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图,展示在图中的,是蜀中中后期南中的七个郡。

南中最初有四个郡,分别是永昌郡,益州(建宁)郡,越嶲郡,牂牁郡。

刘备时期,从巴郡分出来一个朱提郡。后来,诸葛亮南征后,把益州郡改为建宁郡,同时又分出了云南郡和兴古郡。

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没有叛乱(蜀国南中叛乱是如何产生的)(1)


刘璋时期,对南中各郡的管理非常弱,到了刘备夺了益州后,才开始对此地进行有效的管理,派了几个太守过去治理。

但是,刘备在刚当上皇帝的时侯,他的更紧急的事情是伐吴。暂时对于南中的管理,还提不到日程上。

后来刘备夷陵兵败,退守在永安白帝城。到了这年的年底,一场大病之后,这就准备着要托孤了。

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没有叛乱(蜀国南中叛乱是如何产生的)(2)


这个时候,听到刘备生病的消息,南中各郡的一些不太老实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最开始有所行动的是益州郡的雍闿。雍闿是当年刘邦手下什邡侯雍齿的后人,在三国时期,是当地的豪族。

之前刘备派了正昂做太守。这让雍闿很是不满。现在看到刘备生病,朝廷中央一团乱忙的时侯,他决心行动。

刚好之前在此做庲降都督的邓方在221年卒于任上。而接任庲降都督的李恢呢,因为之前配合刘备伐吴,把治所还设在了更靠近巴州的平夷县。

要是有庲降都督以及军队在呢,雍闿万不敢动,但现在正是个好机会。

他找人悄悄的杀掉了当时的太守正昂。随即呢,派人去联络东吴。想在东吴讨点赏。

而蜀国这边,听说正昂死了,还以为是当地流民做案呢,马上又派了张裔为益州太守,前去赴任。

张裔到了以后,马上又被雍闿绑了,然后送到了孙权那里。再次向孙权示好。

当时正好刘备去世。蜀国一团乱事,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力去征讨雍闿。

李严为了一连给雍闿写了六封书信,晓喻利害,劝雍闿赶快迷途知反。

雍闿一方面给李严回信说,现在天下三分,我们这些边远山区的人,实在不知道是该奉谁为主啊。另一方面,加紧向吴国示好。

看到雍闿那面有行动,越嶲郡的一个夷人小头领高定,也开始不安分了,他带着一拨人,去把越嶲太守焦璜给杀了。

紧挨着吴国的牂牁郡那边,太守朱褒也生了异心,他虽然是刘备任命的太守,但是他却并不认可蜀汉。于是就在那里积极的准备谋反的事情。

朱褒想谋反的事情,做的并不太隐秘,很快就被人报告到了成都。主政的诸葛亮呢。也来不及去想太多,就派了常房去调查这个事情。

常房到了牂牁郡以后,朱褒表现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妥,但是还是被常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于是先收押其朱褒的主簿拷问,但是连常房自己也没想到的是,最后主簿给打死了。 这下朱褒不干了,他带人去常房。然后倒打一耙,向成都上表,说常房要谋反。

成都的诸葛亮呢,事情太忙,就暂时相信了朱褒的话,竟然把常房的儿子也杀了,把常房的弟弟流放了,以便于安抚朱褒。可最最终也没能安抚成。因为成都方面很快就发现,常房才是真的反了。

就这样,南中共有四个郡,反了三个。

只有西南的最大的永昌郡没反,不过,虽然这个郡没反,但是太守却因为其他的郡反了,人吓跑了。

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没有叛乱(蜀国南中叛乱是如何产生的)(3)

蜀国这个新生的政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政权还能维持多久,考验着小皇帝和诸葛亮的处置能力。

诸葛亮临危不乱,先是和吴国修好,派邓芝前去和吴国结盟,在外交上取得很大的成绩。

接着,在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整训等战役准备工作。

就在诸葛亮准备的时侯,其实在南中,形势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吴国那边呢,先是接到雍闿讨封的书信,紧接着又收到了雍闿绑过来的益州太守张裔,很是高兴。

马上,给雍闿下诏,封了雍闿一个永昌太守。雍闿是在益州谋反,结果接到封赏却是永昌太守。还得自己再去打。雍闿接到这个封号,一种被吴国耍的感觉由然而生。但是没办法,因为自己之前的行为,蜀国这边肯定是回不去了,只能听从吴国的号令,自己还得硬着头皮去永昌了。

吴国的想法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你去搞吧,你搞到了,我白得二个郡,你搞不到,我也没啥损失。

雍闿就想带着人去永昌上任。但是没想走到半路,被永昌郡的守兵给堵在那了。

原来,永昌的太守跑了,但是当时身为永昌功曹的吕凯,还有府丞王伉,两人站了出来,他们组织军队抵抗。

雍闿给永昌下檄文,说自己是永昌太守,要去上任,被这两人直接撕了。

雍闿带人攻击永昌守卫,但是在山路天险之上,根本就是易守难攻。打了三次,也没有前进半分。实在是郁闷之至。

雍闿想进永昌进不去,但是有个意外收获,就是当地的一个土著首领,孟获追随着他,并且还煽动着当地很多的其他部落的人,一起跟着雍闿反抗蜀国

孟获就是一个土著首领,这种土著首领,往往是世袭。但是他管多少人呢,没多少,基本上就是一个或几个村落而已。云南的这种世袭村长在传了好几千年,在前几年的中国好声音里,还有一个唱歌的自称小王子的人出现。其实你要是去当地看,就是村长的儿子而已。

