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风,碰着云

谁又知,风声近

爱若来自怨恨

要恨也得讲缘份

《风云》

【香港影坛风云激荡的30年,背后是一代代的巨星争夺战】

曾经风光无限的香港电影虽然早已风光不再,无数影迷记忆中的辉煌却是无法磨灭的。

从70年代兴盛,80年代发展,90年代达到巅峰,香港电影创造了太多奇迹和太多经典,就算现在票房过10亿甚至几十亿的大片,都未必能比得过当年的精彩。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

香港电影经历了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也经历了许冠文到周星驰的时代;出现过邵氏、嘉禾这样的双巨头争霸,也出现过后来的群雄混战。

香港影坛最风云激荡的30年,背后其实是一代代的巨星争夺战;谁手里有当红巨星,谁就有票房,谁就有市场。

【70年代】

香港电影起源已经超过100年,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是从70年代开始的,那时的巨头邵氏电影敢在每部电影的片头片尾打出“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口号,证明了他的实力和霸气。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2)

那时候,邵氏拥有楚原、张彻、胡金铨、李翰祥、刘家良等大牌导演,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王羽、狄龙、姜大卫、郑佩佩、徐枫等。

那时是武侠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数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故事在那时第一次拍摄成电影。

改变发生在1971年,因为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出现

带着国际武术巨星的光环回港的李小龙,最先接洽的是邵氏,结果实力雄厚的邵氏却连李小龙开出的1万美元的报价都不能接受。

当时的邵氏并不重视巨星,反而更看重导演和电影本身对票房的影响。李小龙感觉受到了侮辱,转而以1.5万美元2部的片酬,和刚刚成立的嘉禾签约,当年就拍出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3)

《唐山大兄》取得320万港元的票房,成为香港首部票房过300万的电影。次年上映的《猛龙过江》和《精武门》分别取得530万和443万港元的票房,再次打破纪录,引领香港电影进入功夫片时代,李小龙成为整个华语影坛的偶像。

刚刚成立2年的嘉禾,因为得到巨星李小龙,渐渐有了和邵氏对抗的本钱和实力。【嘉禾的创始人邹文怀当年曾是邵氏的经理。】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4)

1973年,年仅33岁的李小龙突然离世,壮志未酬,同时也令香港功夫电影进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然而幸运的嘉禾再次遇到了救星,就是第一代喜剧之王许冠文。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5)

从邵氏旗下的无线电视台做主持人出道的许冠文,出演了几部电影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1972年的《大军阀》取得346万的票房,仅次于李小龙的两部功夫大片。

1973年,有意编、导、演综合发展的许冠文,将自己写的心血之作《鬼马双星》剧本交到邵逸夫手中,希望能够和邵氏合资拍片平分利润。当年拒绝过李小龙的邵逸夫再次拒绝了许冠文,认为这是挑战他的权威,于是许冠文转投嘉禾。

嘉禾老板邹文怀答应,帮助许氏三兄弟创办许氏电影公司,成为嘉禾的卫星公司,并与嘉禾合作拍摄了这部《鬼马双星》。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6)

在后李小龙时代,许氏接地气的都市市井喜剧更受欢迎,《鬼马双星》取得了625万港元的票房,打破之前李小龙的票房纪录。

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三兄弟的喜剧电影,帮助嘉禾继续统治香港电影票房市场。

1978年,成龙凭借一部谐趣功夫电影《醉拳》取得676万的票房,一举成名,又开始改变香港的票房格局。

整个70年代主要是邵氏和嘉禾的双雄争霸,但李小龙和许冠文都是自己上门找邵氏,邵氏完美错过,而嘉禾幸运捡漏才得以发展壮大。到了成龙,嘉禾就不再可能靠巨星错过邵氏,再自己上门找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了。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7)

