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大家都被锦鲤刷了屏,那你知道为啥都把这种“天选之子”,称为锦鲤,而不是锦鲫、锦鳊?其实,转发的锦鲤与红烧的鲤鱼,都是同一个老祖宗分化来的。从鲤到锦鲤,游了好长一段历史。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1)

黑鲤鱼变成锦鲤,就是简单粗暴的基因突变,体内黑色素失调,其他鲜艳的色素借机上位

鱼的颜色就变成了彩色。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2)

早在我国的唐代,就有相关的记载,丑不拉几的黑鲤鱼中,惊现全身通红的红鲤鱼。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3)

古人又不懂生物,只觉得是大吉之兆,红鲤鱼立马引起了皇室的注意,成功屌丝逆袭,混入御花园吃起了皇粮。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4)

按照正常的经验,宫里喜欢什么,民间都会一窝蜂跑去跟风,当时还流行送礼就送鲤,大约相当于如今送海参鲍鱼大闸蟹。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5)

(假装这个是古代的礼物~)

从古至今,鲤作为中华田园鱼,一直很红很流量,几乎从未被黑过,唯一一次被黑,居然因为鱼鱼都有的鳞。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6)

西晋太康年间,写《搜神记》的干宝,见到两条鲤鱼摔在兵器武库屋上,就神叨叨地表示,这鱼满身鳞片,像甲胄一样,我朝日后必定要起兵祸啊!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7)

日后果然有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于是史书强行盖棺,称之为“鱼孽”。

“武帝太康中,有鲤鱼二见武库屋上。干宝以为武库兵府,鱼有鳞甲,亦兵类也。鱼既极阴,屋上太阳,鱼见屋上,象至阴以兵革之祸干太阳也。至惠帝初,诛杨骏,废太后,矢交馆阁。元康末,贾后谤杀太子,寻亦诛废。十年之间,母后之难再兴,是其应也,自是祸乱构矣。”——《晋书》

到了唐朝,因“鲤”与国姓“李”谐音,李唐皇室为了避讳,规定捕到鲤鱼要马上放回,敢买卖的人要杖责六十,还不准直呼鲤鱼大名,只能唤作“赤鯶(huàn)公”,一时之间,唐朝人民没得鱼吃,此前无人问津的草鱼、鲫鱼大受欢迎。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8)

“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酉阳杂俎》

后来,女真人渔猎起家,对鲤鱼感情深厚,于是金朝也以鲤为祥瑞,流行双鲤鱼纹铜镜。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9)

宋代人则更喜欢把鲤,画在碗底、盆底、砚里,鲤鱼跃龙门的梗,也隐晦地表达在鲤鱼山水纹中。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10)

宋元鲤鱼山水纹双履砚

到了元明清,鲤鱼作为普遍性吉祥物的存在,大家习以为常,没有异议,逢年过节吃条鲤鱼,讨个彩头。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11)

19世纪初,日本新隰县,开始人工培育花色不一样的鲤,开启了好看不好吃的锦鲤之路。21世纪初,转发锦鲤得好运,这种玄学在网络悄然兴起,锦鲤跟水煮鱼再无关系。

一张图教你辨别锦鲤各品种的优劣(不如先看这篇网红)(12)

从鲤到锦鲤,游过了几千年时光,鲤的意义几经变化,但人类对希望的追求,对好运的向往,亘古未变,始终如一。祝愿看到此篇文章的大家

都能锦鲤附体,好运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