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是陈凯歌导演于2015年拍摄的奇幻冒险戏剧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世道混乱,道观无奈之下将功夫最强的弟子何安下撵下山游历的故事。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1)

何安下与师傅

片中何安下是道观中的"学霸",年纪轻轻修成一身武艺。刚下山时自信且运气甚好,拜到西医高手崔道宁门下学习医术,却不料撞到崔道宁的妻子和弟弟道融通奸并杀夫的丑事,他愤怒之下凿船淹死了奸夫淫妇,内心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之后意兴阑珊、颓废度日。

偶然看到赵心川的高超武艺后恢复兴致,却被动卷入彭乾吾杀害赵心川、误食野物中毒等事件中,何安下毒解后奋发图强,拜周西宇门下学猿击术,经历了周西宇战败彭乾吾、周西宇被枪杀、为周西宇报仇等事件后,何安下渐渐修正了价值观,提升了综合实力,最终认知升级,实现了硬核成长。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2)

何安下跟随查老板重回山中修炼

电影虽以"保持初心、明心见性"为主题,却暗含一个人旋风成长的硬核道理。这个道理历久弥新,用在当下职场也不为过,故以剧情为例,悉数详说。

成长第一站:成功并非一元化

剧中何安下、崔道宁都是"一元化成功"的典型例子。

何安下武功高强,是道观里的No.1。初到城里因为在街道上飞檐走壁,还获得了赏钱。之后抢鸡、逗孩子、水上练习"小周天"等,将何安下这个长板展示得淋漓尽致。武艺虽比不上后来的周西宇、查老板等,但跟平常人比起来,已经绰绰有余。

崔道宁的长板是医术。拉双眼皮、割包皮、制药酒等统统不在话下,简直是医学界的全才。挣钱能力也是顶流,养着败家娘们、赌鬼弟弟的情况下,还能在自己壁橱里攒"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3)

崔道宁给女孩做拉双眼皮手术

可这样一个拥有稀缺长板的人,却被老婆弟弟合谋害死了。何安下愤恨之余凿船淹死了崔老师的老婆和弟弟,同时引发了自我的一系列颠覆和思考:

何安下在佛堂跪到晕倒后,关起店门颓废思索。他想不通何为善恶,看不清人生的归途,更不知如何抵达成功。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4)

何安下在道观中忏悔

曾经以为拥有"医学"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他,迟疑了。开始朦朦胧胧意识到:成功,似乎不是只会某一项就够了。

《得到》中讲:成长是一条如'工'字型的路。需要一条顶级长板的同时,还需要将其他短板补齐,才可实现能力跃迁。

成功并非一元化。

崔道宁虽有顶流长板,却缺乏自信、观察力和判断力。

带徒弟何安下回家那夜,恰逢妻子玉珍看戏归来。闲聊过程中发现妻子和弟弟一起看戏,当妻子怼他:"你不去嘛!"时,崔道宁回答:"怕你不自在"。——典型的"娶了漂亮媳妇,感觉自己配不上"的自卑心理;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5)

妻子总是花枝招展地出门买花,口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弟弟道融,崔道宁一点都不怀疑——盲目相信,一点没有疑心和判断力。换成曹操,估计早下令软禁老婆了。

何安下明白了这些道理,至此对医术失去了兴趣,不久后,离开了医馆。

成长第二站:心有定境,并不等于思维固定

剧中彭乾吾、周西宇都是"思维固定"的代表。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6)

周西宇(左)与彭乾吾(右)

彭乾吾坚信太极门掌门之位必须属于彭家,所以父亲刚断气,就发射暗器,意图杀害周西宇;周西宇离开后,彭乾吾继承掌门之位。十几年后,觉察弟子赵心川的武力盖过自己和儿子后,不惜采用卑鄙手段杀害赵心川,保住彭家掌门之位不动摇。

周西宇的思维固定点是——和谐为主,绝对"善良"。年轻时遭受师弟彭乾吾迫害,明明打得过对方,却为了保持和谐不撕破脸,躲到了军队里;之后明明悟到"当初应该留下,教育彭乾吾",却在挨了彭七子枪子儿后选择了缄口。知行不合一,还是没参透。

