,开发疫情快报系统,上线“涉疫人员全周期服务管理系统”,同时建设天津市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在全国17个试点省市中率先完成“区域排查风险人员信息库”“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库”“隔离点信息库”的建设和与国家级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数据动态维护、实时更新、实时共享。

李磊介绍,由于在数字战“疫”过程中成效卓著,今年初,天津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地区,以信息化的精度、数据的温度,跑出了战“疫”的加速度,用18天时间控制住了病毒传播。“两津联动”荣获“2020中欧数字化抗疫城市治理类优秀案例”“2020政府信息化卓越成就奖”,“‘两津联动’指尖‘两网合一’赋能城市共治”案例荣获最高奖“2021数字政府卓越成就奖”。

党建引领、数据协同,打造“社会治理一张图”

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最根本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李磊表示,“津治通”平台建立了党建引领功能模块,推出队伍建设、党员报到等多项功能,并与“津心办”政务服务移动端进行联动,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社区管理员发布的社区公告,参与社区活动,上报社会治理事件。

“通过增强党组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自治中来。”李磊说。

“津治通”平台还通过与多部门多业务系统平台的数据互联、业务互通,有效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包括搭建天津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接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化系统、联通市便民服务专线等。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协同治理水平,探索开展民警“警务通”、辅警“警辅通”和网格员“津治通”“三端打通”,建立信息共享渠道。

此外,“津治通”平台还应用新型技术,不断拓展其功能。李磊介绍,平台搭建“慧眼识津”功能模块,通过AI算法计算主动发现路面垃圾、消防通道占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违停等事件,并实时推送至“津治通”事件处置模块进行流转处置,实现智慧小区“无感”治理。

流程再造,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2022年,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确了要以“津心办”平台作为天津移动政务服务的主要提供渠道和总入口,统一对外提供移动政务服务,各部门参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应用管理。

就此,平台制定统一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已建成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将相关服务应用接入“津心办”平台,建设“一件事”线下综合窗口和线上专区,实现线下线上“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审批”“一窗发证”“一口出件”“一件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服务企业和群众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李磊说,而数字社会治理则是这门科学上的时代亮点。天津利用现代“网络+数据”技术,为城市治理赋能聚力,实现城市治理“一张图”,居民企业办事“一端通”,真正做到了“数据通用、基层好用、群众受用”。

编辑/李潇潇

校对/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