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宝兵对菩提树有一种莫名的神往后来菩提树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梦中的菩提树亭亭玉立,华盖如伞,四周一片祥和,人们居住在它的周围安康幸福那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没有争权夺利,人们自在地看云卷云舒,度春去秋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菩提树的梦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菩提树的梦想(梦中的菩提树)

菩提树的梦想

作者:姜宝兵

对菩提树有一种莫名的神往。后来菩提树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梦中的菩提树亭亭玉立,华盖如伞,四周一片祥和,人们居住在它的周围安康幸福。那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没有争权夺利,人们自在地看云卷云舒,度春去秋来。

传说在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当初还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的年青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为了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有一次他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终于获得大彻大悟,修炼成佛陀。“菩提”一词为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得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

菩提树在我国也有深远的影响。唐朝初年,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后回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对师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论道的对话流传甚广,也使菩提树名声大振。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得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这世界上最伟大和最为圣洁的盛事,是生命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而喧哗,纯洁的心灵在这片土地上,感悟,成长,开花,结果。心灵本无尘埃,如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禅语,从睁开欲望的眼睛,到开始面对心灵的贪婪,我们的心灵世界,染上了世俗的尘埃,在追逐贪欲的旅途上,在红尘滚滚的繁华世界里,迷失了心灵原本应该保持的纯洁,无休止的索取与贪欲,让世人忘却了心灵本无尘,却被尘埃遮盖的事实。

人生苦痛的根源来自欲望,纯洁的心灵何来苦痛?就连活佛仓央嘉措,都在虚无的世界和红尘依恋的情感中,希望能找到平衡点,因而发出“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慨叹,这种尘世牵绊,就是活佛都难取舍,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心中虽然做不到“菩提本无树”的境界,至少,每日清扫心灵的角落,虽然做不到一尘不染,但是窗明几净也算是修行到心中“无尘无物”的境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面对繁华世界的诱惑,多少人能保持这样淡然的心境?

不要纠结于心灵深处的那份尘埃,既然“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索性放下心中的惶惑,坦然面对金钱名利和人世间的苦痛欢乐,能够做到坦然面对,正确取舍,远比那些不择手段的攫取,更值得称颂。

一个人的夜晚,听歌曲《菩提树》,心好似随着晚风穿越云端,飞过高山,最终走入林间,那里有清泉潺潺,有山花怒放,那里还有一棵庄严神圣的菩提树。闭上眼睛,坐在菩提树下,听树叶的声音,每一片树叶都会说话,微风吹过,它们沙沙,沙沙,悄悄的,轻轻的,说着只有它们自己才能听懂的故事。在这样一刻,自己的思想是如此的清澈透明。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现实,它严酷。经历了这个夏季的痛苦与浮躁,在我累了,倦了,疲惫不堪的时候,在这样的夜晚,静静地聆听,这淡淡的,如风铃般的音乐倾洒一地,很简单,很美,却带给我内心祥和、宁静、清凉。仿佛一场人与音乐,人与自然之间灵魂的对话。一遍遍的反复听,这才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原来都有这样一棵菩提树,都有一片别人无法走近的净土。在这里,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远离喧嚣,远离尘世,任心灵自由飞翔。

寂静的黑夜里传来《菩提树》那悠扬的旋律,久久回绕在脑海,歌词也是我所喜欢的:

我家门前枯井边有一棵菩提树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刻下甜蜜诗句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流连

今天象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夜中行走闭上了我的眼睛

好象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又许多年

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找寻平安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又许多年

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找寻平安。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剑梅楼主的博客已经发表400多篇文章,成为风云博主;在《禹城市报》《禹城文萃》《德州日报》《大众日报》《鲁北文学》《山东绿化》《文苑》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从饮食变化看社会变迁》获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征文一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