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性高尚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而善良的天性往往又会感染他(她)身边的人,将善良传递下去。

看了一期《寻情记》里一位继父的故事,让人感动不已。

01特殊的9口之家

63岁的李享知是湖南郴州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哥聋哑残疾,一直未成家,生活全靠李享知负担。

28年前,李享知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临终前她拉着李享知的手,叮嘱李享知一定要把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养大成人。

几年后的一天,李享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个女人相遇了,从此改变了三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因此给晚年的李享知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心结。

这个叫李水英的女人就是李享知后来的妻子,在见到李享知时刚刚离婚,她的前夫是个嗜赌成性还家暴的男人,忍受不了前夫的李水英终于鼓足了勇气从前一段婚姻当中逃离出来。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1)

李水英通过聊天了解了李享知家里的情况,她见这个男人长得不错,品性又好,回去后就自己托人上门去提亲,要嫁给李享知。

刚嫁给李享知时,李水英带着年仅5岁的小女儿,可是不久后的一天,李享知下地干活走到家门口,就看到妻子带着另外两个女儿站在门外迎接他。

见到李享知,李水英赶忙叫女儿们喊李享知“爸爸”。

原来,李水英孩子的爷爷知道前儿媳改嫁了,就以没法抚养孩子为由把留在前夫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送还给了李水英。

李享知听着两个女孩喃喃地喊着“爸爸”,看看两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再看看妻子渴望她收留孩子的眼神,心一下子就软了,最终他点头留下了这两个才七八岁大的女孩。

就这样,李享知带着两儿一女,李水英带着三个女儿,连同李享知残疾的大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9口之家。

三个继女的到来,让这个贫困的家庭负担更重了。

因为家里住不下,李享知自己的三个孩子晚上只好跑到同村的外婆家里去睡觉。

那时,李享知在低矮残破的红砖房里,每天煮饭都要用一口大锅,盛饭时孩子们还需要排队,六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三个读初中,三个读小学,八十年代,六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需要6000元钱,这就相当于李享知家一年的总收入。

为了能让一家人吃饱饭,让孩子们读上书,李享知承包了12亩地。那时候又没有机械化,李享知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去干活,干到晚上9点多才能收工,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忙碌。

尽管这样,因为劳动力不足,加上要供孩子们读书和给老婆看病,一家人直到2002年才能吃上大米饭,之前因为贫困,一家人一直都以红薯饭充饥。

家里的日子虽然穷,李享知没有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回家。

02将三个继女都培养成材,老父亲觉得愧对亲生儿女

李享知是个老牌的高中生,1975年高中毕业,曾在村子里担任过村主任、乡镇人大代表,他一直都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很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2)

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李享知在家里定下了一个家规,孩子只要好好读书,上到初二就不用再干农活,只要能考上高中,就不用再参加家里的任何劳动,安心读书就可以了。

在李享知的支持和鼓励下,三个继女读书都非常刻苦,均被评为省、市、县的三好学生。

2004年,继女中的老大李小玲考上了湘潭大学,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2010年她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听从了父亲的安排,报考了当地的公务员,如今在郴州北湖政府工作。

对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李小玲很感谢父亲,她直言,没有父亲的鼓励和支持,她肯定不能上大学,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工作和生活。

李小玲坦言,那时候在村子里,重视读书的家庭非常少,那时候她有个同学,读书非常好,家境也比他们家好很多,读完初中父母就不让读了,更别说她还是一个女孩子,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很多人都不要让继父在她们身上花钱了,可是继父还是坚持让她们考大学。

2005年,最小的女儿李小玉考取了武汉大学外语系,2010年她考取了美国林肯大学学前教育硕士研究生,如今Facebook的高级工程师,老二李冬冬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南岳阳的某高校任教。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3)

李享知的三个亲生的儿女都只有初中毕业,如今大女儿李海英在嘉禾做小生意,两个儿子都在广州做快递生意,虽然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也都事业有成,但是因为两家孩子的文化差异太大,在李享知的心里就埋下了一个难以打开的心结。

由于李水英患有风湿病二十多年,如今已经行动不便坐起了轮椅,近10年来为了治病方便,李水英一直住在郴州的大女儿那里,而李享知退休后依然选择在村委会继续工作。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李享知总会掏出前妻的照片,默默地跟去世的妻子说着一些没有办法和别人言说的心结。

他对着妻子的照片自言自语道:“你走了以后,我又结婚了,她带了三个女儿过来。她的三个孩子我都给培养成大学生了,为了她的三个孩子,我分散了精力,就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咱们的孩子,孩子们都没有读太多书。”

自从年纪大了以后,李享知总是觉得很愧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他觉得如果当年没有再婚,不是要供三个继女读书,那么自己这个知道读书重要的人一定会把精力用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即便孩子们学习不好,也会花钱给孩子们买一个文凭,那么孩子们现在在生活上也不会吃很多的苦。

03老父亲的心结

那么李享知的亲生儿女们会不会怨恨他这个父亲呢?

