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版本的八段锦有很多,

道家十二段锦全套分段教程(解密道家版八段锦)(1)

道家八段锦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多种流派和练法,而坐功八段锦融汇了坐盘、吐纳、运气、导引、按摩等内功秘法和医学手法,道家丹士多习练,用以辅助内家静功的修行。

八段锦的源流有一说是来自八仙中的钟离权,也就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全真道尊称他为“正阳祖师”。

据传,唐代吕洞宾,钟吕内丹派大师,也是八仙之一,曾将钟离权所传八段锦刻画于终南山石壁之上,使之得以流传。

在宋代的时候,道家八段锦开始出现站功,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坐练法。

说说道家的流派:

道家八段锦以武当派功法最多,流传最广,境界最高。

再者呢有昆仑两仪八段锦、青城养生八段锦、丹房修真八段锦、秘传洗髓八段锦、武当太乙八段锦、武当玄武八段锦、武当纯阳八段锦、道家钟离八段锦、道家隐真八段锦等。

1、道家八段锦特点:

刚柔相济,舒展筋肌,活动骨节,气血流通,肢体轻松灵便

对骨质增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更是亚健康者锻炼的最佳功法之一。

2、功法要领:

动作配合呼吸,愈慢愈好,凡开胸时吸,收胸时呼,停时存气。

根据动作需要,引出与导入,以意领气,以气帅血,气随血走,血随气行,意到气到,百脉皆通,久则纯熟,自然身轻体健,百病不生,可谓养生第一法。

3、十二段锦之核心要领

慢动十二段锦,呼吸吐纳导引。

心意领气配动作,意出气尽式成。

起身扩胸吸气,落身收胸气定。

左右随转呼吸从,经络气血皆通。

4、武当十二段锦口诀及注释:

[一、两手拖天理三焦]

叩手反掌向上托,极力拔节骨间活;

眼观手背吸引气,闭气转动左右啄;

落臂画弧如抱球,吸清呼浊起沉疴。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引气行臂出劳宫,曲膝下蹲马步同;

左右变换眼看手,一伸一缩似拉弓;

收腿抱球呼浊气,吸气填海力量增。

[三 调理脾胃须单举 ]

展臂扩胸兼深吸,右手撑天左撑地;

起下落上眼看手,起右落左眼右视;

落臂画弧如抱球,配合呼吸是功基。

[四 五劳七伤向后瞧]

气下昆仑归海底,展臀扩胸掌朝天;

平视远望转后瞧,二遍向下作变换;

三遍垂掌臂伸直,抱球还原亦同前。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展臂扩胸手按膝,扑步伏身摇头尾;

左右转侧眼望天,一腿伸直一腿曲;

起身收腿如抱球,深吸深呼去热疾。

[六、前后七点百病消]

展臂扩胸掌后翻,正立劳宫观腰眼;

凸胸仰面头下垂,起身前俯腰下弯;

前后七遍去百疾,收式叠手气归元。

[七、攒拳恕目增气力]

展臂收掌成马步,努目闭气慢冲拳;

收势还原填补气,下势马步猛擞拳;

起身展臀如抱球,引气归田作还原。

[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掌心煨腿腰下弯,百会朝地臀朝天;

弯下呼气起身吸,双手攀足气呼完;

手煨内侧随身起,气入涌泉归丹田。

[九、采光引气注丹田]

展臂扩胸掌朝天,手托日月向上端;

日月合明照昆仑,手背相对掌插天;

点足拔节手外旋,采光引气降丹田。

[十、海底捞针分两边]

虚步托掌身前弯,起身展臂身后颠;

起落划弧手抄地,左边作了换右边;

俯呼起吸后颠闭,收腿正立作还原。

[十一、起落闪臂练耳目]

展臀扩胸掌朝天,右转左手搭右肩;

下蹲左转出左足,左拦右推眼看前;

起身上步换右腿,右拦左推作变换。

[十二、弓步轻云上九天]

展臂扩胸掌朝天,反掌向后对腰眼;

虚步变弓脚扒地,蹬腿拉筋身不弯;

虚势换步足外旋,不出脚跟出脚尖。

道家十二段锦全套分段教程(解密道家版八段锦)(2)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据传,早在唐朝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练八段绵,寿达109岁。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攒拳怒目增力气,

两手攀足固肾腰,

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意守的重点部位介绍如下:

预备式——意守丹田,宁静心神,调整呼吸,端正身型。

双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畅,两掌上托气从关元提至天突,两掌下落气从天突降至关元。

左右开弓似射雕——开弓劲达脊背,意至食指商阳。

调理脾胃须单举——意想丹田,伸拉两胁,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五劳七伤往后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后瞧转动颈部大椎,展肩劲达脊背,蹲身气沉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摇头放松大椎,摆尾转动尾闾,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涌泉。

双手攀足固肾腰——摩运膀胱经,畅通任督二脉,意念守在命门,气息沉至丹田。

攒拳怒目增气力——左右拧转脊柱,气力发于丹田,旋腕用力抓握,两眼怒目睁圆。

背后七颠百病消——脚趾用力抓地,百会向上虚领,放松肢体下颠,吸气呼气想丹田。

收式——气息归元守丹田,静养一会再还原。

习练要领

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精神的放松,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形体上的放松,是指关节、肌肉及脏腑的放松。放松是由内到外、由浅到深的锻炼过程,使形体、呼吸、意念轻松舒适无紧张之感。静,是指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放松与入静是相辅相成的,入静可以促进放松,而放松又有助于入静,二者缺一不可。

