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冷笑话梗(现代版黑话)(1)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但凡三四十岁的中年男都会知道这句话的来处,出自《林海雪原》中匪首座山雕手下与杨子荣对的黑话,这句黑话已成为经典台词传了几十年,大家熟悉的黑话还有诸如“风紧,扯呼!”等。

黑话,又叫切口,字典里对于它的介绍大概起源于唐朝,起初是生意往来时的隐语,后来因为非法贸易的兴起逐渐发展,再后来演变为江湖武人的用语,发展到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指事为特征隐语。

这种语言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使用并且意会其中含义的只能是圈子中的人,通过这种语言迅速筛分出是否是自己圈内人,它的排外特征极其显著。

但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黑话”也开始潮来潮往了,同事中一个小兄弟一天穿了一件新买的中长外套对着我说:“老哥,你看我穿这件衣服是不是很拉风?”

我头一次听说拉风这个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看出我一脸的狐疑,换了个表述:“你觉得我飒不飒?”

我仍是不明就里。

他长长的“哦”了一声说:“我忘了,你这个年龄的人都OUT了。”

OUT我知道,过时了呗,“你以后在哥哥面前说人话,这种黑话只有土匪才用。”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拉风”有“酷、时尚、出色、前卫、性感……”等意思,可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表情、心情等,或有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气质。用一个简单的字眼来代替所有的词汇,而且“拉风”这个词说出来本身就是如此的拉风。“飒”的意思是厉害,拉风,酷的意思。

最强冷笑话梗(现代版黑话)(2)

我在报社工作,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年轻人多,每年总是有大量的新面孔进来,跟着这些年轻人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的心态也会比实际年龄要轻,但也有一个情况,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总让自己有一种不跟趟的感觉,自己才四十多岁,本应该是到了“不惑”的年纪,但困惑却多了很多,难道真的这么快就OUT了?

当然,用“黑话”实际上就是一种借喻,这些被我等听上去有些陌生有些不明就里的话实际上就是“潮言潮语”,它的降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特征:

一种属于直接将日语、英语、台湾方言等词汇音译来嵌入到要表达的句子中,如,“拍拖”(约会)、“买单”(结账)等;

一种是将英文或其他国家的词汇的音译直接取来嵌入到句子中的,例如一些很吸引少男少女的打闹节目的主持人动不动说的“怀神”(fashion音译,是时尚,流行的意思),“纳尼?”(日语“什么”的意思 看日本动画片里面的人物对白经常出现,对问题有疑惑或对事物感到惊奇时就会出现发音“纳尼!”的日语。);

一种是英文的缩略字母组成的,比如DIY、CBD等;

还有一种最符合“黑话”的定义,就是不方便直接表白便用隐晦的隐喻表现,比如形容一个人扭曲,说“这个人真麻花”等,当然,这里还有大量骂人的粗口,就不列举了,反正你懂得!

还有一些词我不注释你也别去找度娘打问,看你知道几个?“何弃疗”、“我伙呆”、“人干事”、“不明觉厉”、“十动然拒”、“喜大普奔”、“说闹觉余”、“累觉不爱”、“火钳刘明”、“细思恐极”、“不约而同”....这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真的有交流障碍了?

这些由正规名称网络热词生成的“黑话”的造词意义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义,但至少有一个要素是具备了,就是追求的一种时尚,洋气的概念,从直接引用外来语言的直译的环节甚至不乏还有炫耀的成分,其实这种文化心理在中国的现代文学的旗帜人物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就曾表现过,他用上海方言形容这种表述形式为“洋泾浜语”。

最强冷笑话梗(现代版黑话)(3)

当一次我给一位同事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为戏剧化的故事结局而惊讶,直接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实际上,当时办公室只有我和她,我再次环视了四周,还是没见到其他身影,便问:“你的小伙伴呢?”她愣了一下,哈哈大笑:“哦,赵哥,我忘了你的年轮了?”

我当时感到一阵羞愧,不为别的,只因为我这个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人竟然听不懂自己的母语了。

潮言潮语是时代的产物,这当然正常,但语言的最基础的功能是交流的需要,当两个具有同样的国籍、同样的文化背景的同胞在一起竟然会产生语言的理解障碍,总是一件怪异的事。

作者:赵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