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5月份,一块被命名为A-76的巨大冰川与南极大陆间出现了大裂缝,随后它正式脱离南极成为了一块独立的冰山。A-76的纵面积达到了4320多平方公里,有整整两个伦敦市那么大。在今年的10月底,A-76的主体部分已经到达德雷克海峡,等待它的只有慢慢融化的命运。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1)

南北极冰川融化正在加速

近几十年来两极冰川融化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普通人可能看不冰川的消失,但一定感受到了气候的极端变化,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天气让人印象深刻,这次高温天气并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就连南北两极也难逃变成“火炉”的命运。炎热的天气让两极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几乎已经成为定局,那么届时我国哪些地区的情况最糟糕呢?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2)

最近几年“温室效应”、“碳排放”、“冰川消融”等于词语遍布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很多商品的广告上面也会出现很多跟低碳环保有关的宣传。当事情开始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就说明它确确实实的已经近在眼前了。在人类刚开始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气候会不会变暖,南极冰川会不会融化。而在近些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多次警告,海平面的上升正在不断加快,未来的的陆地气候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3)

世界上90%以上的冰川都位于南北两极,其中南极占绝大部分。这些冰川中不仅储存着巨量的淡水,还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川全部融化,带来的结果将会是海平面飙升。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已经从2.5毫米每年涨到了3.9毫米每年。这种变化人类并不能直观地感受出来,但反映到气候就很容易理解了,毕竟不是每年下夏天的气温都能达到40度。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4)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气温就已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升温趋势,到了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1度左右。在北极圈内,气温上升的幅度是4度,要远超于内陆的升温速度。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再过一段时间南北两极的冰川必定会大量融化。在南极有一座被称为“末日冰山”的思韦茨冰川,它是南极最大的冰川之一。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5)

2020年的一次科考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思韦茨冰川的下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融化空洞,宽度在300米左右。思韦茨冰川每年会融化出500亿吨水,如果它发生崩塌或沉入海中,每年产生的液态水量还会大幅增加,并最终加速海平面的上升。如果它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65厘米。如果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52米。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6)

海平面上升后哪些地区会沉入水中

海平面上升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消失。马尔代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但它的平均海拔只有1米左右,这里被海水淹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荷兰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它有1/4土地海波都在1米以下,荷兰的鹿特丹海拔甚至只有负6.7米。如果没有拦海大坝,这些地区现在就有可能泡在海水里。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7)

冰川融化与气温升高会进入恶性循环,那么当海平面不断上升,我国哪些地区的情况会变得糟糕呢?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8)

根据我国海平面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海平面正在以平均每年3.4毫米的速度上升。那么当海平面上升3米,辽宁、山东、天津以及江苏、广州等地区会出现小部分的海水淹没区域,曾经的海边房可能会变成“海中房”。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9)

当海平面上升10米,我国地势最低的东南沿海地区会受灾严重。天津是我国平均海拔最低的城市,这里的东部最低海拔只有3.8米,如果海平面上升10米,天津大部分地区会被直接淹没。南京平均海拔只有8.9米,平时这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却没有能力阻挡上升的海平面。广州的情况更加严重,这里的平均海拔只有不到7米。上海的平均海拔全国倒数第二,只有4.5米如果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这些沿海城市无疑会是最早遭殃的。我国海岸线长达18400公里,几乎不可能通过人为手段来阻止海水的灌入。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10)

当海平面上升至30米,整个东南沿海会变成一座座小岛,只有海拔较高的山区会露在外面,大量的平原被直接吞没。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沿海等省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海拔在30米以下,我国的各大粮仓再也无法种植粮食,鱼类将更多的登上人们的餐桌。

南极冰下发现未知生物(南极末日冰川异常)(11)

当海平面上升至50米以上,我国的第二阶梯会成为新的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全部沦陷,曾经的山区房会变成海景房,一座座大山会变成海中的孤岛,一些地区就算没有被水淹没,也会经常巨浪滔天,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

在自然面前人类太过渺小,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我们确实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