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宋朝礼仪(修身彭林)(1)

[元]佚名《倪瓒像》

坐和立,或者说谁坐谁立,在今天的人看来,好像并不是一个问题。然而,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却涉及到家庭伦理、社会风尚,乃至个人修养等原则问题。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研究院,就是大家习惯上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实行导师制,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四位学术泰斗担任导师,号称“四大导师”。陈寅恪先生早年留学美、德、法、日等国,精通史学、文学、佛学、边疆史地等,熟悉梵文、巴利文、波斯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八种语言,学富五车,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但是,在陈先生这样有着丰富留学背景的大学者的生命体内,始终流淌着自己的母文化。

有一天,陈寅恪先生的学生到他家看望,陈先生的父亲也在家。这样,在场的人物关系就非常复杂了。按理来说,学生来看望老师,彼此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有主客关系,如此,则应该陈先生以主人身份坐着,学生坐在客位。可是,陈先生的父亲才是这个家庭真正的主人,在主位就坐的应该是他。那么,陈先生的位置又在哪里呢?当时陈先生是这样安排的,他先请父亲坐下,又请学生坐下,自己则站在父亲的椅子旁边。父亲坐着,自己站着,是体现父子之道,子女在父母面前永远是晚辈,不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也不能因为学生来了,就抛开伦常,与父亲平起平坐。而让学生坐着,体现的是待客之道,学生年龄再小,上了门就是客人,应该以礼相待。陈先生这样安排座席,使在场的每个人的身份都得到了体现,成为一段佳话,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学者身上的文化修养与风范。

首先,坐与立代表辈分伦理与尊卑。正式场合下的一般原则是“尊者坐,卑者立”。尊长坐着,晚辈站着。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合影,总是父母坐在正中,子女或者绕膝蹲下,或者站在两侧与后面,只有年龄太小的孩子才由父母抱着。

如果是长辈之间见面,陪同的年轻人应该站着,表示不敢与尊长平起平坐,称为“侍立”。《弟子规》中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作为晚辈,要事事想着长辈,处处把长辈放在心里,长者还在站着,晚辈就不应该先坐下。“长者坐,命乃坐”,即使长者坐下来了,晚辈也不能跟着坐下,那样有与尊长平起平坐之嫌。一定要等长者都坐定了,长者发话让你坐,你才能坐下,这叫“侍坐”。

其次,站立是表示恭敬。大家都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某日与游酢去拜见程颐,恰好程颐在“瞑坐”,就是闭着眼睛休息。《宋史•杨时传》中说“二人遂侍立不去”,大家注意,他们两人没有找个地方玩会儿,或者下盘棋什么的,而是“侍立”,就是像侍奉老师那样,恭恭敬敬地站着,这只有内心有恭敬心的人才会做到。等到程颐醒来,“门外雪深一尺矣”。这正是感动了我们上千年的“程门立雪”的典故。

《礼记》中说:“请益则起。”当老师讲的内容你没听明白,希望老师再讲一遍,这叫“请益”,这时,学生一定要起立,不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叫喊。起立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有的时候我家里来一些学生,我是长辈,我的孩子都比他们年纪大,但是我给他们倒水他们不站起来,有的还架着二郎腿,有的时候拿手指敲敲桌子,好像很有礼貌。当时我的感觉怎么像个跑堂的?至少我站在那里给你倒水,你站起来说,“老师,哟,不敢不敢。”我说,“你安坐安坐”,你再坐下,说明你还懂礼。你现在连这个意识都没有,你尊重老师吗?

不少读者到过北京或者曲阜的孔庙,两个地方都有“下马碑”,上面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是提醒你,这里不是普通的场所,而是万世师表孔子的庙所,你再不下来,就是不尊重孔子。我有一年到曲阜孔庙去,看到有汽车直接开到孔庙里面,不知道车里面坐的是什么人,既然你是来瞻仰孔子庙堂的,应该怀有起码的尊重吧。

关于坐姿,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上身的正直。儒家讲究身体的“正”和内心的“中”要高度一致,认为这是君子内外一致的表现。从医学角度上来讲,这也非常合理。人是脊椎动物,脊椎是一节一节的,保持身体的中正,能够使脊椎成自然垂直的状态,对健康是有益的。如果身体经常弯着,腰椎间盘就会突出,使神经受压迫,时间长了会出毛病。所以,连唱京戏的老生、老旦,但凡坐着唱的时候,身体都很端正。

另外,坐的时候双腿要并拢,不要打开,无论男女都是如此。向两侧呈八字形分开双腿,有点像簸箕的形状,古人称之为“箕踞”,是一种最无礼的坐姿。大家知道,先秦时代还没有我们今天所穿的分档的裤子,人下身所穿的裳,有些像后世的裙子,而且古人不穿内裤。不难想见,在大庭广众之中箕踞而坐有多么不雅。古人厌恶箕坐的例子,文献中有不少。例如,荆轲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反而被人家团团围住,大势已去,《史记》中说他“倚柱而笑”,靠着柱子一屁股坐了下来放声大笑,然后“箕踞以骂”,他自知反正要死,所以不正经地坐着,表示对秦王的不屑。

其次,拜见尊长,一般只能坐椅子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更不要仰面向天坐着。

在坐姿当中还有一个很忌讳的动作,就是翘二郎腿,斜着身子与对方说话。

站相与坐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体要端正,要做到《礼记》中说的“立毋跛”,跛,就是一脚高、一脚低,两边失衡,实在不雅。立要立正。

大概有许多朋友说:“立正,就是抬头、挺胸、收腹、敛臀,双腿并拢,双手找准左右裤线”这是西方人对于立正的理解,他们的侧重点是在人体各个部位的状态。中国人理解的立正与西方人不太一样。中国文化比较强调人体的内外联系,尤其注重内在的状态,把它作为外在状态的依据。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他晚年写的《师友杂忆》一文中说,他早年在江苏的一所学校教书,有一位刘伯能老师非常有特色:

伯能老师操场呼立正,即曰: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遇烈日强风或阵雨,即曰: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

刘伯能老师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精彩!中国文化的高妙之处,于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不太主张过多地去强调外在形态的标准化,因为那是属于“仪”的部分,应该先从内心去立住做人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