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四大名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坊间有云:“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四大名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甚至可以说:“年少不读四大名著,自称少年也是枉然!”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文化读物增多,可视化的媒介增多,青少年要想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下四大名著,比起以前的人们难度可谓增大了不少。

尤其是四大名著错综复杂的情节,眼花缭乱的(历史)事件,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更是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在阅读快餐文化(爽感)的流行下,要让大家辩证性地阅读四大名著,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枯燥难耐!

有鉴于此,我认为在这样的独特的历史条件下,与其毫无目的地去阅读四大名著,倒不如我们先轻轻地跳出四大名著,从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关系线入手,只有理顺了四本名著的人物关系,基本就搞清了(西游记是典型)各大事件的走向,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这样对于我们下一步更加深入地阅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第一部,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揭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下面我们马上上图。

看懂四大名著的人物关系(从人物关系线入手)(1)

三国演义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刘备、曹操、孙权还有汉献帝刘协四人,那些著名人物譬如说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陆逊、夏侯惇、许褚、荀彧、袁绍、刘表、吕布等等,不是这四人的将臣兄弟就是这四人的家人诸侯等等。

总之,《三国演义》出现的所有著名人物跟这四人都是沾亲带故的,这样一看,是不是猛地觉得《三国演义》的人物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磅礴难明,很好理顺了?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史书式的悲剧,绝对是可歌可泣的佳作,值得一再回味!

第二部,西游记。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的开篇词可谓颇具禅理。

天地仁而覆载百姓,万物生皆由善而来。斯人当以感天地之仁,待万物以善。要悟彻天造地化之机、修持大道之功,还是从这部西游中遇到各种灾难的破解中来寻求答案吧。

《西游记》讲究因果报应,劝人守命待时,与人向善,鼓励人们要修成正果。

马上上图。

看懂四大名著的人物关系(从人物关系线入手)(2)

西游记

《西游记》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孙悟空,但是故事的主线人物却是唐僧唐三藏。

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埋下伏笔,唐三藏师徒四人取西经作为明线。唐僧从长安开始,一路向西,经五行山救下孙行者,蛇盘山鹰愁涧收玉龙三太子,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悟净,一路降妖伏魔,最后到达西天灵山雷音寺,取了西经返回长安。

图中揭示了一路上所谓的妖魔鬼怪,除了极少数是没有来头外,其他绝大部分都是有后台的,不是来自这个老君菩萨,就是来自于那个天尊元圣,任你孙悟空本领再高强,再好战,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看清楚了大形势的孙行者,最后也是乖乖地妥协了,与其说是成了正果,倒不如是被正式收编了!

《西游记》的人物关系其实并不复杂,看了这个图,弄懂了妖怪背后的利害关系,基本上这部书就已经明了了大半了,至于作者的意图和揭示的道佛两教之间的利益斗争,看得明白就看,看不明白也不影响我们领略这部名著的风采。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里面唯一一部算是喜剧结尾的小说,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可谓老少咸宜,无论是纯粹读书还是搬上荧屏大银幕,都能够很好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西游记,始于慈悲,终于觉悟。

第三部: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水浒传》的开篇词苍凉辽远,江湖味十分浓厚,既不失《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大气,也蕴了《红梦楼》卷首诗的辛酸,《西游记》起首诗作引子的功能也达到了,就是被今天的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帝王江山国家兴亡的武侠小说“拿来”也很贴切!

下面马上上图。

看懂四大名著的人物关系(从人物关系线入手)(3)

水浒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人物是武松、鲁智深、林冲、宋江、李逵、高俅这六人,尤其是高俅,相信从小喜欢看足球,一生骂国足的人肯定知道这个人物,恨铁不成钢啊!

哦,不要误会,不是说高俅的足球技术不行,恰恰相反,高俅的踢球水平是我国的技术巅峰,是始祖,从他开始,足球水平就没落了。

好了,这是题外话,就《水浒传》的本身,高俅无疑就是一个大反派,梁山好汉最终的悲剧下场跟他脱不了关系。当然,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了林冲一生的悲剧,更加没有了108个梁山好汉的短暂而精彩的人生!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的悲剧故事之一,我很不愿意多说,因为实在是气难平啊!

《三国演义》的悲剧,更多的在于天时,在于竞争对手的智商在线,但是《水浒传》的悲剧更多的来自于内部,来自于自身的不争气!

108个好汉(晁盖不算,他是独特例外跳出了这108个范畴的),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尽在这个图了,大家理顺了也就基本读懂了《水浒传》的大半了,愿意的话继续去看原著,不愿意的话其实不看原著也不会损失太多!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统统放下吧,包括你手中的酒杯,来听取我“新声曲度”!

第四部,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又作《石头记》,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但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红楼梦》。

下面马上上图。

看懂四大名著的人物关系(从人物关系线入手)(4)

红楼梦

同为四大名著,《红楼梦》于文学价值而言,居于四大名著之首,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作为男主角的贾宝玉,除了跟两大女主角薛宝钗、林黛玉藕断丝连外,他与四大家族薛贾史王的女士们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如果只是为了简单地过一过《红楼梦》,不求甚解,那么,这个人物关系图能够理顺了,其实可以说是从表面上读懂了《红楼梦》了!

真的!

其实《红楼梦》能够被后世的人开发出一个专门研究“红学”的机构,这部书的文学价值和复杂程度可见一斑了!

我认为,四大名著固然要读,但是不一定需要钻牛角尖,阅读的时候能够领会作者的意图,能够领悟出作品的一些内涵,并且能够适时地添加上自己的见解心得,纵然没法从根本上本质上去深研去鼓捣出什么,其实,都已经足够了,也达到了普通人读名著的目的了!

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四大名著我浅浅地粗鄙地分析了一番,惭愧,惭愧。

结尾借引一代伟人的名句以飨各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