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规》图15和剪跨比的个人理解

张利军

《抗规》图15是第6.2.9条的条文说明,用图示说明框架柱和墙肢的剪跨比计算方法。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1)

直观起见,将该弯矩图增加一些标注如下: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2)

可以看出,原图对一、二、四层的剪跨比均有示意,唯独对三层没有任何标注。有人说三层的剪跨比一目了然,就是h3/d,无需标注。笔者略有不同看法。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只提及框架柱。

一、与剪跨比相关的几个概念

1. 两种剪跨比:

一是验算构件抗剪承载力时的剪跨比。由验算截面的弯矩和剪力求得,每个验算截面对应一个剪跨比,可以说有无数个剪跨比。剪跨比越大,抗剪承载力越低。在剪跨比大于3以后,抗剪承载力不再受剪跨比影响。

二是确定框架柱抗震措施时的剪跨比,用来判断框架柱的变形特征,进而判断延性性能: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3)

该剪跨比由柱端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剪跨比越小,柱端剪切变形越显著,延性越差,所以抗震措施要求越严。

这两种剪跨比的区别在于,前者由验算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计算,每个验算截面有一个剪跨比;后者由柱端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计算,每层只有一个剪跨比。同层柱剪力不变,如果不是柱端截面而认定为柱端截面,弯矩取值偏小造成剪跨比变小,进而认为结构延性不好了,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2. 如何确定框架柱的“层”、进而确定柱的上下端,应以柱的约束条件和变形特征来确定,而不是由建筑师确定。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不能想当然地将建筑的自然楼层当做框架柱的“层”,把建筑楼层的上下端,想当然地作为框架柱的上下端。

3. 荷载-效应曲线总是连续的。任何前提条件的微小变化,不应导致计算指标的急剧变化。

二、框架柱剪跨比的计算

《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为: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4)

可见,计算剪跨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定“柱端或墙端截面”,楼面梁的弱连接能不能算作框架柱的“层”的分界点?以下图为例: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5)

左图为悬臂柱,柱顶作用一个集中力,剪跨比很明确,等于h/d(d为柱宽)。

现将柱分为三段,用来模拟三层。每层各施加一个微小的弯矩M1、M2、M3,则柱弯矩图变为上右图,与《抗规》图15的1~3层相似。尽管该弯矩图多了几个转折,出现了反弯点C点,但变化甚微。与左图相比,剪跨比也应是微小变化。弯矩图中三段斜线对应的剪跨高度,以三层弯矩图的延长线对应的h3b(绿箭头所示)最接近左图的剪跨高度h。由此推论:右图剪跨比应等于h3b/d。

若将建筑楼层当做框架柱的层,则3层框架柱的剪跨高度为h3a(蓝箭头所示),约为h3b的四分之一,差别太大,显然是不对的。

三、框支柱的“层”和剪跨比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柱和框支梁截面均较大,但框支部分的普通楼面梁小得多,对框支柱约束很弱。框支柱弯矩示意如下图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6)

左图是挑空部位,整个框支部分为通高一层,柱只有一个反弯点A,剪跨比很明确,等于h1/d。

右图是楼层部位,尽管楼面梁与柱刚接,但因楼面梁比框支柱弱小得多,并未改变框支柱的总体受力状态,仅在框支柱的弯矩图中引起一点小小的波澜,故剪跨比不应比左图发生剧烈变化。但是,若将建筑楼层的上下端作为框支柱的上下端,以二层为例,剪跨高度为h2,剪跨比仅为左图的1/2.6,这个变化显然是太剧烈了。原因是人为地将框支柱分为三层,想当然地定义了柱的上下端。实际上对于框支柱来说,二层柱的上端与三层柱的下端位于同一弯矩区,仅是弯矩的大小略有变化而已。整个框支柱只有一个反弯点,所以只有一层,应将框支层作为整体来考虑。这也就是《高规》附录E.0.3把框支层作为整体,验算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的原因吧! E.0.3结合E.0.2对自然层刚度比的验算,可以理解为是包络设计。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7)

经程序试算,左图的剪跨比是6.26。在左图基础上,按右图所示增设两层楼面梁,截面尺寸很小,并将楼面荷载均定义为0。经计算比较,无论梁端是刚接还是铰接,一二层框支柱剪跨比均为1.93,仅为左图的1/3。可见,程序是按建筑楼层来认定柱的上下端的。

从方便和偏于安全考虑,右图剪跨高度取为首层弯矩延长线与柱中心线交点的高度,即右图中h1是合适的,所以框支柱的剪跨比等于h1/d,与建筑楼层无关。

四、图15的改进

综上所述,应按反弯点划分柱子的“层”。一个反弯点对应一层,上图有三个建筑楼层,但柱子只有一个反弯点,所以柱子只有一层,下端嵌固部位是柱的下端,上端与框支梁刚接是柱的上端。

同理,图15中H1 H2 H3为框架柱的一层。将柱下端弯矩图延长,与柱中心线的交点作为零弯矩点,剪跨比等于h1/d,这就是高度H1 H2 H3的框架柱的剪跨比。原图中h2没有实际意义,可删去。

除箍筋全高加密的情况外,柱上下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应按(H1 H2 H3)/6确定,而不是按自然层的H1/6或H2/6、 H3/6确定。

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抗规剪跨比)(8)

五、总结

1. 框架柱应以梁柱节点上下的柱端弯矩是否变号来划分“层”,不应将建筑楼层默认为柱的“层”。只有楼层上下柱端弯矩反号的楼层,才能作为框架柱分层的分界点。

2. 框架柱的剪跨比貌似与内力有关,实际上取决于反弯点位置,而反弯点取决于梁柱刚度的相对强弱。所以,可以用剪跨比衡量结构的变形特征和延性性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剪跨比是结构的自身特性。

3. 由前文可知,我们可能把短柱的认定扩大化了,多数情况是偏于安全的,但要注意“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的取值。

4. 出现短柱,从规范要求来说是不宜,不是不应或不得;从工程实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轴压比的要求,越是高层建筑,出现短柱的可能性越大。

5. 要避免同楼层局部出现短柱,如局部夹层、错层造成的短柱,因为地震作用是水涨船高的,无论如何加强,集中在少数短柱上都是难以承受的。全层都是短柱是允许的,采取抗震措施即可。

6. 短柱抗震措施主要有以下这些项:

(1)控制剪压比;

(2)控制轴压比;对于极短柱,要专门研究,采取特殊构造;

(3)控制纵筋配筋率;

(4)采用复合箍筋,全高加密,并控制体积配箍率;

(5)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减小柱截面尺寸。

(6)采用框剪结构,不用纯框架结构;

(7)局部夹层或较矮楼层采用梁柱铰接。

文章来源:土木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