李享知的大女儿李海英初中毕业就跟着村上的人到县城去做生意,如今已经结婚成家,有了三个孩子,也是李享知三个子女中离父亲最近的一个。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4)

大女儿李海英

每个周末,李海英都要给父亲打电话,问问爸爸有没有时间,要么爸爸去她家里要么她就回老家去看望父亲。

李海英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也曾怨过父亲,为什么找老婆要找带着那么多小孩的女人,给家里造成那么大的经济负担,吃饭都吃不饱,可是后来想想,父亲是那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自己不能支持父亲的选择呢?

小时候的李海英也曾问过父亲,培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们读书值得吗?李享知告诉女儿说:“值得,不管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只要是能读书的孩子,都要鼓励。”

那时候李海英就明白,父亲对外人都可以那么好,更何况是和自己有婚约的女人的女儿们呢。

因为是6个孩子当中的老大,李海英从小在家里就是干活最多的那个孩子,懂事的她很希望自己能为父亲分担一些负担。

可是吃饭的时候,她总是紧着小的先吃,等到弟弟妹妹吃完,菜都被夹完了,年幼的弟弟妹妹们都不知道给姐姐留一点。

六个年纪相仿的孩子都是长身体的阶段,那个时候他们偶尔的争执都是为了谁的碗里多了一块肉,可是那个时候的苦如今再回忆起来却变成了最美好的记忆。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5)

李海英说:“那个时候大家都相亲相爱的,一起读书,一起做事,一起吃饭,其实那个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光。”

对于父亲,李海生说,她是最爱爸爸的,因为爸爸同时给了她父爱和母爱,而且她觉得爸爸现在也很心疼她,她觉得爸爸很伟大,有这样的父亲她很骄傲。

得知父亲的心结,李海英哭了。

她说她和弟弟们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从来没有因此怨恨过父亲,她知道父亲是因为看到他们现在工作很累,总是认为他们是没有读到书才造成的,但是其实他们的条件也不是很差。

但是她觉得读书也是需要天分的,确实是继母带来的三个妹妹读书的天分更高一些。

父亲从来没有对他们袒露过心结就像他们也从来没有怨恨过父亲一样,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彼此关心着对方。

曾经的一家9口人如见散落在天南地北,为了各自的生活而奔波着,但是李享知夫妻是他们最大的牵挂。父母牵挂孩子,孩子们也体谅父亲,他们总是给父亲买好了东西邮寄给过去,换季的衣服,鞋子甚至是床上用品。

李享知的大儿子在老家花60多万,给父亲盖了一栋二层小楼房,她的亲生儿女通情达理,继女们聪明懂事,曾经那个特殊的9口特殊之家如今在村里却羡煞旁人。

当记者把大女儿的话转达给李享知时,老人如释重负,他说他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弥补对子女们的亏欠。

04后记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总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出类拔萃,可是十根手指伸出来也不是一样的长短,只要他们生活上衣食无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20多年来,李享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撑起了9口重组之家,将三个继女培养成了名校研究生,2013年李享知获评首届郴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其家庭也获得了湖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李享知的事情先后被《央视新闻》、《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也荣登“湖南好人榜”。

李享知的继女李小玲说:“我们也晓得,当年我们的介入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哥哥姐姐的生活。”

当记者告诉她,大姐说,读书还是要天分的,你们读书也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李小玲说:“读书上爸爸确实没有偏心,但是如果当年没有我们,他们至少吃得要比那个时候好很多。”

广西哥哥为同父异母的妹妹治病(山沟里飞出金凤凰)(6)

她说,她们三姐妹永远都不会忘记父亲的好。

李享知说,其实当年他对三个女儿的未来早有规划,因为大女儿简单踏实,适合干公务员,留在母亲身边也好有个照应,所以他才让她去考公务员,另一个女儿活泼开朗适合从事教育工作,而李小玉是省三好学生,思想觉悟高,适合考军校。

现在两个女儿都是按照他的规划有了好的工作,只有远在美国的女儿让他不放心。

他说每次看女儿的照片都觉得女儿很憔悴,肯定是在外边压力太大了,隔这么远,家里人也帮不上忙。

李小玲安慰爸爸说:“这和她的工作有关,写代码经常熬夜,压力也大一些。她生活得还是挺好的。”

就在这时,李享知收到了大女儿李海英给他发来的信息,大女儿在心里把心里话都说给父亲听,听到女儿理解的话语,李享知终于放下了心结。

如今孩子们一个个都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老两口在家里成了放风筝的人,为了和儿女们时刻保持联系,李享知告诉记者,他将和老伴一起学电脑以便和儿女们视频。

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大家庭,从贫苦到富足,老父亲李享知付出了很多心血。虽然他也曾因为对读书充满希望,培养了三个优秀的继女,很怕孩子们会说他偏心。其实孩子们也都继承了他的善良和大度,更让李享知夫妻欣慰的是,六个孩子现在相处融洽。

爱和善良在这个家庭中得到传承也感染着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