但是在孟获的煽动下,还是有不少当地的部落,也跟着反了。这让蜀汉就比较头疼了。

在225年初,已经具备了南下平叛作战的条件,于是,诸葛亮在成都开始组织这次南征战役。

这些叛军在诸葛亮看来,并不难对付。所以,这次蜀国的很多名将,比如像赵云,魏延,吴懿等都没有参战。

诸葛亮南征的安排是这样的。分三路大军。

东路军:门下督马忠,任命为新的牂牁太守。带着几千人,开进牂牁郡,去灭朱褒,因为朱褒只是自己带着郡里的一些人反。没有当地的土著参与,势力并不大。所以马忠带的人也不多。

中路军:庲降都督李恢,带几千兵从他的驻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沿小路迂回益州郡(今云南澄江)。目的是去占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孟获援高定军的退路。由于需要翻山越岭迂回,兵力大约在2000人左右。

西路军,就是诸葛亮自己亲自率领的大军,军队其实也没多少。顶多1.5万~2万。他的目的就是去越嶲郡,消灭在越嶲叛乱的高定的主力。

诸葛亮的三路大军出发了,传说中的七擒孟获大戏在此上演了。

东路军一路顺利的开进,直接给朱褒以辗压式的打击,没费什么力,就把朱褒带的几千人,消灭了。朱褒被斩。然后马忠就在当地安抚。没有再去和诸葛亮汇合。

重点就是西路军和中路军。

诸葛亮自己带的西路军大军开进越嶲郡。然后停在卑水(四川凉山美姑县)地区集结,等待叛军向卑水地区集中,以便一举消灭之。

高定的主力呢,果然也向此处进发,想和诸葛亮对决。

同时,他还让雍闿以及雍闿的小弟孟获一块前来助阵。

可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雍闿和高定汇合后,结果他们自己内部先发生了内讧。高定部将杀死了雍闓,结果造成孟获军停止了向卑水地区的增援。

于是,诸葛亮抓住机会,果断出击,一举击溃了高定的部队。

高定随后带部队逃到邛都(越嶲郡治所,今四川西昌)准备继续抵抗,又被诸葛亮大军击败,并攻占了邛都。高定带领残部二千人不肯投降继续抵抗,被蜀军最后全部消灭,高定战死。

孟获之前因为雍闿被杀,已经决定不再帮助高定,开始回撤。诸葛亮就命令大军开始追击。

西路军收获胜利的同时,李恢的中路军也到达了指定的地点。

但是李恢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包围。他本来是要去断孟获的后路的,因为此时的孟获已经带着好几千人去支援高定了。他的根据地应该人不多。但李恢没想到的是,他自己带的人也不多,结果到了后发现对方比自己人多的多。

于是李恢假意骗那些人说要归降。李恢说:“官军粮草已尽,已准备撤军回去了。我们中间有的人久离家乡,而今得到机会回来,如果不能回到北方的话,就打算与你们共同谋划大事,所以在此坦诚相告。”

南夷叛军结果还相信了李恢的话,因而对包围的防守有所懈怠。李恢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大败南夷叛军。

直接断了孟获的后路。

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

虽然很多人说,七擒孟获只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在正史《三国志》上并没有,但是我们翻看《三国志注解》《华阳国志》等书的时侯,会发现这些书里确是有记录七纵七禽的,所以说《三国演义》里这么说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到此时,高定已灭,朱褒已灭,雍闿在内讧中死去,孟获归伏。三郡的叛乱就这样平定了。

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没有叛乱(蜀国南中叛乱是如何产生的)(4)

平定以后,诸葛亮把之前的四郡做了重新划分,把原来的益州郡改为建宁郡。

从永昌郡,建宁郡,牂牁郡中,各划出一部分,增设了兴古郡。从永昌郡,建宁郡,越嶲郡三个郡中,各划出一部分,增设了云南郡。

各郡增设太守,以便于分散管理。把永昌郡抗敌有功的吕凯和王伉分别封为云南郡和永昌郡太守,以表障他们的功劳。

因此,从战役规模来看,诸葛亮南征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这也是《三国志》记述简略的原因之一。

虽然南中的主要叛乱已经平定。但是在当时的年代,南中还是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的地区,后来蜀国治理的几十年里,也还是时有叛乱。

比如吕凯,就在封为云南郡太守的时侯,他还未上任,在路上,便被叛乱的散兵杀害。越嶲郡在诸葛亮大军过去在后,龚禄本来是留下来做太守了,结果两个月后,又被新的小股叛乱分子李求承杀害。越嶲郡后来也是长期属于无法管理的地方。直到十几年后。张嶷接任越嶲郡守,才把李求承抓到斩首,重新把越嶲郡纳入蜀国有效管理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