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手机它实在是太爱玩了,拉着我们没日没夜地聊天、看新闻、刷视频。尤其是晚上,总不放我们去睡觉。

大脑也很奇怪,一边想着“该睡了该睡了”,一边想着“也许下一条更有趣”。

而手指则完全不听任何人的指挥,自顾自地在屏幕上划上划下。

有时你刷着手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是我在玩它还是它在玩我?

就像海源在段子里说的那样,“最好的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最好的主人可能正在以奴隶的形式为我们服务。”

把你困在智能手机里(困在手机里的我们)(1)

安德斯·汉森对此也有同感。这位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在发现自己每天需要使用三个小时的手机时,感到非常震惊。自那时起,他便开始研究数字化生活对人类到底造成了哪些影响。

在《手机大脑》这本书中,他不仅从脑科学、进化论、心理学等角度剖析了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手机,还给出了一些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戒手机方法。

把你困在智能手机里(困在手机里的我们)(2)

一、每十分钟看一次手机,手机的吸引力在哪儿?

没有新消息提示,也没有特别需要搜索的信息,是什么促使我们一次次拿起手机呢?

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奖赏机制。为了激励我们采取各种有利于生存的行为,每当我们做出此类行为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

对于原始人类来说,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对世界的了解越多,存活下来的概率就越大。因此人类总是渴望知道更多的消息。如今手机中的各大APP正好满足了我们的这个需求。

研究发现,相比于事物本身,对于他们的期待感才是更能刺激大脑奖赏系统的催化剂。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实验中,只要老鼠一翘杠杆,食物就有可能出现,结果每当有食物送上时,老鼠就会更加频繁的撬动杠杆。

如今手机提供给我们的也是这种期待感——比起已经看到的消息而言,下一页也许更加精彩。此时大脑产生的多巴胺就会刺激我们不断地刷新页面。

毕竟每个APP的研发者都深谙一个道理——想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就必须牢牢占据人们的注意力。

把你困在智能手机里(困在手机里的我们)(3)

二、手机带来的无形伤害,你察觉到了吗?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时间进行“高效利用”。现在甚至有了小窗功能,方便你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

然而这种多任务模式对于注意力的损伤是巨大。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沃尔米勒所说,人类是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如果有人说自己可以,那他就是在自欺欺人。

你以为你在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实际上只是让注意力在几个任务中来回穿梭。我们的大脑在切换任务时是需要时间的,会出现“注意力残留现象”。当你切换到一个新的任务时,注意力还停留在上一个任务中。

如果你是一位手机资深用户,可能已经察觉了,手机用得越多注意力下降得越严重。如今想要保持哪怕两分钟的注意力,都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

除了注意力以外,我们的记忆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大脑作为人体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早已进化出了一套独特的节能系统。那些手机、电脑、网络能够帮我们记忆的东西,大脑才不会费神去记呢。

不信的话可以去翻翻看手机里的相册,里面一定有不少你已经不记得的照片。而照片的内容经常是你拍照时为了留存方便日后查看的。

如今我们想要长久的记住某一样东西,似乎变得更难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脑爱偷懒,而手机又帮忙进行了信息储存,更在于糟糕的睡眠。

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如今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人的长期记忆是在睡眠中才能形成的,而且是深度睡眠期间。

手机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困扰。长期使用手机的人,更容易感到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三、是时候减少手机的使用了

全世界各地都有学者正在研究数码生活方式会给人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考虑到每项研究要耗费的时长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如果等研究结果出来再做出改变多半已经来不及。

在已经知道手机会对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的当下,我们就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

安德斯·汉森教授在书中说道:“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运动就是明智之举,甚至可能是最棒的选择。”

已经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可以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同时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你可能会觉得,已经辛苦上一天的班,回家后还要运动实在太难了。等等,你是不是认为运动必须换上运动服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一小时呀?完全不必。

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哪怕只是每天5分钟的简单运动——散步、瑜伽、拉伸都可以,也同样能够起到效果。

除了运动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帮助我们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把你困在智能手机里(困在手机里的我们)(4)

写在最后

如果没猜错的话,你正在用手机在阅读这篇文章。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意识到该学习如何摆脱手机的绑架了?

那还等什么,快点行动起来!

或许,就从翻开这本《手机大脑》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