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1)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2)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3)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4)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5)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6)

何冰刘蓓近况(何冰王鸥刘蓓)(7)

由“京味剧旗手”刘家成执导,刘雁编剧,何冰、王鸥、刘蓓领衔主演,冯文娟、毕彦君、方子哥、海一天等主演的《芝麻胡同》,2月19日在上海“官宣”,一众主创出席了东方卫视的首播发布会。

《《芝麻胡同》是导演刘家成继《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后又一部讲述历史变迁下百姓市井人生的剧集,也是刘导与何冰继《情满四合院》后的再度合作。

《《芝麻胡同》以1947年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住在芝麻胡同、经营着老字号酱菜铺“沁芳居”生意的严振声一家的经历。以胡同小院中几家人为代表的老百姓,无论在事业上经历怎样的大风大浪、在生活中遭遇多少小磕小绊,都能风雨同舟、互相扶持,《芝麻胡同》还原了这幅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老北京生活画卷。

2月22日起,《芝麻胡同》登陆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每日19:30双台联播,腾讯视频同步播出。开播之际,男主角、“京味剧旗手”“中国最会演戏的演员之一”的何冰,性格分明、气质迥异的两位“严太太”王鸥与刘蓓,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南都记者 蔡丽怡

PART1人情冷暖

离婚不离人,分手不分家。家在一起,心永远在一起

预告片中,“沁芳居”东家严振声(何冰饰)经营传统酱菜铺,他骨子里透着老北京人的局气与仗义。一场意外,打破了他和太太林翠卿(刘蓓饰)安稳的小日子,哥哥和侄子路遇抢劫而死。从小过继给舅舅的严振声,要再娶一房媳妇,为喻家传宗接代,这成了家里的“焦点”话题。喻老爷子看上了一心为父治病的牧春花(王鸥饰)。严振声和牧春花在接触中感情渐深。1950年《新婚姻法》颁布,严振声和牧春花离婚,但之后几十年,严振声、牧春花和林翠卿三人命运相连,风雨共担。

三人之间的情感戏可谓剧中一大看点——— 不是窝里斗式的“爽”,而是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中,纵然有摩擦有矛盾,但心总归系在一起,平凡地把日子过下去。

严振声与林翠卿之间“逗闷子”的相处方式,自有老夫老妻的情趣。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大太太”刘蓓笑言:“我和何冰老师的角色是那个年代的老夫老妻,青梅竹马,我的角色17岁嫁给他,那时他才14岁。她对他如母亲又如姐姐,她害怕牧春花的介入。当真的不可逆转时,她的身份转换成母亲,要维护‘儿子’,甚至认为牧春花是她儿媳妇。”

严振声与牧春花这对欢喜冤家,一起经历了许多难关。饰演牧春花的王鸥说:“春花有担当、有情义。我和蓓姐从情敌变成姐妹、又变成母女,很奇妙。最后,我演到70岁时,还和严振声一起爬长城。牧春花的台词是:离婚不离人,分手不分家。三人成了亲人。家在一起,心永远在一起。”

几十年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用何冰的剧中对白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大酱缸,每个人都要去腌渍、去历练。在芝麻胡同这个大酱缸里,我还是觉得自个儿没熟透、没腌够,还差着火候”。而用何冰自己的话来说,“酱菜好比人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

PART2北京风味

四合院、酱菜缸、古老的街道和城墙,这座大院记录着温情的故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古装剧霸屏,流量明星当道,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一部有滋有味的年代剧《芝麻胡同》,凭借一组充满“时光味道”、烟火气十足的剧照,吸引了众多剧迷的目光。

《芝麻胡同》,要的就是这种烟火袅袅的味儿。剧中构筑的场景,既有京味儿十足的四合院、酱菜缸,斑驳的门窗、古老的街道和城墙,熙来攘往的人流和黄包车,无一不透露着浓浓的岁月感。就像该剧官微中说的:“一砖一瓦搭的就是京味,一桌一椅载的是真性情。一条胡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一座大院记录着温情的故事。”

在“衣食住行”上,剧组力求逼真地还原时代味道。老字号酱菜铺“沁芳居”老板严振声骑着单车赶夜路,心里惦记的是为家人挣上一口好嚼谷;严家大太太林翠卿精致的旗袍加身,坐着人力车穿街过巷,要将一家人的生活操持得有里有面;喻老爷子和牧老爹闲坐小院,饮一杯茶侃一段大山就是一天;一家五口嗑着瓜子聊着天开怀大笑,度过幸福的午后时光……一组组泛黄的主题剧照,将剧中的岁月静好铺展开来。

《芝麻胡同》是首次将“非遗酱菜制作工艺”搬上荧屏,将这一“非遗”技艺呈现在观众面前。剧组深入老字号酱菜厂了解制作工艺、选用真正老字号酱菜做剧中道具,何冰作为“沁芳居”老板,亲自上阵打耙做酱,工夫了得,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一种致敬。

PART3戏骨云集

除了何冰,还聚集了一批实力派演员

《芝麻胡同》聚集了一群好演员。何冰是公认的戏骨,也是很多观众心目中“中国最好的男演员之一”。他演绎过不少所谓的“小角色”,但他总是尽力让角色立体,有血有肉。去年,他以《情满四合院》中“嘴角带着坏笑,目光透着善良,小人物、真性情”的傻柱一角,斩获第24届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加上此前在话剧舞台的载誉无数,这个曾被低估的好演员真正实现了口碑与成绩的双赢。网友评价何冰:“一个纯粹到只剩下演技的演员”“有何冰,无烂剧”。

此外,毕彦君、方子哥、海一天也都是十足的演技派。

地道北京人刘蓓,与何冰时隔20多年再演夫妻。她表示:“我俩见面非常亲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剧里我们磨合得非常好,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80后王鸥戏份吃重,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她不仅要变成性格干脆利落的“北京大妞”、学习北京话,还要挑战老年妆。刘蓓直言,王鸥给她的冲击特别大,“王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开始她的口音很重,面对我和何冰,她压力很大,但她非常有韧性,把她的角色圆满地拿下。”

何冰:我今年51岁,作为演员我才刚刚开始

选戏———

这回“装模作样”演北京的大人

南方都市报:你是圈中公认的演技派,一年只拍一两部作品,选戏选角色你看重什么?

