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豫剧电影朝阳沟全集(一部好戏六十秋)(1)

老版豫剧电影朝阳沟全集(一部好戏六十秋)(2)

老版豫剧电影朝阳沟全集(一部好戏六十秋)(3)

老版豫剧电影朝阳沟全集(一部好戏六十秋)(4)

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 文/图)一部好戏六十秋,红旗高举遍九州。四代同台经典秀,谁人不识《朝阳沟》!

8月13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跨世纪经典剧目——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作为“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的经典剧目于近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开演。

河南豫剧生生不息

豫剧《朝阳沟》自1958年首演以来,已上演近5000场,并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登上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的高峰。老一代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创造了现代戏的经典,名家新秀各竞风流,使《朝阳沟》常演常新。而剧作本身也已不单单是一部戏而已,它更成为河南精神的象征,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亲家母你坐下”“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等经典唱段更是老少皆宜,上着耄耋老人,下至童颜少年都可张口即唱。

此次演出,河南豫剧院三团老中青四代演员联袂同台,为观众奉上一场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演出。舞台上不仅有高洁、王善朴、柳兰芳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最高年龄90岁),还有活跃于舞台 杨红霞 、盛红林 、陈清华等中青年表演艺术家,更有让观众眼前一亮康沙沙、张军涛等豫剧新秀。

经典是如何练就的?

今年已90岁高龄的王善朴(第一代拴宝的饰演者)表示,当初演《朝阳沟》时自己29岁,而剧中的拴宝还只是个学生,面对年龄上的差距,当时演很吃力,对学生的生活不了解,后来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才找到了“拴宝”的感觉。对于《朝阳沟》之所以久唱不衰,百听不厌,王善朴说:“《朝阳沟》是个幸运儿。首先,排演《朝阳沟》时,创作人员遵循正确的大政方针和路线,在‘为谁服务’的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党和政府给《朝阳沟》提供了河南豫剧院三团这一很好的平台。三团成立后,按照党和政府的政策以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戏的创作。再次,以杨兰春同志为首的创作班子,无论从导演、音乐到舞美等方面都用心制作,这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最后,《朝阳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三团自建团以来就形成一种创作规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每创作一部戏就要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老百姓中汲取营养,丰富艺术创作。”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第一代拴宝娘的饰演者)在说起自己青葱岁月时不禁眼泛泪光,“山里的人朴实的很啊!当年为了创作,我们剧团深入基层,住在当地的村民家,他们把我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也就在那时和群众结下了很深厚的感情。”85岁高龄的高洁同时也对新一代豫剧工作者道出自己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专业院校毕业,文化素质较高,理论基础较深厚。传统的东西只能借鉴学习,我们还要往前看,希望这代年轻人能把豫剧能演得更好,唱出更多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以满足观众要求。”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一代豫剧人

“我们这一代的‘朝阳沟人’是幸运的。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演员。老一辈艺术家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把《朝阳沟》唱遍大江南北,深入到全国观众的心中,为往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在这几十年的演出中,他们不断揣摩、加工、提高,使《朝阳沟》在各个方面达到精致的高度。”第三代拴宝的饰演者盛红林说。

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说,“今年是‘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的第三年,也是弘扬豫剧事业和中原文化的一个大举措。而《朝阳沟》也恰逢创演60周年,河南豫剧院三团进行了大胆突破,由第一、二、三代老艺术家带领第四代演员共同演绎这一经典剧目。这群老艺术家最高年龄有90岁,最低也80岁了,60年前他们曾经携《朝阳沟》到北京等地演出时,受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给予高度评价。在这骄阳似火的8月,大家克服困难,到北京向首都的观众再次展现自己的艺术成果,这也是圆老艺术家的梦,圆北京观众的梦,圆三团的梦。坚信通过这次豫剧展演月,通过四代同台共唱经典保留剧目《朝阳沟》,能给首都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时激发新一代豫剧人在老一辈艺术家精神的鼓励下,再排出有精骨、有温度、以人民为创作中心,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的经典剧目,引领社会的风气和风尚。”

“河南现象”助推中国现代戏曲发展

演出结束后,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法曾,北京人民艺术院院长任鸣等专家同河南豫剧院三团领导及主要演员召开研讨会。专家们对包括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在内的《朝阳沟》现象进行深入研讨。会议认为,《朝阳沟》是新中国的青春之歌,该剧富有强烈的思想性,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它的主题方向永远不会过时。它尊重了历史,歌颂上山下乡、歌颂农村、歌颂农民、歌颂土地,它是对时代的回忆。其次,该剧把民歌引入了戏曲的台词,创造出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的唱词,深入人心,这也是一种‘朝阳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