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唠叨的唐僧(琢梦牛哥的逻辑西游)(1)

吴闲云的解读,有断章取义吗?

我个人的判断是没有。

断章取义是很多反对者的主要论据之一,说吴闲云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性忽视那些不利的,然后误导读者进入他的西游世界。

假设西游记的原著只有吴闲云能看到,其它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西游记的原著文本,或者说必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看到文本,这时那些有幸看过原著的人说吴闲云断章取义,没有任何问题。

但实际情况呢?

只要你不是在深山老林,绝大部分读者都能唾手可得,不说盗版,100块以内的正版书是很容易买到的,大部分书店也都可以免费看,随便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多个免费的网页版,如果吴闲云真的断章取义,说夸张点儿,把西游记解读成了水浒传,能有多少人信?我不会说他断章取义,只会说他可能买了一本封面上写着西游记 的水浒传;

西游记是长篇小说,解读时不可能像解读《愚公移山》这类寓言故事一样全篇引用,只能提炼信息或引用部分关键原文,读者随时可以翻看原著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和辨别,这又何来断章取义?

如果有人就偏不看原著,或者说“相信吴闲云的都是不看原著的”、“多看几遍原著就不会相信吴闲云了”,这类人本身也就不值得反驳,因为真正认真看过原著的人,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否定吴闲云的观点。

指责吴闲云断章取义的、引用最多的就是“晓行夜宿”,吴闲云的解读是”陈光蕊夫妻从万花店,晓行夜宿,当晚到的洪江渡口”,反对者说“晓行夜宿是形容旅途奔波劳苦的,怎么就变成当晚到渡口了呢?

这种人真的很可笑,多年的语文课都白上了。

首先,也是最最基本的,成语都是先有本意,然后才有引申意的。晓行夜宿 的本意就是“ 一早上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所以吴闲云引用成语本意,说陈光蕊当天晚上到达渡口并没有太大问题;

其次,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 或者起码见过“根据上下文分析 某句/段话的意思”。来看“晓行夜宿”的上下文。

大话西游唠叨的唐僧(琢梦牛哥的逻辑西游)(2)

原文中“晓行夜宿”之后紧跟着“不觉”二字,“途路艰辛”与“晓行夜宿”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重复强调只能说明二人在路上确实很辛苦,可能没有代步工具,全靠两条腿,而且多少还得有点儿行李之类的随身物品;

而在这种艰辛的情况下,还能“不觉已到洪江渡口”,你觉得小两口在路上能走几天?当然可能真不是当晚就到的,很有可能是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晚上才到,第十天到是我能接受的极限。再长的话我只能说温娇小姐身体真好!

温娇可不是农家女,而是丞相千金,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许她有可能天天刻苦练武,但绝对不会进行马拉松训练,所以就算小姐身体素质万中无一的强,连续十天晓行夜宿,多半也吃不消,何况小姐极有可能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而且还是一个再过三个多月(下文有分析)就要分娩的孕妇!

再退一步,就当小姐能连续走十天,作者在前面已经反复强调了路途辛苦,顺着这个意思,就应该这么写“途路艰辛,晓行夜宿,艰难走了十日上下,方才望见洪江渡口”,这时如果还用“不觉”,很明显与作者本意冲突,如果时间再长,就更说不过去了。

所以呢,吴闲云说夫妻二人当晚到渡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更恰当的解释是三天之内到达渡口。

说吴闲云 只挑对自己有利的,用到最多的证据是“唐僧与陈光蕊长得太像,所以两人不是父子”,“红孩儿与牛魔王根本不像,所以二人不是父子”。

现在的我们大多知道,同卵双胞胎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上也有不少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长得非常像,比如很多影视名星的替身。但是应该没有父子长得一模一样的报道,毕竟父子之间只有一半的DNA相同。

大话西游唠叨的唐僧(琢梦牛哥的逻辑西游)(3)

当时婆孙二人都认为陈光蕊已死,与自己儿子“形容无二”是婆婆断定唐僧是自己孙子的最主要依据,前面“你声音(不是口音)好似我儿陈光蕊”的信息其实没什么实际作用,更像是烟雾弹,是用来掩饰真相的;

三言中好像出现过两个长得几乎一样的人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我们就假设作者不知道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长得一模一样,那么就可以猜测作者可能真的就是想以此证明唐僧就是陈光蕊的儿子。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唐僧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金蝉子转世,是内定的取经人,相貌就算和原来的金蝉子不一样,也不会受到血亲太大的影响,无论他的父母是谁,都不能改变他是金蝉子转世的本质。

