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我来说,每天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2个小桶内正在腌渍着的五花肉和猪头肉拿出来翻换1~2次位置了,这是也是制做熏肉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只有腌制入味了,熏出来的肉才够好吃啊。 打开桶盖,扑面而来的是三花酒和花椒八角混合着生肉的味道,确实有点上头啊。为了做好熏肉,只能忍了,我屏住呼吸,把提前清洁过的手伸到桶里面,抓起肉块上下翻动调换位置,完事再盖好盖子。每天都这么重复着。大约4~5天之后,我估摸着这些肉已经腌渍入味了。今天是黄道吉日,适合开火熏肉!我兴冲冲的把烤肉神器和腌制好的肉带到工作场所,因为那里场地比较开阔安全,而且人手比家里多,能够帮我看顾炉子。在抛出一起动手帮我看火,做好后每人2块熏肉的“好处”之后,大家都开心又好奇,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很快就把火升起来了。我严格按照说明书和熏肉指南,在炉子底部放了3块烧着的木碳,然后把潮湿的甘蔗皮捂在木炭上,浓烟马上就出来了。然后把隔断燃料和肉的铁网放上去,这种设计是防止肉块掉到柴火上的。再把肉块用铁钩钩起来挂在熏肉桶的内沿,把上面的锅盖盖上,烟就可以停留在里面,慢慢地熏着肉了。在熏肉桶的外沿,还有一个温度计,能够测量桶内的温度,根据教程,最好的熏肉温度是50度。到下午4~5点的时候,熏肉过程还是出了点状况。甘蔗皮已经熏干水份没有及时更换,再加上在下午加碳的时候有点急于求成多加了点碳,烤出的油脂也滴到了烤干的甘蔗皮上,此时在桶里面应该已经形成了明火,但是因为桶密封得好,所以大家都没有及时发现。当去看温度计时,发现已经有差不多200度了。我打开桶盖,一阵烤肉的焦香味传出来,看样子我要做的熏肉都熟透了,这回熏肉变烤肉了。应该怎么办啊?我决定还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把多余的碳撤出来,重新换上湿的甘蔗皮,继续烟熏,誓要把烤肉重新熏回熏肉。就这样,白天生火熏肉,晚上熄火关炉子休息。一个星期之后,我做的熏肉终于完美收官了。

熏肉的做法袋装(做熏肉的记事二)(1)

准备出炉的熏肉

每个星期六的晚餐,是我娘家例行聚餐的时间,大家都会带自己的一两道拿手菜来一起品尝。这次我“申报参赛”的菜是熏肉炒芥兰粉利。我特意挑选了一块肥瘦相间最均称的五花熏肉拿回去。这道菜当然由我小家庭的首席大厨我先生掌勺。只见他先把整块的熏肉放进锅里水煮,过了会儿,又听他说;“咦,怎么肥肉见水就化了?”我赶紧解释道“我是用新方法做的,先是烤肉,后又重新熏变回熏肉的,当然和传统熏肉有所不同了。别管了,你做就行了。”先生摇摇头,把水煮过的熏肉从锅里取出来,放在凉水中冲洗干净,切成片,再次放到锅里水煮去掉咸味,然后捞出来沥干水份。大火烧锅,放油,蒜米,放熏肉,放抄过水的芥兰,放切成片的粉利,翻炒一气呵成,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熏肉炒芥兰就锅了。

熏肉的做法袋装(做熏肉的记事二)(2)

煮水切好的熏肉,看着是不是很有食欲啊?

开餐了!饭桌上,我双管齐下,先用眼神给众人传达了“我精心泡制的,敢说不好吃肯定挨骂”同时积极给我做的熏肉做宣传:“这种熏肉和传统的熏肉是不同的,味道不一样就对了,不要拿传统的味道来比较。我做的熏肉,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既继承了传统,又发扬了传统,大胆突破创新,所以风味是很独特的,很值得尝试。”在尝过几口后,家人们也很给面子的称赞“不错!”“很好吃!”“味道很独特!”大家不约而同纷纷夹菜给对方,最后还特意留了很多熏肉在碟里,是因为大家一致表示“因为弟弟没来呢,这么好吃的菜一定要留给他吃多点的。”

探索美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满足食欲,动手的过程和求知欲的满足也是很开心的。即使美食不成功,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啊.在求知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满足家人们的口腹之欲,这也是我不断探索尝试新美食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