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海滩上,有230多头鲸鱼搁浅,大量黑色发亮的领航鲸搁浅在一片绵长的海滩上,有人替部分领航鲸盖上毯子,用桶子为它们浇海水,以协助其维持生存。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1)

目前,已经有200头搁浅鲸鱼死亡,鲸鱼集体搁浅的原因至今仍是谜团,这些搁浅的鲸似乎是健康无恙的,没有外伤,也没有常见的疾病征兆。

鲸鱼为什么会搁浅

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去看鲸类搁浅事件发生的地图,会发现有些显著的“死亡地带”,比如欧洲的北海沿岸、还有就是这次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鲸鱼经常发生搁浅事故,在2年前,大约470头长鳍领航鲸曾在塔斯马尼亚的另一个海滩搁浅,当时救援队共救出108头鲸鱼,这是澳大利亚史上最大规模鲸群搁浅事件。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2)

所以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和鲸鱼的声呐有关,鲸类是依靠声呐来定位导航的,声学专家发现很多搁浅高发地带有着类似的海洋声学特征,比如坡度极缓的海滩,这种情况下声波在海面和沙滩底之间来回反射,使得鲸类难以确定水深。

还有科学家认为,是军用声呐惊扰了鲸鱼,它们快速向水面逃窜的时候出现减压病,引起搁浅死亡。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则汇总了1920-2002年间的639例事件,发现了一个11-13年的波动周期,这与太阳活动的周期很接近。太阳活动周期引起的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风向、海温、洋流的变动,比如洋流的变动转移了鲸鱼的传统食物来源。为此,它们将去其他海域寻找食物来源,此时如果它们的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它们可能会挨饿,这可能会导致它们冒更大的风险,去更靠近海岸的地方,最后搁浅。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3)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为了救助同类。有些社会性较强的鲸(比如领航鲸)可能会不愿意丢下已经搁浅的个别成员,最终导致整个鲸群的大规模搁浅。

鲸鱼搁浅非常难救援,像大型鲸类搁浅都是极难救助的,这在世界上已形成共识。因为它太大了,庞大的身躯难以有效移动,甚至贸然接近,都可能对人造成危险。全世界有过很多救助搁浅大型鲸鱼的行为,但是成功的很少。

那小型鲸类呢?小型鲸豚胆子小,很容易受有应激反应,严重的甚至是死亡。2021年11月10日,一头东亚江豚误入内河,在杭州余杭南苕溪徘徊多天遗憾的是在将江豚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江豚因为害怕产生了严重应激反应最终死亡。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4)

鲸鱼或产生鲸爆

当然,这些都仅仅是猜测,200头鲸鱼死亡,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因为可能产生鲸爆。非正常搁浅后,我们要知道,鲸鱼不仅体型大,而且食量也很大。鲸鱼死后,胃肠道一般会残留较多的食物,胃肠道食物和鲸鱼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在细菌降解过程中会腐烂,这样就会产生大量气体,不过,鲸鱼的皮肤和脂肪非常坚韧,鲸鱼的巨大喉囊也能承受很大的压力(鲸鱼的喉囊会膨胀,这是为了充盈海水和把海水逼出以滤食食物),这也让鲸鱼体内可以承载巨量的气体,另外,鲸鱼体型越大,内部组织与器官腐败的速度越快,体内积聚的气体和压力也就越多——所有能量都在寻找宣泄出口,

所以,整个鲸鱼的尸体会逐渐膨胀变大,变得像一个充满了气体的大气球一样。这些气体一旦超过皮肤的承受范围,再加上尸体受到阳光的暴晒,表皮温度升高,极易将其体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引爆,这就是鲸爆。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5)

碰到搁浅海滩的鲸尸,一般人应该怎么办?要么就地掩埋,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是200头鲸鱼就地掩埋,可能性不太高。如果都行不通,那就只有让鲸尸自然腐烂。 不过,鲸尸的臭味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难闻的气味之一。

所以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移走鲸尸,担任这颇具挑战性,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引发鲸爆。

鲸爆多恐怖?2004年,中国台湾台南海滩一头抹香鲸搁浅,它身长大约17米,体重超过50吨,这种“型号”在号称“海中巨兽”的抹香鲸中,也绝对算是佼佼者了。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6)

当地想把这头鲸鱼用去科研,所以相关单位采用了平板卡车、3辆起重机及50多位工作人员,耗时13小时才成功把抹香鲸装运上车。

抹香鲸尸体在运输途中突然爆炸,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无数脂肪块与几公升的血从鲸鱼体内爆出,腐败物喷涌横飞,有腿那样粗的肠子,血肉横飞的尸块,散落在府城的角角落落,散发骇人的恶臭。马路和附近店家、甚至停在路边的车辆,全部被染成腥红色,空气中弥漫着难以忍受的臭味。这样的臭味持续了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依然无法完全消除掉。

这个恐怖事件很快传播开来,因为全世界都没有鲸鱼在市区爆炸的先例。这头爆炸的抹香鲸仍然按计划被运往了成功大学。60名科学家花费了10天时间才将它解剖完成。

澳洲座头鲸死亡(澳洲200头搁浅鲸鱼死亡)(7)

所以鲸爆的威力是非常恐怖的,澳大利亚如何处理这些搁浅死亡的鲸鱼,可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