何冰:一是外部形态上我能不能演,《芝麻胡同》,角色是酱菜铺老板,这事我能干,我比较熟悉这种生活,放了一半的心;从内部来说,就是剧本的核心价值我同不同意。编剧老师想说什么,我得同意,不同意就没法演。

南都:能被你选中的剧本少之又少?

何冰:也没有那么挑剔。我告诉自己,希望干点自己干不了的事、演些以前没演过的。比如下回要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找我(演一部海派戏),我也愿试试。年轻时我觉得我不行,我不熟悉上海,但现在我觉得挺来劲的,想试试看。

南都:《芝麻胡同》是老北京戏,你是北京人,严振声这个人物跟你比较契合?

何冰:我从年轻演到70岁,这个人物的核心跟我契合得非常多。不谈社会地位、资产拥有量或身份,其他地方他跟我几乎没区别。他上有老下有小;他有一个儿子,我也有一个儿子。我和他最像的地方就是:低下头走路。不能任性,你任性了这一大家子怎么办?我也是一样,一大家子,不能太任性。

南都:有人说,看到你,就想起北京的文化,你身上一直有特别深的北京烙印。这回走进芝麻胡同,跟之前的胡同、四合院有什么不一样?

何冰:我是北京人艺的演员,从学戏那天起就演这样的戏。这次不一样,我以前都是演北京小孩,这次“装模作样”演一回北京的大人。《情满四合院》里,傻柱是抬着头活着,没什么负担,有话直说;严振声是低着头活着,负担太多了。这个角色更贴近中年人的状态,表演更贴近生活。

南都:演北京味道的戏,你驾轻就熟?

何冰:没有哪部戏我能驾轻就熟,人物不一样,面对的环境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样。演员就是这样,永远在跟自己着急———随着我们对生活的体会越来越多,你就害怕自己能不能把这个体会多带给观众,处于老着急的状态。

爱情———

难以取舍,特别痛苦

南都:严振声有两个老婆,有没有哪些戏是你没有预料到的?

何冰:那时的制度就是这样(一夫多妻)。两个老婆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你仔细想想,严振声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剧中)两个老婆都特别好,好得难以取舍。

林翠卿掌管家庭,照料每个人,“你不许跟人打架,你早点回来”,这些话像是母亲的口吻,她彻底驯服了严振声。而他和牧春花,那就是爱情。爱情太奇妙了。人到中年,牧春花来了,他跟牧春花又走了一遍人生。

南都:跟刘蓓、王鸥两位合作,感受如何?

何冰:我跟刘蓓老师是一代人,特别像。我们岁数不小了,都有孩子,我们对家庭核心的理解都更深了,知道应该遵守什么纪律、人物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王鸥岁数小。刘蓓(在剧中)认为一大家人拢在一起,不管有什么风雨一起过下去,王鸥也是这样。

京味———

京味不重要,戏好才重要

南都:《芝麻胡同》讲的是老北京酱菜,你对酱菜有情结吗,接戏前做过什么功课?

何冰:我读到剧本时,就知道编剧老师写这个东西一定是有意思的,他把人生比喻成酱菜,酸甜苦辣都有,我们面临生活的考验,需要选择,要克服自私,要为别人着想。

南都:预告片中你亲自上阵打耙做酱,工夫了得,是不是下了一番苦功?

何冰:大伙显然是被片花骗了。生活中谁老那么干,演给谁看啊?我们现场有一个酱菜老师傅天天跟着,只要拍酱菜场的戏,他就在旁边看哪里不对,会随时指正。戏里有个细节叫“听缸”,过去没有高级的化学手段,就是看经验,到什么节气了,用耳朵听菜腌制发出的声音,判断火候。

南都:这部剧能再现京味剧的辉煌吗?

何冰:真正影响观众的还是戏。戏要好看,京味不京味不是那么重要。

南都:《芝麻胡同》接地气、有烟火气,怎样把烟火气抓到呢?

何冰:调动你生活经历里的“像”。这个“像”是从内心来的。一大家子坐在一块,我一下就回忆起来我小时候去给大家拜年、走亲戚看朋友、和叔叔大爷们坐在一起说话的情景,样貌上规规矩矩,不撒汤不漏水,面面俱到,求同存异,这就是烟火气。

期许———

我得继续等待我自己

南都:流量明星当道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你这样沉稳、用实力说话的演员。去年你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你对自己的期许是什么?

何冰:我得继续等待我自己。我今年51岁,我觉得我才刚刚开始。我明显的体会是,这两三年,尤其是四十八九岁后,很多事情和道理在我面前突然明晰起来了,我希望把这些带给观众。一个演员要等待着自己的成熟、成长,成长来临之前着急也白搭。演员跟材料有非常大的关系,得等待材料更成熟,我还需要时间,我对自己并不是很满意。

南都:你觉得你自己的春天还没有来?

何冰:我至少得抱着这个希望。如果我不升级,也就这样了。好剧本是客观条件,有好剧本你接不住也没辙。唯一能要求的就是咱自己得升级。

南都:你的充电方式是什么?

何冰:读书、与人交流,要每天跟自己聊一聊。跟自己不断地聊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生就是某个时间作出最正确的选择,但你要有准备,不准备做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