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有诗云: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

八月十八观潮节,据说此日“天下第一潮”钱江涌潮最高位有近10米,最快潮速每秒钟十米以上,颇为壮观。所以不少喜欢刺激、爱好观奇的人都会前往观看。

八月十八观潮节,老人提醒,此日“成日遇红沙,出行需谨慎”,是啥意思呢?

1·观潮节来源和形成原因

观潮节并不是通行节日,而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民间节日,日期为每年阴历的八月十八。

此日浙江的钱塘、嘉兴两地江上有大潮,潮来时排山倒海、风急水骤,十分壮观,自古以来都被世人称为“天下奇观”,引不少人前往观看,此日也由此成节。

为什么每年8月18日被称为观潮日(八月十八观潮日)(1)

观潮节源于汉魏时期,到唐宋时已经相当出名,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可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

古代不少文学作品也都曾以此为叹,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就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催。”,板桥先生也写过“云雷风霆为前驱,潮头耸并青山立”的句子。

大文豪苏东坡也在他的《看潮五绝》中叹道: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句中的越山海拔逾千米,却只在潮头浪花中,可见其壮观。

据说当年南宋赵构皇帝在杭州时,半夜睡之梦中突然听到潮声,误认为是敌兵追来,吓得跳下床就要逃跑。下人连忙告诉他不是追兵,而是潮汐来了,皇帝才慢慢安静下来。

钱塘等地大潮奇观的形成,除了地理因素之外,也与月亮的强引力有关。在阴历的月初朔日和月中望日前后,月球的强引力导致潮汐出现。

为什么每年8月18日被称为观潮日(八月十八观潮日)(2)

当海水正对着月亮时,月亮的引力和太阳引力相互作用使海水向外膨胀;而在背对月亮时,海水离心力变大,也会引发海水涨落波动。

这种情况发生在白天叫“潮”,在晚上就叫“汐”。

2·观潮日三特点

一·重土埋金:

观潮节是阴历的八月十八,也就是壬寅年的己酉月,己巳日,到此日的己巳时(上午9:00—11:00),正是三土藏酉金,也就是“重土埋金”。

五行之中己为土,八月十八这天月干是己、日干也是己,再加上时干上的己,就是三土;酉月从白露开始到寒露为止,是仲秋之时,应该是秋金力量正强的时候,但今年的仲秋却很难感受到秋金本该有的凉爽。

为什么每年8月18日被称为观潮日(八月十八观潮日)(3)

观潮节当天更是如此,虽然五行中土能生金,但三土都在天干上,把月份地支中的酉金之气重重压制,而金最怕“重土”埋,就像再奢华的金子,被埋在大土堆里也显不出光彩,只能和土地混在一起。秋金之气显不出来,那这个秋天就只能继续热。

所谓重土埋金,埋的还有金钱,彭祖说“巳不出行,财物伏藏”,用在这天再合适不过,所以说观潮日要谨慎出行,捂紧口袋别乱花钱,以免出现大的损耗。

二·成日遇红沙

八月十八这天本来是十二建星中的成日,成日是黄道日,是“凡事成就,喜凶即可”的好日子,但这天有点不一样,因为它是小耗,还遇红沙。

十二建星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星。酉月建酉,八月初十辛酉日为建日,八月十八日为成日,有“万事可成”之意。

但是,此日又是“酉月遇巳”,是红沙日。红沙口诀中讲“四孟金鸡四仲蛇,四季丑上是红沙”,孟、仲、季指的是一个季节中的第一、二、三个月,现在正是秋季的仲月,仲月蛇(巳日)是红沙。

为什么每年8月18日被称为观潮日(八月十八观潮日)(4)

也有人说红沙就是:“一四七十月碰着酉,三六九腊月遇着丑,二五八冬月逢着巳,犯着红沙必为愁”。这天正是八月逢巳日。

歌中讲“出门犯红沙,必定难还家。”意思是此日要谨慎出行。

再加上明天是巳日,也就是“阳中之阳”重日。重日的意思是好事成双,坏事也成双,遇事多一份,所以凡事谨慎为妙。

八月十八是酉月的巳日,巳为四月夏初炎热,也是夏的标志,为火木分野之地,位于东南,属“四偏位”之一,对面是亥。五行之中亥为水、巳为土,所谓“水来土掩”“以土制水”所以土克水。

生肖中亥为猪,所以说八月十八日“猪不行东南”。

八月十八为观潮节,此日重土埋金,成日遇红沙,要谨慎出行,尽量少花钱,属相为猪者尽量不去东南方,特别是上午的九到十一点之间。#八月十八##观潮##观潮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