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开山之作,为后世诗歌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范式和框架,是历代文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宝库。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诗歌这项艺术的先河,为中国文学发展起了个好头,对后世其他文学题材的出现提供了养分。

从此之外,它还是个实打实的宝库,藏着那些你能脱口而出,却不知道从哪里而来的宝藏句子。

诗经故事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诗经)(1)

1.语言美

小时候读武侠小说,看到美人出场,作者总会来一句:“手如柔夷,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得我们一愣一愣的,显得巨有文化。

台湾作家琼瑶的名字来自《诗经》里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她的作品《在水一方》,光看名字,就有一股含蓄之美,同样也是出自《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电视剧《南方有乔木》是由《诗经》里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中的南有乔木衍化而来的。

除了书名,很多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也喜欢用诗经里的字眼,比如桐华的长篇小说《长相思》里的主人公小夭里的夭字,就是出自《诗经》里的名句:“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华胥引》里柳萋萋的萋萋则出自《诗经:》维叶萋萋。

从古至今,凡读书之人,有感而发时,都会下意识地来一句《诗经》里的名句。

去公园游玩,看到一排柳树露出青葱,不由自主就会想到那句:“昔我来时,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看到发乎情止乎礼的感情时,谁不会念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为什么我们如此频繁地用到它们,并非是我们恋旧,而是它们实在太经典、太传神了。

这些经典句子用词之精准,描摹神态之传神,哪怕历经了几千年的岁月,也从未被超越。

往往我们搜肠刮肚,找到的词句,还不如它们来得精准。

这也是《诗经》直到如今还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诗经故事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诗经)(2)

2.感情美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第四十八回里教香菱学诗时,曾说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论语》第二章第二节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直译下来就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这是对《诗经》的精准概括,也是我们欣赏理解《诗经》的关键要素。

不管是描绘男女之情,还是直抒胸臆,表达爱国之情,抑或描绘普通农人一年的劳作生活,《诗经》都贡献了非常经典了例子。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寥寥数语,就向我们展现了女主的娇俏,男性的活泼和包容。

描摹他们对话的语气和神情,惟妙惟肖,就算放到今天来看,也丝毫不逊色。

除了真实动人的感情,《诗经》里也有很多思想深邃的句子。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表现了内心之忧不被理解的郁闷。

《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寥寥数语,就生动地描述了农人一年的劳作生活和精神面貌,赞一句神来之笔,也不为过。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诗经》里还藏着其他的经典诗句,只有你去亲身挖掘,才能领略其中的滋味。

诗经故事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诗经)(3)

3.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毫无疑问,《诗经》恰是在第三境界里。

里面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款款深情。

也有:“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的婉约明媚

更有:“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的祝寿之语。

上至王孙公子,下至平民百姓,涵盖面之广、语言之精美洗练、意境之深远,感情之至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面也甚少有来者。

诗经故事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诗经)(4)

4.写在后面

语言这门艺术从诞生到现在,从口口相传到著书立言,诞生了无数经典。

但是无论这条文学的长河有多么拥挤,《诗经》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地位,从未动摇。

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摇着木铎,走遍中国各地,采集民间的歌谣,《诗经》里的大部分诗歌,便是由此而来的。

它真情实感地记录了早期先民们的音容笑貌,这份质朴,成就了它的经典,也成为了它难以超越的壁垒。

说一千道一万,也无法尽述《诗经》之美、之广、之高。

唯有你自己去看,方能慢慢体会。

不说了,一起看书去吧!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诗经》井徇全彩名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