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拍摄于1998年,是一部反映邮政题材的文艺片,改编自彭见名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执导,滕汝俊、刘烨、赵秀丽、陈好主演。这部作品也是刘烨、陈好二人的电影处女作。

那山那人那狗为什么被轰动(那山那人那狗一条邮路背后)(1)

影片讲述了提前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将工作交接给了儿子后,带上忠实老狗陪第一次上岗的儿子送信的故事。这一次的送信之旅也是父子关系的和解之旅,在跋山涉水的邮路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暖心故事,旅程结束,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得到化解。

该影片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日本电影学院奖等多个奖项。但这部影片与大部分中国影片不同,是在日本火起来的。

影片含蓄、唯美的故事与画面充满了文艺气质,并非那个年代主流电影的要素;加上主演刘烨、陈好均为新人,影片1998年问世后,在国内默默无闻,几乎“胎死腹中”。

但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日本片方买断版权后,作品迎来了高光时刻,在日本大受欢迎,总票房高达8亿日元。影片在日本火了之后,中国观众也开始注意到了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邮路,是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对父亲来说,这是一条职业生涯终结之路,也是他往返半生之路,路的一边是温暖他的家庭,另一边是期待他带来信件的村民。这条邮路承载了父亲的青春,也映射了不同的爱。

本文将从电影中与邮路息息相关的3个人物角度,来分析他们所代表的3种不同的爱。

父亲:在乡村邮路上往返大半辈子,忍受艰辛与孤独,只为按时给村民转交信件,是责任与使命的爱

影片中,父亲是一名“国家干部”,听起来位高权重、高薪相待,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只是个翻山越岭给偏僻乡村送信的乡邮员。

父亲每次送信,要背着沉重的邮包走过上百里的邮路:泥泞的田、缠绕的山,阴冷的河,甚至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此外,父亲还要承受邮路上的孤独,送一次信3天2夜,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山野穿梭,老黄狗是他唯一的陪伴。

乡邮员是一份艰辛与孤独的工作,不是谁都愿意接受;这也是一份委以重任的工作,是村民传递信息的桥梁,承载了村民的期待与需要,关乎民生,所以亦不是谁都有资格接受。

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德兰的“人业互择”理论指出:

人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并且深刻探索和理解整个工作环节。当和工作适应匹配之后,人才能够具有个人的成就需要,工作也会变得简单易行。

父亲无疑是与这份工作匹配的人,兢兢业业做了大半辈子,获得了上级和村民的认可,因为腿疼不得不提前退休,说服了领导让儿子接下了他的工作。

因为他明白这工作艰苦到大部分人都不能坚持,但却关乎村民的生活,只有自己的儿子来接替,他才能真正的放心。

那山那人那狗为什么被轰动(那山那人那狗一条邮路背后)(2)

父亲指导第一次当乡邮员的儿子,有很多细节让我们钦佩,比如生手的儿子在休息时,几封信件被风吹散,腿疼的父亲立刻变身追信,像飞檐走壁的高人,生怕信件有闪失。

儿子建议父亲有些路可以搭乘便车,父亲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认为走邮路是乡邮员的职业道德,是不负托付。

父亲的大半辈子都贡献给了这份工作,错过了儿子的成长与夫妻日常的团聚。对家人,他是亏欠的,但是,对工作,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做到了尽善尽美。

他深知信息闭塞的年代,偏僻的乡村需要一个人肩负起传递信息的责任,而他愿意做连接大山与外面世界连接的桥梁,承托起村民们给予的信任,并努力保护好它。

这种责任与使命的背后,是大爱。让儿子接替他的工作,是希望通过儿子来传承这种爱。

父亲其实代表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兢兢业业、做着底层工作的普罗大众,没有位高权重与过人的智慧,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竭尽所能去带给这个社会正能量,创造点滴美好。

而我们的社会,正是这些点滴美好积少成多,才有了今天的大美。

母亲:为了丈夫甘愿走出大山,努力适应并不适合自己的生活,给了丈夫最大的包容与理解,是牺牲与痴情的爱

导演为了表达主题,把篇幅重点放在父子身上,母亲的角色在剧中只是衬托。母亲出现在影片中的画面寥寥无几,她的出现大部分是通过父亲的回忆来展现,但为数不多的画面串联起来,观众也能了解到母亲大半辈子的人生。

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母亲跟着丈夫离开了大山。丈夫由于工作性质,长期不在家,她为了让丈夫安心、专注地工作,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给了对方想要的温暖。

而她自己其实并不适应大山之外的生活,她向往的生活依然是大山深处。正如她跟儿子说:大山的生活,就像把脚放到鞋里,舒服。

但这样的话,她不曾对丈夫说过,因为她知道上山的路是如何凶险,丈夫承受了怎样的辛苦,不能帮他分担工作上的重担,至少在生活中做个体贴之人不让丈夫操心。

所以,她可以忍受一切,从不抱怨,给予了丈夫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包容。

那山那人那狗为什么被轰动(那山那人那狗一条邮路背后)(3)

