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和金玉良姻是《红楼梦》读者绕不开的话题,其实《红楼梦》原文并没有宝黛姻缘或者宝黛爱情一说,而是木石前盟。借以说明宝黛钗三人的情爱关系。最终金玉良姻修成正果,木石前盟劳燕分飞,那么,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除了情感指向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隐喻?当然有,曹雪芹怎么可能放过这么重要的线索。下面通过原文的线索,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下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

曹雪芹真是大师嘛(曹雪芹真是大师)(1)

【一】

细数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的支持者,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木石前盟背后站着的是贾母、贾政。贾母支持宝黛姻缘无可厚非,她是林黛玉的外祖母有私心,但除了私心外,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林黛玉出身远比薛宝钗优!林家世代书香是金字招牌,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社会关系远胜薛家。

贾政支持木石前盟看似模糊,实则很清晰。林如海举荐贾雨村直接联系的贾政,妹夫舅哥关系不错。贾政对贾雨村青睐有加,贾雨村进士出身读书人至关重要。第十七回,贾政对后来更名为潇湘馆的林黛玉住处大加赞赏,认为在这里月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暗示对林黛玉的满意。而他主动与李家联姻,迎娶李纨,更代表他选择儿媳妇的标准。

金玉良姻背后支持者是贾元春、王夫人、薛姨妈甚至是王家。贾元春对弟弟贾宝玉一腔热爱,她认定贾宝玉并非读书科举之才,选择做富家翁更好。她对父亲贾政包办儿女婚姻,借联姻达到光宗耀祖的行为不赞同。她支持金玉良姻是从为贾宝玉后半生富贵的角度考虑,出于私心。剩下王夫人、薛姨妈等王家人有一个特点,包括王熙凤都是不读书的。王家人对名利的追逐在四大家族中最热衷。他们屡屡通过联姻赚取利益最大化,子女教育最差。而薛家男主人死了,当家人是王家女儿薛姨妈,薛家属于王家的影子。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支持者的分歧,说白了就是选择书香的清贵还是名利的财富。

曹雪芹真是大师嘛(曹雪芹真是大师)(2)

【二】

四大家族都是富贵人家。但富和贵有本质区别。四家都富,但要说贵,史家强于贾家强于薛家强于王家。史家尚书令本就是文人家族,贾家和薛家子女教育有着明显的转型,都从大富之家,往读书清贵方面转变。

第二回冷子兴评价贾家说“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揭开贾家转型的证据。贾家头两代都是军功,到第三代弃武从文,兴儿说他们家爷们儿除了贾宝玉,每一个都是“十年寒窗”,也是实话。这种转型代表贾家的态度,宁可丧失到手的富,也要寻求林如海家那种世代书香门第。

转型必然带来痛苦,失去实权必然导致收入减少,所以贾家“内囊”尽上来也就说的通了。贾家第三代集体弃武从文,掌握了两代的京营节度使拱手让给王子腾,在军队扎根几十年的经营也基本切断。贾敬、贾赦都是文人袭将军职,不可能在军方有所建树,文化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文不成武不就,吃老本后一败涂地。

曹雪芹真是大师嘛(曹雪芹真是大师)(3)

【三】

贾家如果继续扎根武功,还会财源滚滚不可能败落。弃武从文本就是放弃“金玉”,重视“木石”的行为。

何为金玉?金银黄白之物,高官厚禄象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家本就是金玉之家。贾家当家人认为富贵名利不能传承恒久。“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贾家不想三世而终,追求恒久传承,就放弃了“金玉”,将京营节度使交给了王家。这就回到了开头说的王家人为何不好教育子女,皆因他们代替贾家成为“金玉”的代表,追求起名利来。

何为木石?诗书翰墨都是“木石”属性,文房四宝也是“木石”属性。贾家积极与书香门第林家和国子监祭酒李家联姻,是他们对“木石”的追求。这一步贾家转变的并不好,以至于内部分歧,分裂。典型的是贾赦并不认可贾政教育子女读书科举的目的。

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的对立,本就代表贾家内部的分歧,是追求富贵不过三世?还是书香世家福泽绵延子孙?这是隐藏在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背后的深层意思。

曹雪芹真是大师嘛(曹雪芹真是大师)(4)

【四】

俗话说“金玉炫一时,诗书万代传!”贾家放弃手中名利所属的“金玉”,追求书香传承的“木石”,将金玉交接给王家,王家短期确实因此蒸蒸日上。可长期来看呢?《红楼梦》最后四大家族全部抄家了事,王家只会更惨,他们子孙不学无术,王熙凤哥哥更是“狠舅”,这种人在抄家后基本一败涂地。反观贾家,尽管当初转型失败,还是留下了星星之火。贾兰最终靠科举中兴贾家,薪火相传。这就是书香世家的韧性。

林黛玉是木,贾宝玉是石,他们的结合代表了文化传承,书香传家。

薛宝钗是金,贾宝玉是玉,他们的结合代表了名利传承,财富传家。

看似最终金玉良姻胜出,可薛宝钗无儿无女富贵三世而斩。本来能代表木石的贾宝玉遭金玉腐蚀一败涂地。反倒躲在茅屋竹篱后的贾兰,借贾宝玉成功吸引了“金玉”注意,厚积薄发令贾家有了再一次崛起的机会,最终还是木石胜利!曹雪芹如此深思熟虑,不愧文字大师!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