做武行出道的成龙,也跑了多年龙套,包括做李小龙《精武门》的替身,当年《精武门》的导演罗维是第一个捧他做男主角的人。

罗维也是邵氏出道的,之后在嘉禾也是主力,李小龙最初的两部电影都是他导演的。他看人的眼光一流,但很自负,对电影发展形势的判断很保守,是香港电影著名的跟风之王。

离开嘉禾后自创罗维电影,亲自把准备在澳大利亚当厨师的成龙请回来,主演《新精武门》,跟风先从自己做起。

不过成龙始终没在他手上红起来,直到1978年,好友吴思远借成龙过档拍了《醉拳》和《蛇形刁手》,一下就把成龙捧红了。

这时候,巨星成龙的争夺战正式打响了。

成龙在罗维手下月薪3000,每部电影的片酬也只有几万块,而嘉禾何冠昌找到他,一出手就是百万港元的支票。成龙绝对心动了,但下不了决心,不久邵氏也开出更大的支票来找他。

当时成龙的大师兄洪金宝已经在嘉禾成为主力,加上经纪人陈自强的支持,成龙最终选择了嘉禾。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8)

据说邵氏开出的报价高达500万,最终成龙拿了470万港元转投嘉禾,但怎么也比罗维好太多,那时候10万港元可以在香港买套房子了。【为此罗维和嘉禾闹过,还策划绑架成龙,不过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1980年,成龙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嘉禾电影《师弟出马》票房1102万港元,不仅成为1980年的票房冠军,还是香港第一部票房过1000万港元的电影,嘉禾470万的支票开得很值。

成龙在嘉禾也成立过自己的电影公司,也去过几次好莱坞,但都没有离开过嘉禾,之后香港影坛的巨星争夺战就没成龙什么事了。

【80年代】

80最大的变化是新艺城的横空出世。1980年的香港票房冠军是成龙的《师弟出马》,1981年是许冠文《摩登保镖》,1982年就是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9)

新艺城后台有地产公司支持,一上来就搞巨星策略,《最佳拍档》就是模仿好莱坞电影007的国际化大制作,而《最佳拍档》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重金把许氏兄弟的许冠杰挖过来。

新艺城有麦嘉为首的新艺城七怪,个个都是精英,加上能歌能演的许冠杰,连续三年香港的票房冠军都是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0)

新艺城最火爆的时候,邵氏和嘉禾两大巨头都要联手来对抗,但邵氏的主攻方向渐渐转身电视,对抗新艺城的重任就由嘉禾一力承担了。

嘉禾当时有成龙洪金宝元彪三大功夫巨星,合称嘉禾三宝,对抗新艺城的任务由洪金宝牵头,搞出了《五福星》系列。

1985年,两部《五福星》电影《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加上成龙的《警察故事》《龙的心》和林正英的《僵尸道长》,嘉禾电影霸占了香港年度票房前5。

在这一年,嘉禾在和新艺城的对抗中首次完胜。

1986年新艺城靠着周润发张国荣狄龙主演的《英雄本色》扳回一城,拿下票房冠军,周润发和狄龙还分获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影帝。

从邵氏无线艺员训练班出道的周润发,开始并不是新艺城的人,而且这个角色原来是新艺城的郑浩南的。是周润发自己争取到的角色,并且由第三主角演成了影帝,成就一代经典。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1)

那时候,新艺城招牌的《最佳拍档》已经没有市场了,并且新艺城内部已经开始分裂,这样周润发就顺理成章取代许冠杰,成为新艺城的头号票房红星

之后,爆红的周润发主演的《监狱风云》、《英雄本色2》、《大丈夫日记》、《八星报喜》、《老虎出更》等电影都相当卖座,帮助新艺城维持着争霸的局面。

电影本身是娱乐圈的一部分,当时香港电影辉煌的同时,歌坛也同样兴盛。新艺城还专门成立一家新艺宝唱片公司,承包了旗下明星的唱片和电影音乐制作,许冠杰就是它的首位招牌巨星,后来BEYOND也在新艺城拍电影,在新艺宝出唱片。

那时候,明星和电影公司的合作方式灵活了很多,明星可以自己当导演,自己开电影公司,可以长期全面合作,也可以短期一部部的签约。成龙就属于长期合作的,他的经纪人帮他选剧本,安排各种商业活动,还出唱片,但都在嘉禾的商业版图内。

