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1)

题临安邸

林升 〔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本诗选自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注释】(1)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2)邸(dǐ):旅店。(3)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4)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6)直:简直。(7)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释义】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2)

【创作背景】

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作者简介】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3)

林升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温州衡阳(今属苍南县)人。生平事迹亦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诗人。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4)

【谁是No.1】杭州(临安)?or汴州(东京)?

南宋临安

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907~978年)的西府。北宋期间,属于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北宋时,苏轼 (元祐四年,即1089年)等人大兴水利,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5)

美丽的苏堤

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杭州有人口296615。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到咸淳年间(1265-1274),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9个县),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人口也约40万人。

东京汴州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6)

清明上河图

又称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首都,历经9帝、168年。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人口有442940。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7)

【小知识】

北宋四京

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陵寝所在地、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8)

北宋四京

不要以为四京很多了,其实当时的辽国、金国都是五京制。

辽国五京

上京——临潢府(今赤峰市林东镇)

东京——辽阳府(辽宁省辽阳市)

南京——析津府(北京市)

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

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9)

辽国五京

金国五京( 1):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

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

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1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10)

金国五( 1)京

大宋:辽国(金国)=4:5(5 1),数量上就输了。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11)

【小知识】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997年),共分15路,后析为18路,又析为23路。

各路政事,后渐分由帅、漕、宪、仓四司处理。帅即安抚使,掌管军事民政;漕即转运使,掌财政兼监察;宪即提刑按察使,掌司法狱讼;仓即提举常平使,掌义仓救恤。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12)

扬州属于淮南西路

宋代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课本上把“路”解释为类似现代“省”的行政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宋代是没有“扬州路”这个行政单位的(当时的扬州属于“淮南东路”)。历史上的“扬州路”确实存在的,但是在元朝时期设立的。

杭州龙息之地富人区(温故而知新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