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江苏省江阴市已连续一个月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但全部清“零”并不代表全无危险,也不等于疫情结束。近日来,江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与“零”同行,推动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政策进一步落地,全面筑牢战“疫”防线,经济发展、社会秩序逐渐恢复,重新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江阴市重大发展规划(与零同行)(1)

驻企防疫督导服务员指导企业对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船舶进行防疫检查。江阴市委宣传部供图

江阴市重大发展规划(与零同行)(2)

兴澄特钢一手抓严密防控,一手抓有序生产。江阴市委宣传部供图

见事早行动快

奏响防疫复工“交响乐”

复工复产关乎经济目标能否如期高效完成。作为特钢行业的翘楚,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一手抓严密防控,一手抓有序生产,今年1—2月产销实现同比双增长,成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唯一一家销售正增长的钢铁企业。经济发展实现逆势上扬,疫情防控工作同样可圈可点。疫情发生后,企业高度重视、快速响应,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疫情物资管控、人员隔离观察、门卫码头防护、消毒防护检查等11个工作组进行专项管理。

在该企业总部大楼入口处,新添置的红外线测温仪器可实现对进出人员的非接触式精准测温。针对前来洽谈业务的外来访客,企业在二楼南侧设置了临时会客区,并配备了酒精消毒洗手液。来到兴澄特钢的储运公司码头,看不见船员的踪影,煤、矿粉等原材料正通过桥机从靠泊的货轮上运往仓库。“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对靠泊船舶实行‘一船一档’制,要求船员均不可下船。”储运公司副经理唐盛告诉记者,船舶停靠期间,由专业代理提供代购和生活补给上船,通过一天两次测量船员体温、三次全面消毒船只,全力切断源头、把好关口,确保防疫和大宗散货物流畅通“两不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8000余名企业员工外,涉及兴澄特钢各个项目的相关方劳务人员多达3000余名。兴澄特钢把相关方劳务人员也纳入了企业疫情防控管理体系,依托成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全方位管控,并通过人性化管理,不仅稳定了员工的心理情绪,也为社区防控减轻了压力。

据统计,截至3月18日,江阴已复工工业企业累计达15571家,复工企业员工数近55万人。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为95%。围绕企业原料不足、运输不畅、员工不够等系列问题,江阴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迅速出台“惠企25条”,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第一时间、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同时派驻督导员下沉企业,群策群力保生产、促经营,为企业渡过难关送上“及时雨”,助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江阴市重大发展规划(与零同行)(3)

“疫情防控进养老机构”宣讲活动对全市24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远程辅导。江阴市委宣传部供图

江阴市重大发展规划(与零同行)(4)

江阴市委宣传部供图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构建百姓生活“幸福圈”

“老年人是这次疫情的易感人群,通用的防护措施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或者手绢捂住口鼻,而不是用双手来捂住嘴巴,这样会污染双手……”13日下午,一场“疫情防控进养老机构”宣讲活动在江阴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江阴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主任医师赵茹在摄像头前,围绕老年人防控疫情的相关注意事项,对全市24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远程辅导。

自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江阴发布了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商场超市、养老机构(老年福利院)等15个防控技术方案。连日来,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养老机构等开展防控宣讲活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公众及特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为进一步恢复社会秩序夯实基础。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大型商场、公园、景区相继恢复开放,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成为当前应对疫情的有效抓手。从2月22日开始,江阴在全市范围内启用“锡康码”。如今,在农贸市场、商场、医院、景区、公交客运站等公共场所,市民纷纷自觉“亮码”,这一数字化的“出入凭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江阴市230余家餐饮单位在本月陆续恢复堂食,市商务局联合多部门成立“餐饮复工指导队”,点穴式、精准化指导企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引导商家推行“电子点餐 电子支付”模式,为保障市民用餐安全、繁荣消费市场积极发力。同时,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市民公共活动场馆也在规范防控举措的前提下,陆续向市民开放。

“人防 技防”

织密基层防控“安全网”

经冬历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基层防控也由全面防控转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申港街道申南村南山脚下,再次响起了由村委会录制的“大喇叭”喊话声。南山上有500余个墓穴,往年从3月中旬开始,每天上山踏青、祭扫的市民有数千人次。受疫情影响,今年申南村对南山实行封闭式管理,组织全体村干部、联防队员和志愿者每天进山巡查。

为了做好防护工作,申南村还在林间道旁安装了5个智能监控探头,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实时监控林区状况。此外,该村安装的8个电信5G智慧音箱,继续在村口、林区、厂区发挥“大喇叭”作用,提高村民的警惕性;由3名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青年突击队”,每天持续做好信息汇集、核查工作;共产党员、志愿者除了做好居家隔离观察户的日常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工作外,还为村里的困难老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和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服务。

一套“人防 技防、线下 线上、干部 群众”的“3 3”基层疫情防控模式,正在全市各地逐步形成。目前,全市各村(社区)仍然保持防控标准不降,3万名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防疫一线,顶住战“疫”压力,守好百姓“家门”。

,