周润发的电影主要是新艺城出品,但随着新艺城的渐渐自我分裂,周润发合作的电影公司开始多起来,因为其他公司找到了挖角周润发的机会。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2)

周润发主演的《秋天的童话》是洪金宝的德宝出品的,《鬼新娘》是麦当雄的,《公子多情》是嘉禾和麦当雄合作的,《赌神》是向华强的永盛的,《阿郎的故事》是新艺城的,《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由徐克导演,背后的出品方却是新艺城的母公司金公主。

1987年由永胜改名为永盛,当年就找到周润发,合作了一部《精装追女仔》。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3)

这是王晶风格的屎尿屁电影,虽然票房超过2000万,但评价很差。那几年,周润发的电影票房好,品质同样很高,在新艺城的4年里夺得了3届金像奖影帝,所以《精装追女仔》续集他就退出了。

1986年,从无线正式解约的刘德华,在他被封杀之前嘉禾和新艺城都对他有意向,但他第一次担任男主角是和王晶合作。

之后王晶成为永盛向华强的头号主力,刘德华就成为第一员大将,1988年接演了周润发的《精装追女仔2》。【永盛的口号是:充满娱乐性。所以最适合的导演就是王晶。】

1989年,刘德华主演了一部永盛出品,王晶导演的赌片《至尊无上》取得成功。之后周润发再次携手永盛,和王晶、刘德华合作了《赌神》,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赌神》的成功奠定了永盛的崛起,也加速了新艺城的分裂,而永盛的巨星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4)

【90年代】

永盛电影由向华强和向华胜兄弟创办,他们和新艺城同样也是走巨星策略,而且他们没有新艺城七怪这样的人才基础,所以他们更倚重巨星。

【很多人都说向华强成功是因为有背景,其实当年的香港电影巨头如邵逸夫、邹文怀、罗维、麦当雄、黄百鸣等等,哪个没背景?】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5)

1990年,周星驰凭借一部《赌圣》一夜爆红,成为票房新宠。当年年底,永盛最先下手,签下周星驰,连续抢拍了《赌侠》和《整蛊专家》两部电影,分别取得4034万和3139万的票房,永盛成为最早品尝周星驰票房成果的公司。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6)

1991年,从美国来到香港的李连杰,主演新派武侠经典《黄飞鸿》大获成功,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

李连杰的争夺战在1989年就开始,当时在美国的李连杰,主演了两部电影,一部是罗维的《龙在天涯》,一部是徐克的《龙行天下》,这两个人都看到李连杰的潜质,极力邀请他回香港发展。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7)

李连杰回到香港,与徐克合作了《黄飞鸿》,签约的却是嘉禾,而罗维的儿子做了他的经纪人。

这时候嘉禾已经不是当年天价签下成龙时的嘉禾,虽然拍《黄飞鸿》时用元彪给李连杰做配角,让成龙演唱主题曲,但该给李连杰的钱没给到位。【当年嘉禾和李连杰的合约2年4部电影,每部约150万港元,和当年签成龙时的豪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第二年,拍《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时就发生罢拍的事件,最后是李连杰换了新经纪人出面摆平。【嘉禾当初并未足够重视李连杰,所以在他罢工期间曾尝试找人代替他出演黄飞鸿,结果发现根本没人达到他的水准,这也正说明李连杰的巨星实力。】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8)

李连杰的成名作《少林寺》就是香港电影公司的出品,拍完了《少林寺》三部曲,让李连杰真正认识了电影,也见识了香港电影的老派官僚作风。

在拍《少林寺》时,李连杰的工资是1元一天,到第三部《南北少林》时是3元一天,而且是全部演员一个价,吃的也一样。然而当时合作的香港团队,连一个普通的龙套都有1500的月薪,而且伙食和住宿都比内地演员好得多。

