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他面带愁容,忧虑地自言自语道:别人家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讲完,叹息的摇了摇头。

他的同学子夏刚好从身边经过,就对司马牛讲了一段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话很有些影响力,出现了几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子夏的话就是说,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富贵也是由天来安排的。一个君子只要认真严谨,行为没有过失,在与人交往中做到恭敬而有礼貌,走到哪里都会有兄弟朋友,君子之人是不应该忧虑这些的啊。

君子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敬而无失恭而有礼)(1)

子夏是天命信仰者,认为人的生死富贵由天决定,但显然他又不是完全的宿命论者,因为“敬而无失,恭而有礼”都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他同时相信后天行为的积极作用。

态度上认真,这讲的是做事;行为上无过失,这谈的是做人。做好了这两方面,一个人虽然已很不错,如果想赢得朋友的认同,还需要对人恭敬有礼貌,如此大家就会争着和你做朋友。

有次与朋友聊天,说起礼节颇有感慨,我们国家虽以礼仪之邦相称,时至今日懂礼的人却不多,做到知礼行礼的人就更少了。外在的礼节,表现在态度和行为的得体上,对人谦虚恭敬,言谈举止有礼有节,就是对人最好的尊重。

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彼此的尊重之上,这是基础;能否走远,取决于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可称为价值观。子夏对司马牛说的这一段话,就包含了交朋友两方面的要素。

君子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敬而无失恭而有礼)(2)

​由此想到了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能够与你越走远近的人,也许并不是你的亲人、同事,而是那些有着相同三观的人。虽然相隔千里,由于灵魂的默契,总能打破空间的距离,而拥抱彼此。

在我们这个移动互联时代,三观往往比血缘的吸引力还要强大持久,一个人面对家人、身边的熟人,空间距离很近,可由于思想不同,认知不同,价值观的分歧,而心的距离却很远。有的人远在天边,通过一根网线却相谈甚欢,引起强烈的共鸣,这在当下并不少见。

君子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敬而无失恭而有礼)(3)

人有没有天命呢,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天命是存在的,对于没有信教的人来说,可能不存在。但不论存在与否,人要认可一个事实:价值观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没有相同的价值观,即便再亲近的人,终将渐行渐远。

人不该担心没有朋友,该担心的是有没有一个普世的价值观。价值观透露了一个人的素养、智慧和对生命的基本认知。有了普世的价值信条,一个人就可以融入文明的群体之中,所到之处,见到的都是温暖有爱的文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反之,一个人若是自私愚昧的野蛮人,兄弟朋友再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是即可悲又可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