周西宇临死也不明白,自己一生求和谐,怎么就没有福报?他撑死不闭眼,何安下无奈,只能将他带到了如松长老前。

如松舀起一瓢水泼到了周西宇头上,随手将瓢扔到了地上:"命运就像那瓢一样,触着即转;上天于我们,就是那掷瓢的手。"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7)

临了,总结了句:"心有定境,不住因果。"

周西宇这才明白,人生需要心有定境,思维需要明达变通,随命运而转。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里提到:人的一生要拥有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固定型思维。固定思维者多半认为他人的认可和世俗定义的成功才是成功,但真正的成功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永远保持思维进步"。

彭乾吾被赵心川打败后,佯装亲密地说了一句:"功夫是天下人的。"

周西宇被彭乾吾追杀到家门口,说了一句:"要是我当初愿意留下,也许早把猿击术和师兄一起修成了。"

这两句话或虚伪或后悔,却都有"成长"、"变通"的味道。

只可惜,绝大数人都是知道,却做不到。没有行动,永远活在"以为"里。

成长第三站:明达且变通,才是真正的心有定境

何安下为了给周西宇报仇,找到了戏院唱戏的查老板。

此时他依然活在对人生和成长的疑惑里。

他不明白善和恶的边界,不明白如松一边质问他:"你做的事(杀害崔道宁的老婆和弟弟)到底是行善,还是作恶?"、"(帮有妇之夫怀孕)是慈悲还是淫邪?"一边默许他杀人,给他钥匙,让他去地下私会有妇之夫王香凝;以及在周西宇死后,告诉查老板在戏院里。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8)

何安下拿如松长老给的钥匙,到地下室私会有妇之夫王香凝

直到查老板为周西宇报仇时,说了一句:"沉默,也是一种罪恶。"

何安下才恍惚明白。

当时的世道,善与恶的定义和边界是变通的。有时,杀人、帮助有妇之夫怀孕,也是种善良。

同样的,成功的定义也一直在变化——不因"一元化成功"而自满;思维活络,永远追求进步;内心明达通变,辩证看待所有,才是真正的成功。

大道不易得。

整部剧中,查老板才是真正的大BOSS。

他有崔道宁没有的判断力,张口质问何安下:"你胡说,周西宇没有徒弟。"

有周西宇没有的"打破和谐",铁骨铮铮地站在戏台上,拒绝了为虎作伥的军阀:"今天的戏我是演不成了"。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9)

有彭乾吾没有的无私和大度,他才是"功夫是天下的"这句话的真正实践者,将所学武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何安下。

何安下拜师数人,终于在查老板这里得到了真正的答案。

而之前的人物,崔道宁、彭乾吾、周西宇等都是反例。

可惜,没有这么多如果。

有句俗话叫:"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正是有太多不愿意从内打破的人,于是太多的我们成了红尘中的一粒尘。

结语:明心见性才可心有定境,定境之后才可随缘而转

何安下用尽一生,终于了悟人生。对自己的孩子说:"天地间,道大人也大。把人生悟透,将人世看懂,是学道,必须的一步。"

二十四山入门看什么书(从道士下山学会如何定心定境)(10)

成长也一样。

  1. 硬核成长的根本就是明心见性。即发现自己的真心、见到自己的真心,发现自己最爱做的事。何安下学医半途之后才发现,自己最爱的依然是武术;徘徊数日,最终追随周西宇、查老板等潜心学武。
  2. 明心见性、有所专长后才能心有定境。如查老板一般,无论是戏台唱曲,还是提枪战斗,都不卑不亢,泰然处之。
  3. 心有定境后再精进,才能明达变通、随缘而转。如松长老即是如此。心悟道后,辩证看待所有人事,从容面对所有问题,不疾不徐,随缘而活。

只要我们沿着"何安下"的成长路径走,总有一天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安下之处"。

最后,祝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从内打破、硬核成长。辩证看待红尘中的善恶是非、爱恨情仇,明达且变通,达到真正的心入定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