特别是导演刘家良的傲慢,让李连杰感觉人格受到了侮辱。

有一次刘家良说要拍一个日出的镜头,要求所有人3点到位,结果李连杰等演员2点多就起床换好服装化好妆在等了,但刘家良却是10点多才到。到场后看了看说:光线过了,收工。【后来李连杰在香港发展多年,也再没和刘家良合作过。】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19)

曾经,李连杰出于反抗这种不公平,自己导演了一部《中华英雄》,但并不成功。心灰意冷才去了美国,直到遇到徐克。

没想到李连杰又被经纪人坑了一道,导致他和嘉禾的矛盾。

新经纪人蔡子明摆平了嘉禾的事之后,还准备为他策划《新龙门客栈》,结果没开拍就被暗杀了,李连杰就这样错过了这部经典。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20)

经历了这一系列风波,李连杰不再相信嘉禾,1993年创办了正东电影自己干。

在香港,李连杰还是交到一些朋友的,包括元彪和后来和他合作的元奎、刘镇伟。虽然正东电影只拍了几部电影,但部部都是精品,如《方世玉》、《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等等。

【这种环境下李连杰敢于开公司自己干,最初就源于经纪人蔡子明的一句话给他的信心,“大家要的是蛋,所以不会杀鸡。”,言下之意就是李连杰是能下金蛋的鸡。】

这时候的李连杰虽然有公司,但仍然势单力薄。有实力也有背景的永盛在这个时候找到李连杰,开始了一段友好共赢的合作,李连杰有了靠山,永盛多了个功夫巨星。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新少林五祖》、《鼠胆龙威》和《冒险王》,都是李连杰和永盛的合作成果。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21)

有江湖背景的向华强和李连杰成了很好的朋友,李连杰去好莱坞他也没强留,多年后向华强为捧儿子向佐拍的《封神传奇》,李连杰还帮忙客串,更收向佐为徒。

在争夺女明星上,永盛也是快人一步的,张敏就是向太亲自发掘的;而内地最红的巩俐,在香港主演的电影全是永盛出品的。再加上邱淑贞、朱茵、舒淇、林熙蕾等晶女郎,永盛的美女明星阵容是相当的鼎盛啊!

【永盛的明星策略是挖掘和培养同步,威力更大!】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22)

90年代香港电影是双周一成的格局,其实整个90年代周润发只有一次票房冠军,就是1994年永盛出品的《赌神2》。

90年代周星驰拍的最多的就是永盛的电影,和永盛合作的电影有,《赌侠》、《整蛊专家》、《上海滩赌圣》、《逃学威龙》、《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国产凌凌漆》、《百变星君》、《大内密探零零发》、《行运一条龙》等等。

【香港影坛的人才争夺战】

从70年代的李小龙、许冠文、成龙,到80年代的许冠杰、周润发、刘德华,到90年代的李连杰、周星驰,香港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电影公司对电影巨星的争夺。

李小龙、许冠文成就了嘉禾,成龙和洪金宝延续了嘉禾的辉煌;新艺城凭借许冠杰和周润发,加上新艺城七怪,风光了十年。90年代后,把巨星策略进行到底的永盛,笼络了大半的香港巨星,风光无限;而接连错过李连杰和周星驰的嘉禾,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霸气,直到消亡。

作为老牌巨头,邵氏的巨星政策从来不是争抢,而是靠自己培养,邵氏的艺员训练班也是最成功的,堪称华人明星的黄埔军校。周润发、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刘青云、吴镇宇等等巨星,都是邵氏无线训练班培养出来的优秀代表。

新世纪开始,签下成龙、谢霆锋等巨星的英皇渐渐崛起。

擅长家庭喜剧的黄百鸣,在新艺城解散后自组了东方电影,只和周星驰合作了2部《家有喜事》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后抢不到周星驰,只能退而求其次抢吴孟达,后期的《花田喜事》、《水浒笑传》都有他。近年,又是靠着甄子丹打造出了《叶问》系列,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只要香港电影存在一天,电影巨星的争夺战就不会停止!

只是,现在香港影坛可争夺的巨星已经没有了!

香港影坛在世界的地位(香港影坛风云激荡)(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