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混凝土,还是水稳或则沥青,最开始接触的肯定是现场,往往一个结构物或则一天的工作完成之前,都会有相应的算量,还要用多少材料,距离近倒无所谓,特别是10公里以上,运距远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以上,最后一点量报给相应的站,多了浪费,少了更恼火。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算量的心得。

对于混凝土,我认为是比较轻松的,一些标准结构物就按设计量来报,多个0.5到0.8方,只要保证模板按设计要求,完全没问题。比较难的是向桥面铺装这类不好控制的地方,梁板顶部不是统一的,一联当中,有些稍微薄点,有些厚点,不能保证它到底要用多少,最开始就按设计量报给拌合站,在现场你要了解一车多少方,这些混凝土一车设计能打多少米,实际打了多少米,(也可以按平方,因为多少米可以在标准断面运用,如果遇到异形,最好按平方),你再计算按照实际用量,第二车会打到哪个位置,依次类推,从中不断计算还需要多少方,期间不管距离远还是近,及时和拌合站沟通,打了多少方了,及时反馈。打了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时,就可以给拌合站报一个比按实际的少个3-4方的量,我经历的一般按实际算出来,误差不超过1方,最后因为距离很小,按实际距离,大概厚度,按设计算,多个0.5给拌合站,基本不会出问题。而且也不会浪费混凝土。

同样的90米,设计94方,第一段用了114方,第二段用了107方,第三段用了89方,所以如果不给拌合站及时沟通,第一浪费很多时间,第二浪费很多混凝土。

工地上混凝土怎么计算方量(技术员在施工现场最头疼的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