自然,是指形体、呼吸、意念都要顺其自然。具体来说,形体自然,要合于法,一动一势要准确规范;呼吸自然,要莫忘莫助,不能强吸硬呼;意念自然,要“似守非守,绵绵若存”,过于用意会造成气滞血淤,导致精神紧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需要习练者在练功过程中仔细体会,逐步把握。

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在学习初始阶段,基本身形的锻炼最为重要。本功法的基本身形,通过功法的预备势进行站桩锻炼即可,站桩的时间和强度可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状况灵活掌握。在锻炼身形时,要认真体会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和要领,克服关节肌肉的酸痛等不良反应,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条件,为学习掌握动作打好基础。在学习各式动作时,要对动作的路线、方位、角度、虚实、松紧分辨清楚,做到姿势工整,方法准确。

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特别是对老年人群和体弱者,更要注意。

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不是吧阿sir是什么梗?“不是吧阿sir”这句话在一些香港的影视剧中有着超高的出场率,让人耳熟能详,因此被很多人拿来玩梗,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不是吧阿sir,我只是抽烟又不犯法”,在不是吧阿sir,后面加一句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达到各种效果,主要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练与养,是相互并存的,不可截然分开,应做到“练中有养”“养中有练”。三分练七分养,特别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数量,把握好强度,处理好“意”“气”“形”三者的关系。从广义上讲,练养相兼与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将有助于提高练功效果,增进身心健康。

循序渐进

“八段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运动强度。因此,在初学阶段,习练者首先要克服由于练功而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如肌肉关节酸痛、动作僵硬、紧张、手脚配合不协调、顾此失彼等。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对动作细节更加注意,等等。

在初学阶段,本功法要求习练者采取自然呼吸方法。待动作熟练后,逐步对呼吸提出要求,习练者可采用练功时的常用方法——腹式呼吸。在掌握呼吸方法后,开始注意同动作进行配合。这其中也存在适应和锻炼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最后,逐渐达到动作、呼吸、意念的有机结合。

由于练功者体质状况及对功法的掌握与习练上存在差异,其练功效果不尽相同。良好的练功效果是在科学练功方法的指导下,随着时间和习练数量的积累而逐步达到的。因此,习练者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好运动量。

问答

一、怎样才能掌握好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运动量?

说得通俗一点,八段锦练习的运动量,就是指一次练习多长时间,做几遍,及所采取的姿势高低与用力的大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一周应不少于七次次练习,每次练习在30分钟,做1至2遍,每遍之间休息5分钟,加上开始的准备活动和结束的整理运动,一次练习在45分钟左右为宜。如时间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允许,可在一天中合适时间安排1~2次练习,每次练习15~30分钟,数量1至2遍,也可将整套拆开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来练习,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由于受到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练习者个体差异很大,不应攀比,心态要平衡,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动量安排得是否合理,是练习的最关键环节,任何一种模式的选择都有其局限性。对运动量的掌握应以本体感觉为准,其最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是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表明运动量是适宜的。如果运动后身体明显疲劳,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形体活动应重点注意什么?

形体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姿势,二是运动过程。对于初学者,在练习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如基本身型有毛病就会给人感觉到动作处处别扭,因为身型贯穿于形体活动的始终。正如古语所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可见基本身型的重要。当学会功法后,应进一步在动作的规格要领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动作准确,要领得法,姿势优美,动作大方。因为会做并不等于做得对,更不等于做得好,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动作开始由紧变松,由松变沉,由沉变稳,功夫逐渐上身。此时,应该把形体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风格特点上,做到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以上只是从练习的不同阶段,谈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形体活动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练功中这些应注意的问题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是有所侧重而已。还有三调之间的关系处理也至关重要,在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另外,在形体活动中同样要注意因人而异。对姿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都应灵活掌握,对一时难以完成的动作不可强求,应降低难度以自己练习的舒适为好。

三、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是如何进行呼吸吐纳的?

呼吸吐纳是指吐出肺中浊气,吸进清新的空气。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采用闭气。因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有差异,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对呼吸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气息不畅应随时进行调节。练习中对呼吸吐纳的总体把握是,在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好,待动作熟练后可根据呼吸方法结合动作逐渐练习,呼吸应柔和均匀,不可追求深长,其间自然呼吸在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样,经较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与动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进入不调而自调状态。

四、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会不会出偏?

“出偏”是指人的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较为严重的功能紊乱。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呼吸与意念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走火”与“入魔”。

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其方法简单易行,练习中大脑始终处于觉醒状态,对呼吸和意念的要求不像静功和有些动功要求那么高。只要按健身气功;八段锦书中习练要领去做,不可能会出偏。但在练习中,个别初学者有出现过头晕、恶心、手足麻木、心慌气短等现象。这多与体质虚弱、没有休息好和身体不舒服还坚持练习,或过于认真而出现紧张有关。只要暂时停止练习,稍加休息症状即可消除。也有练习后感到身体不适的,这主要与运动量过大有直接关系,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五、八段锦在练习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也称调心,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如何运用意念。

八段锦在练习时的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它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及呼吸。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内容如何意守,会不会顾此失彼。其实操作起来非常容易,它同调身调息一样,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练功初期,也就是学习动作阶段,主要是意念动作规格和要点,在熟练提高阶段重点是意念动作技术环节,注重风格特点,使意念与呼吸相协调。随着功法的熟练、技术水平的提高,动作趋于自动化,呼吸也近于自调,这时的意念也随之越来越恬淡,最后达到动作、呼吸、意念协调一致。

道家十二段锦全套分段教程(解密道家版八段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