母亲的生活就是在丈夫不在家的日子把家里打理得井条有序,丈夫归来时在村口迎接。结婚初始,一个人迎接丈夫,儿子出生后,带着儿子一起迎接,看到丈夫归来的那一刻,她的脸上是惊喜,是满足,是与所有的凄苦和解。

对她来说,丈夫的每一次回家是她生活中最亮的那束光,足以照亮生活所有的暗。

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从“故乡”到一个陌生的地位,缺少丈夫的陪伴,内心是孤寂的,苦闷的;儿子出生后,一人拉扯儿子照顾家庭,可想而知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但是,因为丈夫,母亲足以忍受生活所有的苦,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人扛起家庭、照顾孩子。这背后是自我牺牲,更是对父亲的一片痴情。

选择爱情的母亲,总是在默默付出,委曲求全,带给丈夫的永远是体贴、安心。正如美国作家霍妮在《婚姻心理学》中所说:

“婚约是应该遵守的承诺,是公开了的海誓山盟,是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要履行的誓言,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全身心奉献。”

母亲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传统家庭妻子的写照,因为爱丈夫,安心做好对方的“大后方”,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相对于丈夫,妻子会更加珍视家庭与幸福,心甘情愿地成为家庭中体谅与奉献的角色,却往往疏忽了自己。

儿子:对侗族姑娘一见倾心,却鉴于自己的工作怕对方受苦,不想与姑娘结婚,是理智与现实的爱

导演在用力表现父子关系的同时,也含蓄地穿插了一些爱情故事的片段,让观众从山清水秀、灰黑和绿色的画面中暂时抽离出来。丰富的色彩和姑娘美丽的容颜,给人眼前一亮。

这位美丽的侗族姑娘有聪慧的头脑和明媚的笑容。儿子和她在别人的婚礼上共舞,在厨房甜蜜互动。而此次送信之旅,儿子最开怀的笑容也是在这位姑娘面前展现的。

那山那人那狗为什么被轰动(那山那人那狗一条邮路背后)(4)

每一个画面都有爱情的电流闪过:两心欢喜、情投意合,只是在这部文艺片中表现的隐秘而含蓄,少了激情的冲动,却多了一份唯美的珍贵。

很明显父亲也察觉到了这股爱情电流,感觉到眼前的儿子犹如当年的自己,于是调侃起了儿子:

“我每次进山,只要看见她,就想起你,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儿子哪天看见她,一定会迈不动步的……”

儿子只是害羞地笑笑,不可置否,他爱上了那个姑娘。当父亲问儿子是不是喜欢那个侗族姑娘。儿子说:

“她是和我们那儿的姑娘不一样,但我也许不会娶一个山里姑娘…….”

“我怕她也像我妈……离开了这里,然后一辈子都在想家……”

儿子的答案让父亲愕然,在他看来,他和妻子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人依然是幸福的,每次回家前妻子在村口的等待是最好的证明。

但在儿子看来,父母婚姻只是安稳而已,算不上幸福,因为母亲半辈子都在等待父亲归来、思念着大山的生活中度过,是为了父亲在委屈自己,这样的日子其实并不快乐。

大部分时间在外的父亲无法理解母亲的心酸,而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儿子却对母亲的情绪感同身受。

所以,从内心深处,他不希望这位侗族姑娘跟了他,就犹如母亲跟了父亲一样,离开可她习惯的生活环境,为了他去适应外面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喜好与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在等他归来、想家中度过。

那山那人那狗为什么被轰动(那山那人那狗一条邮路背后)(5)

在儿子看来,好的婚姻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用一个人的牺牲去成全另一个人,就像美国精神医学大师Irvin Yalom 所说的:

“婚姻不应该是地牢,而是孕育某些更高层次的园地。”

他爱这个姑娘,互动的眼神、笑意是骗不了人的,这是现实。但不愿意姑娘承受跟母亲一样的痛苦,想让她真正快乐,而这样的快乐他给不了,所以他不想娶她,这是理智。

儿子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家境普通,父母婚姻安稳,自己受过良好教育。在婚姻观上,是传承也是颠覆:他们既想拥有父辈安稳的婚姻,又不想任何一方委屈求全,他们在意婚姻双方是否真正能获得幸福感。

父亲对工作的爱,是责任与使命;母亲对父亲的爱,是自我牺牲与委曲求全;儿子对侗族姑娘的爱是理智与现实。

三种不同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对每个家庭来说,至少含有三种爱中的某一种,因为有这些爱,家才更温馨,让人眷恋。

对个人来说,无论在生活或者事业上的成长,都离不开这些爱,因为有爱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离我们有些久远了,但是质朴的情感是永存的,背后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心、温情是触及心灵的,无论多久,都有历久弥新的感动与温暖,正如湘西那片土地,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永远充满绿色的灵动与活力。

现实之下的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成为完美的人。我们总是面对选择,做出选择也意味着做出牺牲,牺牲便是一种不完美。但是因为心中有爱,有情,不完美也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