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

今天是公司组织的五一假期湖北六日游的第一天。旅行社安排的行程第一站是从福州乘动车到宜昌。本人身体状况貌似无法在动车上熬近十个小时。果断改乘飞机直飞过来了!下午二点起飞四点到宜昌,入住宾馆才刚过五点。丢下行李搜周边,附近有个猇亭古战场风景区,别废话了,立马打车出发!

之前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景区下午6点关门,6点前可以在网上订门票,一人60元。我们一上出租车就订好票,半小时后赶到景区大门,但是景区大门紧闭,居然关门了!这才5:45呢,没到6点呀,心中二万只草那个什么泥土马奔腾而过……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

景区大门紧闭,居然关门了!

按网上购票留的景区联系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景区内工作的小妹。她得知我们的投诉后连忙解释是因为今天有雨,景区临江地面路滑怕不安全,所以临时闭园了。(后来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她说的没错,江边确实路滑不宜开园)考虑到我们远来一趟不容易,她亲自赶来开了边门让我们进了景区。站在“猇亭古战场”放眼望去,整个景区就我们二人,都不用抢机位了,爽呀!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

猇亭古战场

猇亭之战又名夷陵之战,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曹老板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击碎了孟德兄一统天下的美梦;而猇亭之战是大耳贼为了夺回荆州、替关二爷报仇,兴兵伐吴发动的战争,结果被东吴名将陆逊火烧百里连营,蜀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刘皇叔彻底失去了争覇天下的本钱,三国鼎立自此形成。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

上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火烧连营》内页介绍

进入景区后马上看到下面这位横枪跃马的武将雕塑。大家猜猜是哪位三国大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

傅彤。有人认得吗?

傅彤。有人认得吗?先看一下雕像边的简介。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

傅彤救主

下面是选自上美版《三國演羲》连环画《火烧连营》插图,介绍了关于傅彤救主的故事。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6)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7)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8)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9)

傅彤救主,力战而亡

从傅彤雕像往下走,就会看到这个“九战亭”。

猇亭仍中国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有九大战役,按时间顺序为:秦将白起烧夷陵、东汉公孙述架浮桥、三国夷陵之战、西晋伐吴破西塞、樊猛西陵斩萧纪、梁陈安蜀横索桥、隋朝杨素破陈军、唐军夜袭虎牙山、清军大胜吴三桂等。这九大战役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号称三国三大纵火犯之一的陆逊导演的猇亭之战(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0)

九战亭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1)

上海人美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火烧连营》封面。

九战亭是个迥廊,也是诗廊。里面的十八根柱子上刻的就是几位宜昌知名的诗人为发生在这里的九大战役而撰写的九幅对联。下面这幅“公孙霸业沉”,评述的是东汉公孙述架浮桥之战(后面走古栈道还会提到)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2)

九战之一:公孙霸业沉

从九战亭出来直接往左前方走,就可以看到这个“曲赋亭”。原亭屡遭兵火毁坏,这个是仿古重修的。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3)

曲赋亭

从春秋战国至今,有许多名人名家在这里留下了诗篇。下面这块石碑刻的是杜甫兄游虎牙的大作。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4)

唐-杜甫:《虎牙行》

从九战亭出来如果不往前走去曲赋亭,右拐下来会看到这块石碑,这是清朝同治年所立,上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虎牙滩碑记》 。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5)

《重修虎牙滩碑记》

在碑的右侧还立有“纪柱”,上刻“同治十二年季春月吉日立”。这个碑和纪柱应该是这个景区里唯一的文物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6)

“纪柱”

离开同治碑继续前行,上了这几级台阶,就来到核心景区古栈道。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7)

古栈道入口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8)

古栈道景区说明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19)

依山势而建的古栈道右侧就是长江

往前走一小段,就可以看到之前九战亭诗廊里提到的“公孙覇业沉”。此地是历史上第一个搭起“长江大桥”的公孙述(东汉)兵败之处。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0)

景区关于公孙述架浮桥的介绍

在这个转弯口可见左岩壁上的程畿断后碑。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1)

程畿断后碑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2)

这个碑不知何时所立,应该都是后来仿古做的

据《华阳国志》记载,刘备兵败退走,程畿断后。追兵将至,有人劝其弃大船乘轻舟逃走。程畿说:“我在军中,从未临阵出逃,何况现在天子处境危险。”不久追兵拥至,程畿执戟苦斗阻敌,直至战死。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程畿曾怀疑吴兵要来偷袭,可惜先主白瞎了一对大耳没听进去,耽误了最后自救的机会:(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却说先主正在御营寻思破吴之计,忽见帐前中军旗幡,无风自倒。乃问程畿曰:“此为何兆?”畿曰:“夜今莫非吴兵来劫营?”先主曰:“昨夜杀尽,安敢再来?”畿曰:“倘是陆逊试敌,奈何?”正言间,人报山上远远望见吴兵尽沿山望东去了。先主曰:“此是疑兵。”令众休动,命关兴、张苞各引五百骑出巡。

