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仔TOLK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1)

GIF

喝擂茶,是常德前河人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不吃中午饭,就会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 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2)

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 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每个人面前放上一只小碗,碗中放上一团“脚子”。“脚子”以半调羹为宜。“脚子”调入碗中后,再用煨壶冲下一碗老开水。壶要提得高,水要冲得快,让水在碗里冲成漩窝,使“脚子”在洲转的水中自然冲匀。壶停水住,随着碗里冒出的氤氲热气,飘散出一股股特有的香气。擂茶必须趁热而喝,最好是开水刚刚冲下,热气来不及散开的时候喝上一口这时顿觉心胸开郎,肝脾舒适,肚里留下一股消散不尽的香气。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3)

然后再细品慢咽,辣辣的,咸咸的,涩涩的,渐渐尝出其中的滋味。等到一碗擂茶落肚,您已是筋骨舒适,神情悠然了。 擂茶由来已久,据传起于东汉。那时候,朝廷有一位被封为伏波将军的名将马援,晚年奉命进击武陵壶头山,路过乌头村(即桃花源一带)。时值盛夏,想不到瘟疫流行,将士病倒了数百人,马援自己也染上了瘟疫。他只得下令在山边的石洞屯兵,派士兵去寻医问药。这里的一位老婆婆见马援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非常感动,便自愿献出了祖传秘方: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成桨,然后冲上沸水,让士兵每日当茶饮用。染病的服此汤后,病情大减,慢慢就好了;健康的服用此汤后,也避免了瘟疫的传染。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4)

这种传说有的涉及到刘备,有的涉及到诸葛亮、张飞,但更多的却是提到马援。刘备和诸葛亮到没到过乌头村,无可稽考;张飞取武陵虽到过乌头村,但没留下瘟病流行的记载,唯有马援一说可见于历史的记载。这里也有马石(室)、伏波洞、马王庙、马王溪等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山水名称可作佐证。但无论是谁,反正擂茶的来源已久。

擂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由于“脚子”是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后来,人们在擂茶中放上芝麻、盐,以增加其色、香、味,渐渐,擂茶便远近闻名了。 擂茶分清水擂茶和糊糊擂茶,清水擂茶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至于糊糊擂茶,即是将米粉放入冷水中化开,用铁锅在文米上熬成糊状,再加入“脚子”,拌匀后稍煮便成。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5)

无论清水擂茶还是糊糊擂茶,其功用一样,它能疏肝理肠,祛瘟避疫。如今在喝擂茶的同时桌子上还要加上好些食品,像油炸黄豆、花生、包壳、粑粑、罐菜、糕点等,这些东西统称为“压桌”。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6)

擂茶,制作简便,清香可口,且因配料不同,分别具有解渴、清凉、消暑、充饥等效用。经济而又实惠。

制作方法:制作擂茶时,一般是把茶叶擂成碎末,加入各种配料,再以开水冲熟即成。

1.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当茶叶用的品种特多。除采用老茶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的山梨叶、大青叶(不分季节)、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采后将叶子煮熟,发酵,然后洗净,晒干,以备随时取用。

2.用时,一般先将茶叶浸透洗净、捣碎,放进擂钵内,用擂杵擂融,加入各种配料,如油、盐及其他,开水冲入便成。此只当作一般饮料。

客家擂茶怎么吃(擂茶记忆里的味道)(7)

3.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

4.所用配料,因用途而异。若当药用,除加入一些青草药外,一般用一些花生米、绿豆、黄豆及其他豆子。若招待客人,需加入米粉条、地瓜粉条、豆子、花生米、杂豆等。不论哪种食用,都要加一些葱、蒜、韭菜等香料。

擂茶的功效

1、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若当*,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之用,可*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2、擂茶的*功能颇多, 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润肺健胃等功效。清热*,通经理肺。一般人均可用来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