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观打醮的由来

《红楼》第二十九回,贾府大部人物集体出场,都去了清虚观打醮。清虚观打平安醮是贾元春的主意,这在第二十八回有铺垫: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显然,这就是一次平平常常的祈福消灾活动,所谓的“打醮”,是指旧时因病或因丧事延请僧、道诵经,总之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消灾免难,在于祈求上苍的赐福与庇佑。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1)

(清虚观打醮)

但,就是这次平平常常的祈福消灾活动现场,却成了“木石前盟”组与“金玉良缘”两组势力正面交锋的现场。

贾母的绸缪与被迫的宝钗

但这次很平常的打醮,最终被贾母动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活动,规模大到啥程度呢?

“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后面还在闹着上不了车,“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也就是说,从贾府到清虚观,路上排满了贾府的人,显然规模宏大。但这并不算完——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2)

(宏大的打醮场面)

凤姐本来打算拉着宝钗、宝玉、黛玉去看戏,但宝钗不同意去:

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

但贾母不同意!她先是安慰了凤姐让她安心去看戏,又下了命令,让宝钗必须去,甚至还强调让宝钗拉着薛姨妈也去:

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钗只得答应着。

宝钗答应了并不算完,贾母又专门打发了人去请薛姨妈,并且顺路告诉了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总之,贾母的意思,人要全,级别要够高,场面要正式。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3)

(薛姨妈和宝钗)

可是,为什么呢,贾母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呢?这很可疑。

张道士提亲的梗

打醮现场,来了突发事件。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准备,荣国府国公的替身、被“先皇御口亲呼的‘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的张道士突然就跳出来向贾母给宝玉提亲: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4)

(提亲的张道士)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这很可疑,宝玉婚事这样重大的事情,没有人的授意,他如何敢开口(以他的级别,如无安排,他是断不会这样做的)你看,他说的这个女方条件简直就是宝钗:十五岁,模样、门第家当,简直一模一样。就差一点是这个张道士没有明说了。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5)

(宝钗)

贾母的态度呢,她拒绝的很巧妙: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罢。你可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先是借了和尚的名义挡了提亲,这个理由很合适,无可辩驳。但她又说让张道士可以继续打听,只要模样好,穷也不怕。“模样好,穷也不怕,不过是给几个钱”,这是什么?这是纳妾的条件。她的言下之意,宝玉正妻的位置,她心中早已有了人选——就是“模样性格好”的黛玉,这时,黛玉年岁太小,未到“及笄”之年。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6)

(贾母和黛玉)

这个态度,贾母是要传递给在座的人的。主要是谁呢?当然是宝钗一家子,还有所有的“金玉良缘”的支持者。试想,贾母正面拒绝之后,谁还能再提宝钗嫁给宝玉的事呢!

至此,贾母一定要宝钗及薛姨妈来清虚观打醮的原因弄清楚了。她要开“记者招待会”,有关人等,你们要来听啊!

但问题又来了,贾母为什么迫不及待要这样做呢?

贵妃元春的端午赏赐

打醮是初一的事,之前也是因为元春的话,才有了这次打醮,随同打醮的旨意下发的,还有贵妃的端午赏赐:

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这个端午节赏物,影响很大,黛玉、宝玉自不用说,他们自然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宝钗和薛姨妈先摆开不提(宝钗可能并不完全乐意,那是后话,薛姨妈却极有可能退而求其次的支持,选秀显然已经不成,那么,让女儿成为宝玉之妻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7)

(元春)

“金玉良缘”初露端倪,作为“木石前盟”的坚定支持者,贾母必须要反击,于是,打醮时,张道士出来说亲了,贾母正式拒绝了。

归根到底,张道士是经过安排的,他提亲并不突兀,而是经过授意的,主导者,当然是贾母,也就是说,张道士是贾母的人。

尾声

清虚观打醮,是“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一次正面交锋。

但事情并没有完,张道士又拿了一堆法器上来,法器里偏偏有个金麒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有这个金器),而这个金麒麟又被贾母故意提起(有机会,她当然会抓住),她自然记得史湘云有一个,但她还是故意问了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她要敲打”金玉党“,别跟我再说“金玉良缘”的话,如果要说”金玉良缘“,我家的云儿早就有金麒麟在那儿放着呢,要论”金玉“,史湘云排队该在前面呢,宝钗且靠后吧。

清虚观打醮道士提亲宝玉生气(清虚观打醮木石前盟)(8)

(看金麒麟的贾母)

甚至到这回的后面,贾母又特别强调了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送给宝玉和黛玉。别人不懂,贾母自然知道这句老话的含意。

(【跟着布丁读红楼】之31,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