后来吴兵放火袭营,蜀军大败,程畿拔剑自刎(和华阳志的记载不同)

蜀祭酒程畿,匹马奔至江边,招呼水军赴敌,吴兵随后追来,水军四散奔逃。畿部将叫曰:“吴兵至矣!程祭酒快走罢!”畿怒曰:“吾自从主上出军,未尝赴敌而逃!”言未毕,吴兵骤至,四下无路,畿拔剑自刎。后人有诗赞曰:

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剑答君王。临危不改平生志,博得声名万古香。

程畿其实是文官,执戟苦斗阻敌不太可能,大概率是自刎全节了。如果有去成都武侯祠参观,可以在武侯祠边上刘备偏殿里看到他位列十四文臣像最后一位。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3)

网络图片:武侯祠偏殿的程畿塑像

继续往前走,前面又是一员断后的蜀将:冯习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4)

冯习雕像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5)

冯习介绍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6)

哎,就吳班逃出来了。张南、冯习全战沒了

“兄弟,借把剑给我耍下哈。”

“不给!一边凉快去!”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7)

借把剑耍耍呗,别那么小气,吴贼已经退了啦。。。

接着往前走不远,栈道左侧刻的是前、后出师表。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8)

左侧刻的是前、后出师表

末尾署名岳飞。难道是岳武穆的手笔?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29)

左下“岳飞”落款,难道是岳武穆手笔?

我们看看景区的简介吧,额,你们谁能看得清上面写啥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0)

这都啥素质?谁能看清吗?

哎,这都什么素质?谁手这么贱,简介也给划花了…!我抄录一下让大家看明白好了。

《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出自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之手,《前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领军北伐前给后主刘禅的一份奏章。他道出了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且托孤委以重任,并表示为‘兴复汉室而竭尽全力’。而《后出师表》,是在诸葛亮北伐街亭失利后,又一次上疏的一份表文。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出于此表之中。南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8月的一个雨天,岳飞攻打金兵路过南阳武侯祠遇雨借宿时,深夜持烛细观壁上石刻的此出师表。观看之中不觉泪如雨下,便挥毫走笔草书了这永世流传的前后出师表。但遗憾的是,虽说岳飞草书的出师表是世间珍品,但据欧阳辅的‘集古求真一'考定,其真迹己然无存,此作为弘治年间白麟所伪托。

如果是岳武穆的真迹,应该不会露天搁这放着,别纠结了,继续往下走,欣赏历史名人的诗篇吧。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1)

十二生肖碑介绍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2)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这首诗我小时候就读过了。今天总算来到实景地一游,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3)

唐-刘锡禹:西塞山怀古

刘锡禹这首诗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末期猇亭的另一场战役。“王浚楼船下益州”,说的是晋将王浚水军破吴军横江铁索直捣金陵(金陵古代又称石头城),俘获吴主孙皓,三国归晋。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4)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5)

“千寻铁索沉江底”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6)

“一片降幡出石头”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7)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继续往下走,壁上出现“虎牙”二字。景区的说明还是“据说”。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8)

虎牙石刻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39)

景区的神话传说

烽火台。

历代沿江都有修筑烽火台示警。眼前这个修得不错,但显然是新建的哈。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0)

烽火台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1)

仿古兵营?可惜也荒废了。

接下来这个关公托梦纯属胡扯八道!先不说托梦说那么多鬼话多不靠谱,就是罗灌水大人在演义里都不敢这么瞎编。景区里但凡是“据说”的多半是睁眼说瞎话忽悠游客的。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2)

这类“相传”我可以编一箩筐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3)

还有石碑?肯定是后来弄的仿古假货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4)

遗恨洞-前面站的是关兴

不过刘备在这里的岩洞呆过是有可能的,叫遗恨洞也妥当,毕竟这一仗把大耳贼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家当败了个七七八八,也只能接受三国鼎立的局面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5)

刘备:子龙啊,你看着军师别让他自立为帝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6)

历史进入诸葛亮主导的后三国时代

沿江有不少天然溶洞,按景区的介绍,这都是刘备当年拿来屯兵的。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7)

屯兵洞介绍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8)

屯兵古洞

这位老兄大家一定认得:三将军张飞是也!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49)

张飞雕像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0)

张三哥真的当国宜都太守?

张飞当过巴西太守(巴郡以西叫巴西,非足球王国巴西哈),我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张三哥也当过宜都太守,三国通出来解说解说?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1)

张飞擂鼓台

好么,张飞还在此地擂鼓呢,是不是真的啊?

我看最多是古战场遗址吧,硬要把产权塞给张飞有点过了,三将军作古多年也没用,要不转我名下?大不了我捐个碑立边上好了。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2)

张飞擂鼓台碑文

终于走完古栈道了。回首远望,滚滚长江水东逝,三国古垒依山立(右下是烽火台)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3)

回望滚滚长江东逝水

此情此景,耳边仿佛又响起那熟悉的经典歌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夷陵之战吴国兵力损失(猇亭之战与三国鼎立)(54)

王图霸业转头空,唯见长江东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