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伤财为什么,千古第一帝的称号毁于一旦,值不值?

提起千古一帝,脑子里瞬间想起来的就是秦始皇嬴政吧,他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千年长河,首次使用帝王称号,统一六国,第一次将国土整合等等等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用在了秦始皇身上,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他奠定了一个稳固的王朝基础,他为中国后世做的贡献以及作用数不胜数,但是他的罪名同样也醒目,世人对他的骂名也不少。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1)

· 秦始皇像

秦王即位,扩张国土,四方征战。一统六国。

嬴政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三岁,那个时候还没有登基称帝一说,由于年幼,政权把控在仲父吕不韦手中,这一把控,就就在手中八年,直到嬴政已经年长,可以处理政事时候,吕不韦与其门客嫪毐与太后赵姬私情的事情被揭发,均被嬴政所杀,如此一来,政权也就八九不离十的掌控在了嬴政手中。既的自己手中已有的国土,嬴政的野心大着了,他想将天下国土也都归为所有。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2)

战国时期六国图

首先遭殃的就是最弱小的韩国,柿子要挑软的捏,虽然韩国好攻打,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却是鼎鼎的好,以至于秦国数次发兵都没能攻下,到后来有一位臣子投靠秦国以后终将韩国拿下。对于赵国就简单许多,当时的赵国由于突发地震以及自然灾害,秦王怎可能放着大好机会不用,在使用了离间计后,赵国国土也划分为秦国名下。有趣的是,魏国国军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早早的就向秦王递了求和的旗子,当时嬴政忙于攻打赵国,无暇顾及魏国,也就给了魏国苟且生存的余地,等到转过头来一并将魏国收拾了。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3)

楚国在战国时候是比较富裕的国家,所处地理位置都给他的国民衣食无忧,也就最难攻打,公元前二二四年,两国开战,拉锯战开始,一直到元前二二二年,楚军大败。至此,长河流域已经归秦国所有。燕国曾料到秦国的目的,所以曾计划荆轲刺秦王一出,结果依然以失败告终。但这一计划却惹怒了嬴政,直接掉头攻打燕国,前二二二年时,燕灭。六国只剩齐国,战国前期时,齐国也是兵力强盛,但是燕国在秦国攻天下时去打了齐国,给齐国损失惨重,而后,齐国一直没有恢复元气,直接向秦国投降。嬴政的目的等于完成了一半,眼光所触及的国土均为秦国领域。但他还不满足。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4)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守边疆之责,劳民伤财,千古骂名。

嬴政将目光放的更长远,这一次他将手伸向了北方的匈奴。其实匈奴问题一直都伴随着中国整个封建历史,从始至终中国边疆地区都有匈奴或者突厥的侵犯,而匈奴也是各代帝王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当时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占据疆土以求谋得更大的空间,这个时候匈奴经常趁其不备东击西打,也长长打的各国一个措手不及,其中饱受其害的就有秦赵燕三国,因为北方地区离匈奴最近也不容易防守,只能吃哑巴亏。在嬴政攻略完六国,统一中原地区以后,就不可能再对匈奴放任不管了。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5)

秦始皇石像

而其实,长城也并非全有秦始皇建造,早在百年前的秦昭王所在时期,就已经有匈奴的侵犯,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长城的雏形,而那段地区就在现在的甘肃省所在地。而后,从甘肃省到达东北地区的长城,是赵国的国土面积,所以这段长城,是当年的赵国修建起来的,真正整合的那一部分才是秦始皇嬴政所做的。

当时秦始皇派遣猛将蒙恬北击匈奴,但这谈何容易,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匈奴作为一个草原游牧群体,本就是一个散漫,没有固定居住场所的群体,行踪不定,想要找准方向击打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防守也不是容易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尽头上来,就突然联合在一起,猛地攻打一下,攻击以后又突然散开消失不见。而且匈奴人骁勇善战,号称马背上的儿女,男人女人都能上战场的那种,匈奴人好战且善于打游击,可以应对秦军的各种战术,甚至还可以偷袭秦军营地,但秦军对次却毫无办法。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6)

这个时候,蒙恬就想到了长城,此时的长城还处于破破烂烂的程度,想要成功抵御匈奴的攻击,长城不仅需要防守,更需要攻击的能力。现在的长城也保留有完整的体质,就是每隔一段路程都设有一个烽火台,这个烽火台处于最高最好位置,可以看到最远处的匈奴,他的作用就是放哨预警。在烽火台周围就是坚硬的石头,这些由石头垒起来的小屋就是临时的休息点,也是主要战斗场所。蒙恬思考的更加全面,修筑长城以后,为了固定粮草,又设置了许多的要塞,以免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军需储备不足,便设置要塞囤积粮草。这么一套工程下来,秦军等于是驻扎在了边疆抵御匈奴人。

抵御匈奴,长城完工,百姓哀悼,千古骂名。

长城的完善等于给了秦军一个保障的场所,而修筑长城的也并非军队,而是当地的一些百姓,秦军主要还是抗击匈奴,一方面没有阻碍长城的完善,一方面有保障了百姓的安全,但在当时的百姓看来,秦始皇完全就是暴政。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7)

长城图

对于百姓来说,安居乐业莫过于最大的幸福,其实当权者是谁他们并不关心,只关心地里的农活生长的好不好就行了。而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事一旦实施,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前去支撑,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就是这么来的,虽然历史无法考证,但是这个就等同于是在抱怨秦始皇修长城时的残暴举措,对百姓来说,亲人的分离和今生是否还能再见都是一个问题,也就造成当时百姓哀声连连,民间各种怨气。但对于军事国家,仰或是后世来说,秦始皇这段长城的完善是绝对有利的!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8)

草原游牧民族,没有耕种,主要的食用来源都是附近百姓农田,所以,一旦他们断了这个来源,他们的存在就会变得极其艰难,没有了剥削无法继续生存,长城的建立,使得他们在掠夺方面更添了困难。不仅如此,在后来的各个朝代,长城均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明朝最后的成果。所以,长城并非秦始皇建立的,也并非终止于秦朝,只是他的政策太过于霸道,才使得千古骂名流传至今。

古代帝王为什么会多灾多难(劳民伤财为什么)(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