在其它古代的轮回小说里,长相是寻找轮回者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有的也可以直接查投胎记录,比如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是天上披香殿的玉女转世,但书中没有说转世前后长相一样;但玉女转世是奎木狼的一面之辞,有为自己私自下界辩护之嫌,也可能是说给孙悟空的场面话,不能尽信(可搜索“如何评价西游记里的奎木狼”详细了解);

但如果唐僧与陈光蕊长得一点儿不像,仅凭温娇的书信和香环,很难让婆婆相信唐僧是她孙子,因为婆媳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就五六天,相互之间非常不熟悉,香环更不具备证明力。

在古代的土法认亲中,除了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滴血,亲子长相的相似程度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到现在,也有父亲因为觉得孩子不像自己而去偷偷做鉴定的。

唐僧作为转世的金蝉子,长相是可以定制的。如果让唐僧与陈光蕊长得超过五分像,比如有八分相似,作用也不是特别明显,而且不同的人看感觉可能又相差很大,倒不如让两个人长得完全一样,给谁看都一样,不说操作起来更简单,作者本来就是要错误引导读者,让他们认为唐僧就是陈光蕊的亲儿子。

如果你再仔细看这一回,婆婆一共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陈光蕊准备赴长安赶考,第二次是上任时顺路回家看老娘,第三次是唐僧赴京搬救兵时特意来找婆婆;第四次就是陈光蕊复生后全家团聚。如果把这四次全都去掉,也就是把陈光蕊写成孤儿,丝毫不影响这一回的故事结构及其完整性。

原著中没说陈光蕊的具体年龄,从附录一回的相关描述中也看不出来,只有温娇抛绣球时说他“人材出众”,这里应该重点指长相,我倾向于当时20岁左右,不超过25岁,虽然陈光蕊是第一次参加科举,但这也是贞观十三年来第一次科考,所以陈光蕊的年龄是有可能偏大的,如果年龄太大的话,在古代应该早就已经结婚了,而实际上陈光蕊没有结婚,甚至都没有订亲。

这样来算的话,陈光蕊中状元时婆婆最多四十出头(古人早婚早育,如果当时已有50岁,那么见唐僧时将近70,生活条件差、身体又不好,基本上是活不到的,书中一心斋僧礼佛、有家有业的寇洪员外,生死簿上的阳寿不过虚岁64,就算不被盗贼踢死,也会以其他方式死亡),见到唐僧时五十出头,不会超过60岁。

前面说如果不写婆婆,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写了婆婆又只字不提陈光蕊的爹,三十多岁丧夫是很不正常的吧?有关婆婆的描写少说也有几百字,老公是干活儿累死的也好,病死的也罢,就算是跟人跑了、被人拐了,也都是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事,如果把陈光蕊父亲写成为了家庭而去世,则更能丰富婆婆慈母的形象;就算他爹是个烂人,也能反映出他母亲教子的不易和母亲的伟大,可作者为什么就是一点儿都不提呢?

除去第一次,其它三次婆婆出现的目的,都是以她的视角来刻意强调“唐僧是她的亲孙子”,除了这一点,你找不到婆婆存在的任何其它意义。

不交待其老公的情况,不是作者惜墨,而是作者有意为之,让有心的读者在此处置疑。如果把陈光蕊写成父母双全的,写起来又会很麻烦,上任路上,陈光蕊不能只接妈不接爹;婆婆在万花店被旅店赶走,她可以回不了老家、可以没有生计、可以一个人不能去找陈光蕊,但是如果多一个爹就都说不过去了;婆婆一个人可以因思念儿子而哭瞎,作者总不能让两个人都哭瞎吧,那唐僧也就不用舔眼睛了,最后的最后,原著中婆婆的话“你果是我的孙子!恰和我儿子光蕊形容无二!”的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简单地说,写婆婆就是为了给唐僧的身世增加烟雾弹的,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了,过犹不及。

为什么我非得说婆婆是个烟雾弹?

原因有二:

其一,以唐僧的角度来说,他是救母心切的,恨不得马上解救母亲;从温娇的角度来看,她与婆婆只相处了三五天,没有婆媳情深。无论如何,都没有必要安排唐僧在请救兵的路上与婆婆见面,现实情况中,十多年从没见过面的袓孙又能有多亲?

