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第七天,整整一个星期了,对外面竟然充满了向往。世界那么大,好想出去看看。。

说起出门,现在最想的事情就是骑着自行车围着大泊头转一圈,以解多日在家的烦闷了。还想坐坐外出也没坐过的火车了。为什么出门喜欢坐火车,因为它稳当,不会晕车。仅此而已!

京沪铁路线上,有一座小站,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他就是隶属北京铁路局沧州车务段管辖的泊头站。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1)

泊头在1911年通车时即设有车站,称泊镇站。站址在泊头市胜利东路,现称泊头站。现为二等站。

1908年,清政府与英国、德国签订贷款协议,修建津浦铁路。整条路分为南北两段,全长1009公里,设85个车站。现在,津浦铁路这个名字已经不用了,原来的路变成了京沪铁路的主体部分。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2)

他被称为百年老站,名副其实。从地图上看,从沧州到德州,泊镇是偏西的一个大弯,为什么会舍直取弯呢?还是与运河有关,天津和德州的铁路段都在运河沿线。原因自然是运河沿线地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有利于运营。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3)

车站建在一个很高的土台上,跟候车室二楼持平。站房为传统德式马尾坨架结构,分上下两层,南边是南候车室。站房外表色彩丰富,用红砖红瓦取代传统的青砖灰瓦,外墙面局部涂以明快的黄色。这座日耳曼风格的建筑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德式老火车站之一。候车室宽,面积不到150平方米。南墙是几个售票点,东墙挂着列车时刻表,西墙是一排窗户。窗外是一个高高的陡坡。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4)

从土站台往西是一条坡道,长度约为现在车站广场的1/3。坡道两旁种着柏树。再往下,斜坡就很陡了。再往南是一个更大的水塔。

土台的东边是检票口,露天的。站台上有几棵大槐树,现在还有。是老站台的参照物。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5)

车站东面是货场,火车在这里装卸货物。从站台到到达站场有七条车道。当时泊镇的货运很火。

车站周围本没有村庄。有了火车站,这一带就有了居民和商家。大坡道南北两侧的空地上有小餐馆、茶馆等。到了60年代,国营宾馆酒店占据了广场的主要位置。北面是长途汽车站。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6)

上世纪70年代,泊镇站有一次改造。挖走了大坡道,修成台阶,于是车站前的广场就扩大了。80年代再次改建,原来的土站台全部建成候车室,位置就是原来的全站。站前广场进一步扩大,候车室两侧新建了一些附属设施。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7)

自从有了铁路,泊镇成为了“水旱码头”。虽然减少了当地经济对运河的依赖,但铁路的开通也促进了水运的扩大。算是相得益彰吧。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人的担当(京沪线上百年老站)(8)

2011年,是津浦铁路北段通车100周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工具的更新和换代,高铁,动车的诞生,潜移默化的淘汰了诸多的二三等车站,让他们成为了只负责货运的中转站。泊头站作为京沪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将继续为旅客提供着优质的客运服务!

回望百年,泊头站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经受住了1938年、1960年两次特大洪水的侵蚀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波的破坏,今天它依旧傲然挺立。成为铁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东部第一条交通大动脉的发展。见证了泊头的经济,人文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