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

明宣德《御制外戚事鉴》宋代国舅曹佾(即曹国舅)事迹图,明宣德时期彩绘钞本《御制外戚事鉴》。此《御制外戚事鉴》,为明宣宗为训诫外戚恪守臣道,令杨荣从历代正史中摘抄有关外戚的史料。全书共五卷,分为: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两大部分,共收录汉至元外戚传记七十九篇,一人一传。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的明代张路绘《八仙图》,四条屏 153.1cm×102.6cm×4 ,绢本设色 ,款识:平山。鉴藏印:青萍阁珍藏书画之章(朱)。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3)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明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从而,与道教内容有关的器物和织绣用品层出不穷。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4)

明万历 青花开光道教八仙人物葫芦瓶。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5)

首都博物馆藏明代錾花太白人物八角杯明(1368 年-1644 年)高2.9厘米 ,口径7厘米 ,底径4.8厘米 ,重106 克丰台区右安门外东庄万贵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全器以范铸、焊接、錾花等手法制作。盏八方形,敞口折沿,平底。盏心为圆雕太白醉酒。盏外壁錾刻八仙人物,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吕洞宾、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同出一墓的还有盏托,盏可置于托上,为一套器具。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6)

江西省博物馆镶宝嵌玉八仙金钿,明代万历(1573—1620年)。长21、高4.5、厚1.0厘米 重140克。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益宣王孙妃墓出土。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7)

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八仙过海图——指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八仙。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的人。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8)

曹国舅 蓝采和 ,长16.1厘米 宽8.3厘米 厚0.1厘米。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9)

金杯,酒盂,明代,韩湘子、徐神翁、蓝采和、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

明代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墓主人之女是明宪宗宠妃万氏,金器出自宫廷赏赐也很有可能。八仙酒盂的人物安排正好可以与有内府演出本的《争玉版八仙过沧海》杂剧合看,第二折吕洞宾唱一支《滚绣毬》:“曹国舅将笊篱作锦舟,韩湘子把花篮作画舫,见李岳将铁拐在海中轻漾,俺师傅芭蕉扇岂比寻常,徐神翁撇铁笛在碧波,张果老漾葫芦渡海洋,贫道踏宝剑岂为虚诓,蓝彩和脚踏着八扇云阳。”八仙酒盂錾刻的人物与《八仙庆寿》《八仙过海》两部杂剧如此一致,应该不是巧合。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0)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1)

曹国舅手拿笊篱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2)

道教,八仙,曹国舅像,高55.5厘米。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3)

八仙,明代,山西朔州社稷坛遗址出土。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4)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5)

八仙纹盛行于明代,尤以嘉靖、万历两朝为甚。帝王和上层社会倡行道教,八仙纹于是流行,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图样。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出土的青花八仙过海图瓜棱罐(图 13)和海淀区国家气象局院内出土的青花八仙过海图罐(图 14),均于腹部绘“八仙过海”图。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7)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八仙过海图反映持拍板仙人。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8)

明珐华八仙人物罐上的彩拍板仙人、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19)

明成化青花群仙祝寿图罐上的持拍板曹国舅,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0)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1)

明代花钱——《神仙人物十二生肖玄武厌胜钱》。钱币上铸有与道教、佛教相关的人物或咒语。道教表现在铸造有八仙的名字和图案,包括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2)

明代 铜曹国舅立像,高:21厘米 重:1534克。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3)

明代造像--曹国舅。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4)

明 铜漆金曹国舅像。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5)

明代八仙人物曹国舅瓷雕。

大同市博物馆明清八仙造像

宁晋曹氏,史考宁晋曹国舅(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