让唐僧抓紧时间去搬救兵解救母亲,然后母子一起去见婆婆,对各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婆婆已经等了十八年,晚个 个把月,又能如何?而作者让唐僧先看婆婆的目的,不过就是想让婆婆认定一下:“你是我孙子,是陈光蕊的儿子”;

其二,不管是唐僧与陈光蕊长得有多像,也不管婆婆强调过多少次唐僧是她孙子,这些都不能证明唐僧是陈光蕊的亲儿子。具体原因,后面再具体分析。

吴闲云说红孩儿与牛魔王不像,是说红孩儿没有牛的特征,而不是客观面相。

牛魔王有牛角,而且可以变成牛;西游记中出现的妖怪,无论最后死没死,都现出过原形或者能让读者知道它的原形,但有两处例外,一是红孩儿,二是奎木狼的两个孩儿。

妖精被打死后都是要现原形的,但是奎木狼的两个孩子被摔死后却没有变成狼。如果不是作者忘记写现形,那就只能有两种可能:

一是奎木狼不是狼精,是人修炼成仙的。

二十八星宿中,亢金龙虽然没变过龙,但是有角,在小雷音寺救孙悟空时,被孙悟空在角上打过洞,而且打洞的时候他会疼,说明他的角就是自己长出来的,所以一定不是人修炼成的;

昴日鸡的本相就是只“双冠子大公鸡”,类推下来,奎木狼应该就是狼修炼成的,它的孩子应该也是狼,至少也要有部分狼的特征,但书中全都没提到。

那么就只能是第二种可能:孩子不是奎木狼的。

仔细看原著的话,你会发现奎木狼并不是很在意那两个孩子,看到(至少能听到八戒说的话)孩子被抓住摔死不去报仇,回到洞里嘴上说要报仇,后面却再也没提过,关心多半是装出来的。

天庭对神仙的性生活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但生育是绝对禁止的,也是大部分神仙都不能触碰的红线,像老君这样高级别的可以有例外,西游记中的七仙女是不是王母或玉帝的女儿暂时没时间考证。

奎木狼的仙级并不高,最多算中等,如果生了娃还真没能力在天庭安排,就算留在人间,万一事发也很可能受到重罚,所以不生育才是奎木狼的最佳选择;

古时候,无论男女,都是要成家的,不立业可能无人议论,但如果不成家就很可能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角。

奎木狼下凡是一方妖王,有很多小弟,没有老婆还好,有老婆没孩子就容易被小弟私下嘲笑或议论,起码有这个可能性,这样奎木狼就对孩子有了需求。

奎木狼自己不生,但也不可能让老婆去偷汉子,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偷老百姓家刚出生的婴孩,奎木狼作为神仙,还是有能力让老婆出现假孕现象的。

而红孩儿,头上没角,也从来没有变成过牛,始终是人形,那只能说明他就是人,不是牛精,所以肯定不是牛魔王的儿子。

还有人说:抛绣球招亲在古代,起码是在古装影视剧中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一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它们只说了一半,抛绣球的,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娃,但生活还算过得去;如果发生特殊情况,比如突然急需钱为家人治病,此时她们不会选择抛绣球,更多的会去卖身。

正常情况下,一个土财主招婿,条件要么得有钱,要么得有才,要么得有权,什么都没有的就得长好看点儿,也绝对不可能让女儿去抛绣球。

但需要注意的是:温娇小姐是当朝丞相千金,是有资格嫁给全天下任何一个男人的女人,若无隐情,一没必要、二没动力促使她去抛绣球。

与其让小姐抛绣球,还不如让小姐直接到街上去,看上谁就拉回家成亲。

这与武侠小说中,武学世家比武招亲有本质不同,比武招亲起码还有一个硬条件:武功过关。就这一个条件,少说刷掉一半的人,而最终入围的,大多数也都有些家世背景,当然也可能是一个有过奇遇的乞丐,一来发生的概率极低,可能真的万中无一;二来这种人基本上都有主角光环,或作者还有其它重要任务安排给他,类似于 天龙八部 中的庄聚贤,说他是主要的反派之一没什么问题,而庄聚贤的出身并不差,怎么说曾经也是少庄主。

小结一下:断章取义的不是吴闲云,反而是那些攻击他的人,他们不仅断章取义,还曲解、错解吴的意思;

如果说吴闲云只挑对自己有利的,那些反对者犹有过之;

如果读者真的把吴闲云的解读与原著放到一起分析揣摩,不但不会否定吴闲云,还会发现从吴闲云的视角去看西游记,反而会更加精彩有趣,即使发现一些疏漏、不严谨甚至错误的地方,也多少能进行一些订正与修补,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他的解读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